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鬥者】陳嘉庚: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陳嘉庚 新華社發

  2019年10月21日,對華僑(qiao) 界來說,是一個(ge) 重要的日子——著名僑(qiao) 領陳嘉庚誕辰145周年。每年的這個(ge) 時候,華人各界都會(hui) 緬懷陳嘉庚先生,追思其在海外創辦實業(ye) 的奮鬥精神和心係桑梓的赤子情懷。

  陳嘉庚,1874年10月21日出生於(yu) 福建同安縣(現廈門市同安區)仁德裏集美社。他17歲往新加坡從(cong) 父經商,後獨立經營菠蘿罐頭廠、米店和橡膠園等。因其勤奮刻苦、經營有方,僅(jin) 用20餘(yu) 年的時間,就成為(wei) 南洋各埠聲名顯赫的大實業(ye) 家。

  20多年兢兢業(ye) 業(ye) ,奮鬥是最鮮明的基調。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陳嘉庚曾這樣說:“非常事業(ye) 要達成功,亦應受非常之辛苦,若乏相當之毅力,稍不如意,便生厭心,安能成事哉?”

  除了過人的毅力,誠信也是陳嘉庚一直恪守的信條。1904年,父親(qin) 企業(ye) 破產(chan) 後,而立之年的陳嘉庚以菠蘿種植加工業(ye) 起家,並套種橡膠成功。1907年,他代還父債(zhai) ,在華僑(qiao) 中贏得了信譽。

  雖身在南洋,陳嘉庚仍一直心係祖國。他於(yu) 1910年春加入中國同盟會(hui) ,從(cong) 物質上支援辛亥革命運動以及福建省財政。

  1912年,陳嘉庚籌辦集美小學校,之後陸續創建中學、師範以及集美水產(chan) 航海、商科、農(nong) 林教育,形成集合各類學校與(yu) 公共機構的集美學村,並於(yu) 1921年創辦了廈門大學。

  1928年日軍(jun) 製造濟南慘案後,陳嘉庚領導華僑(qiao) 社會(hui) 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他帶頭捐款購債(zhai) 獻物,精心籌劃組織,使南僑(qiao) 總會(hui) 在短短3年多內(nei) 便為(wei) 祖國籌得合4億(yi) 餘(yu) 元國幣的款項。此外,他組織各地籌賑會(hui) 為(wei) 前方將士捐獻寒衣、藥品、卡車等物資,並在新加坡和重慶投資設立製藥廠,直接為(wei) 前線供應藥品。

  1945年抗戰勝利後,陳嘉庚重返新加坡。新中國成立後,陳嘉庚回國定居,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qiao) 事務委員會(hui) 委員、華東(dong) 軍(jun) 政委員會(hui) 委員、全國僑(qiao) 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全國委員會(hui) 副主席。1961年8月,他因病在北京逝世,歸葬於(yu) 廈門集美鼇園。

  毛澤東(dong) 曾為(wei) 陳嘉庚題詞:“華僑(qiao) 旗幟,民族光輝”。如今,陳嘉庚先生已故去58年,但他“忠公、誠毅、勤儉(jian) 、創新”的偉(wei) 大人格和崇高品質,已成為(wei) 一把精神火炬,一代代向下傳(chuan) 遞。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21日 06:30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