【最美奮鬥者】北京大學中文係原教授、博士生導師孟二冬:育人治學 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在新疆石河子大學的一塊草坪上,靜靜地矗立著一座雕像;學校師生每每走過,總會(hui) 放緩腳步,深深懷念起這位育人治學直至生命最後一刻的質樸師者……他就是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北京大學優(you) 秀援疆教師孟二冬(圖左二,資料照片)。

  孟二冬於(yu) 1957年出生,安徽宿州人,1991年考入北京大學攻讀博士,畢業(ye) 後留在北大中文係任教。在學術上,他勤勉踏實、孜孜以求,尤其是曆時7年艱苦研究完成的具有重要史料價(jia) 值的《登科記考補正》,得到了文學界和史學界的高度評價(jia) 。

  2004年3月,為(wei) 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業(ye) 發展,孟二冬來到石河子大學中文係,進行為(wei) 期8周的支教工作。旁征博引、文采飛揚,雋永的板書(shu) 、渾厚的嗓音,是他留給學生們(men) 的第一印象。

  可沒過多久,孟二冬的嗓子開始沙啞,還常伴著劇烈咳嗽……在老師們(men) 的再三要求下,孟二冬到當地醫院檢查。醫生立即對他下達了“禁聲”命令,但第二天,他又站到了講台上。

  2004年4月26日上午,石河子大學中文係“唐代文學”課教室裏座無虛席,學生們(men) 眼含熱淚,聆聽孟二冬教授的最後一課;此時,孟二冬說話已非常困難,額頭上的汗珠一滴滴往下淌……“因為(wei) 嗓子不好,影響了……教學效果,大家多原諒。”當下課鈴響起,孟二冬向學生們(men) 鞠了一躬:“同學們(men) ,雖然課……完了,但學習(xi) ……沒有……止境,做學問……要甘守……寂寞。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xie) ……一句空。”

  兩(liang) 天後,孟二冬的診斷結果出來:食管惡性腫瘤。腫瘤直徑達3.7厘米,乒乓球般大小。主治醫生十分吃驚:“這麽(me) 大的一個(ge) 腫瘤卡在咽喉要道上,別說講課了,就連出氣兒(er) 都非常困難。”隨後,他做了3次大手術,每次都與(yu) 死神擦肩而過……

  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最惦記的還是遠在邊疆的學生。他買(mai) 了全套的《全唐文》《十三經注疏》等書(shu) 籍,還讓人刻錄了200張古籍資料文獻光盤,送給學校的老師和學生。

  2006年4月22日,49歲的孟二冬因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他摯愛的講台和學生。他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追授為(wei) 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25日 07:31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