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印記| “環衛天使”李萌的選擇

《同學》工作室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李萌

  1989年出生的李萌從(cong) 小長在北京南城,作為(wei) 家裏的獨生女,她集父母寵愛於(yu) 一身,“在家連地都沒掃過”。18歲那年因受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影響,她走進了軍(jun) 營,“部隊苦多了,裏麵什麽(me) 活兒(er) 都幹過,還用洗臉盆掏過牛糞呢!”當時,李萌還和隊友開玩笑,“如果現在讓我回家,掃大街我都行。”

  沒想到這句話成了真,2009年複員後不久,21歲的李萌來到北京市東(dong) 城區環衛中心十所這個(ge) 15年沒進過年輕職工的集體(ti) ,成為(wei) “三八女子抽糞班”最年輕的一員。“那是2011年2月10日,我記得特別清楚”,李萌在聊天中提到。

  “當時退伍轉業(ye) 時,女兵的選擇並沒有男兵那麽(me) 多,很多人都在排長隊選擇鐵路、地鐵等比較體(ti) 麵的工作報名,我就說,為(wei) 什麽(me) 環衛沒有人選擇,那我就選擇它。”“不過,當時以為(wei) 環衛就是掃大街,還專(zhuan) 門在網上查怎麽(me) 可以把地掃得更快更好。”李萌提到當年的選擇時笑著說,當時的工作崗位包括幹路清掃、公廁清潔、小廣告清理、糞便抽運,得知自己被分配來做抽糞工作,她很驚訝,但她沒有拒絕。麵對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看著經曆過2008年奧運會(hui) 後發生著巨大變化的北京城,她當時第一反應是“我能把它做好嗎,糞管子看著那麽(me) 沉,能搬得動嗎?”

圖為(wei) 李萌在工作

  作為(wei) 著名全國勞動模範時傳(chuan) 祥生前工作的單位,環衛十所“寧願一人髒,換來萬(wan) 家淨”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李萌說,上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一篇關(guan) 於(yu) 時傳(chuan) 祥老前輩的課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劉少奇主席握著時傳(chuan) 祥的雙手說的那一句話:“你掏大糞是人民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勤務員,這隻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業(ye)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來到十所後,李萌參觀了位於(yu) 龍潭湖附近的時傳(chuan) 祥紀念館。看著榮譽室占滿整牆的一塊塊獎牌、一麵麵錦旗,聽著所長講述環衛十所的光榮曆史,講那一塊塊獎牌背後的生動故事,以及老前輩時傳(chuan) 祥那忘我的工作幹勁,她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我們(men) 十所是個(ge) 很光榮的集體(ti) ,很多優(you) 秀的勞模都從(cong) 這裏產(chan) 生”。她也從(cong) 心底裏認識到,勞動是光榮的,每個(ge) 行業(ye) 的辛苦付出都是在為(wei) 人們(men) 有更好的生活服務的,都是值得人們(men) 尊重的,“工作無高低貴賤之分”。

  然而第一次真正上工作業(ye) ,卻讓李萌有點懷疑自己的選擇。第一次打開井蓋,撲麵而來的惡臭差點讓她吐出來;由於(yu) 掌握不好抽糞管的力度,被糞便、汙水、從(cong) 頭到腳灌了一身;幾天都吃不下飯去。

  如今的抽糞工作,雖然告別了過去肩背糞簍手提糞勺、挨家挨戶掏糞的階段,迎來了全機械化、精細化和高質量化的時代,但相較於(yu) 男性,女子仍然要克服更多困難。抽糞要把幾十斤的管子抱上抱下,胳膊、腿和肚子都要用上,一天下來,胳膊往往被壓得紅腫,抬不起來。夏天撲麵而來的氣味難以忍受,冬天井蓋被冰凍住,拉開更是要費一番力氣。“小姑娘能做好這個(ge) 嗎?”麵對很多人的質疑,她開始跟糞管子較起勁來,不斷提高抽糞技巧。“我就是這樣,別人越說不行,我越要做好。”

  她說,當年當兵時,她所在的新兵連在張北宣化一帶,“那是一個(ge) 一年刮兩(liang) 場風,一場刮半年的地方”,冬季風凍得雙手長瘡,但訓練之時,隻要身邊的戰友還站著,她就堅決(jue) 不讓自己倒下;新兵連結束後被安排到陝西西安下連做通訊兵,為(wei) 了完成記電話號碼的任務,她最短的時候3天睡了不到五個(ge) 小時,三個(ge) 月內(nei) 就把3000個(ge) 人的電話全部背過,並且可以按要求在3秒中說出是哪一個(ge) 人的電話。

  為(wei) 了幹好這份工作,她除了認真做好常規工作,忙完活兒(er) 她還會(hui) 騎自行車四處查看,弄清糞井溢滿規律,她說,“幹上這行,就得用心幹好”;為(wei) 了讓環衛工作得到群眾(zhong) 的認可和尊重,她時常沿著自己的工作路線進行巡查,然後根據當地居民的生活習(xi) 慣來製定自己的工作時間,盡量避開居民做飯、送孩子、出行多的時候,“讓這份工作沒有存在感,市民聞不到異味,才是做到位了”。工作閑餘(yu) ,還會(hui) 幫助周圍胡同清理雜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er) 。“這是我退伍後的第一份工作,我真的非常珍惜”,李萌認真地說。

  剛工作時,當看到有人捂著鼻子,用異樣的眼光快速從(cong) 身邊跑過的時候;當聽到有的家長教育孩子,“你要不好好學習(xi) ,長大了你就和她一樣”的時候;當有人問“為(wei) 什麽(me) 選擇這個(ge) 工作,年輕輕的女孩子幹什麽(me) 不好,為(wei) 什麽(me) 非幹這行”的時候;當最初相親(qin) ,對方聽說她的工作,扭頭就走的時候……李萌總是會(hui) 用那句“這隻是分工不同”來鼓勵自己。如今的她,心中更多的是坦然和灑脫,“環衛工作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是完完全全為(wei) 人民服務的。我們(men) 一天不出工,周圍居民都會(hui) 念叨我們(men) ,咋沒來呢。”

圖為(wei) 李萌在節目彩排現場

  李萌說,做環衛這些年,她感受更多的是北京的胡同變寬、公廁環境和人們(men) 的生活環境都更好了,這是實實在在有利於(yu) 人民群眾(zhong) 的事兒(er) ,從(cong) 當選“北京榜樣”十大人物,到當選黨(dang) 的十九大代表;從(cong) 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到站在《榜樣4》節目舞台上,如今8年過去,對於(yu) 這份工作,她感受更多的是榮耀和自豪。

  在她心裏,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髒活、累活總要有人幹。時傳(chuan) 祥熱愛工作、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精神不能丟(diu) 。他以苦為(wei) 樂(le) 、愛崗敬業(ye) 的價(jia) 值觀也要一代代傳(chuan) 承。

  《榜樣4》節目錄製完畢,看到演播廳門外那些喝剩下的礦泉水瓶,剛從(cong) 台上下來還穿著工作服的李萌,又如同上工一樣,駕輕就熟地開始收拾,並引導示範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勞動創造美,勞動也創造幸福。曾經在軍(jun) 營裏就對她背電話號碼能力讚歎不已的戰友於(yu) 慶,也在退役後,追隨李萌來到北京,現在兩(liang) 人的女兒(er) 已經四歲。

  節目錄製期間,工作人員問李萌的愛人於(yu) 慶,“當時你了解到李萌選擇這個(ge) 職業(ye) 的時候,你是怎麽(me) 想的?”他看了一眼李萌,淡淡地說,“我覺得萌萌說得對,勞動無貴賤,行業(ye) 無高低。我們(men) 都是從(cong) 軍(jun) 營出來的,什麽(me) 髒活、累活都幹過。”然後,他蹲下身,熟練地讓李萌坐在座位上,幫她一點點挽起有些垂下的褲角。

  (《同學》工作室)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21日 19:11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路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