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開始舞台生涯,25歲走上大銀幕,跨越世紀的風霜雨雪,90多歲高齡依然在不斷攀登新的人生高峰——她是秦怡。她用一個(ge) 個(ge) 能進入中國電影藝術殿堂的角色,照見了人們(men) 對世間真善美的渴望,她懷著對電影、對觀眾(zhong) 的滿腔熱忱,用漫長的藝術生涯沉澱出了“人民藝術家”的真諦。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作為(wei) 中國電影界的唯一代表,98歲的秦怡收獲了“人民藝術家”的殊榮。在病房中全程收看頒授儀(yi) 式,秦怡激動不已:“感謝黨(dang) 和國家給我的這份榮譽,我永遠愛我的祖國!”她尤為(wei) 珍視的,是這榮譽中沉甸甸的“人民”二字。
秦怡的演藝生涯與(yu) 新中國的革命和發展息息相關(guan) 、密不可分。1922年,秦怡出生於(yu) 上海。抗日戰爭(zheng) 全麵爆發後,16歲的秦怡毅然離家,在重慶、成都的8年裏,她成了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之一,思想上也逐漸成熟。19歲那年,秦怡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中華劇藝社。
她是“新中國22大影星”,是周恩來總理口中“中國最美的女演員”,主演了《兩(liang) 家春》《北國江南》《鐵道遊擊隊》《林則徐》《青春之歌》等30多部影片。《馬蘭(lan) 花開》裏能頂半邊天的拖拉機手馬蘭(lan) ,《青春之歌》中慷慨就義(yi) 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林紅,《鐵道遊擊隊》裏與(yu) 敵人周旋的芳林嫂,《林則徐》中抗擊侵略者的女英傑阿寬嫂……一個(ge) 個(ge) 鮮明的銀幕形象背後,凝結著她對祖國和人民的愛、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
離生活近些再近些,紮進人民的根深點再深點。1959年5月,“入黨(dang) 不早,但做工作意識很早”的秦怡成為(wei) 一名正式黨(dang) 員。2018年,上影演員劇團老藝術家牛犇申請入黨(dang) ,秦怡正是他的介紹人。
秦怡總說“隻要觀眾(zhong) 需要,我隨叫隨到”。2007年,為(wei) 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建軍(jun) 80周年,在上影演員劇團排演的大型情景詩劇《軍(jun) 魂》中,秦怡主動擔當藝術顧問,強忍病痛,為(wei) 劇目質量把關(guan) 。為(wei) 了幫助年輕演員快速成長,她心甘情願一次次“跑龍套”,87歲出演《我堅強的小船》中奶奶的角色。她還不顧近90歲高齡,發起並籌資主辦了首屆“上海中外無聲影片展”,獲得業(ye) 界讚譽。
2009年,秦怡88歲,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授予她終身成就獎。站在領獎台上,秦怡說:“不管是88歲,還是98歲,我都要跟著所有的同行一起繼續前進。”她踐行了諾言,10年後,依然活躍在藝術和社會(hui) 的大小舞台上,優(you) 雅、堅忍,充滿激情。
“活著,就要拍戲。活著,就不退縮。”這是秦怡一貫的人生信念。在她心目中,幹文藝不是“為(wei) 謀生”,而是“為(wei) 理想”。這種理想需要內(nei) 在強大的精神力量,而力量的源頭就在人民。
端莊美麗(li) 的形象背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怡承受著一位母親(qin) 巨大的痛。她數十年悉心照料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兒(er) 子,始終以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擔。2007年,兒(er) 子金捷過世,但秦怡沒有垮,她很快收拾心情,把一位母親(qin) 對兒(er) 子的愛播撒到世間更寬廣的地方。
汶川地震,她先後捐出21萬(wan) 元;玉樹受災,她又掏出3萬(wan) 元。據估計,她向各方麵捐款超過60萬(wan) 元,這對於(yu) 屢遭家庭變故的秦怡來說並不是一筆小數目。2012年,她又友情出演影片《三個(ge) 未婚媽媽》,呼籲社會(hui) 關(guan) 注弱勢群體(ti) 。她以對“小家”和“大家”的愛,詮釋了高尚而完整的人生品格。
“無論是痛苦還是歡樂(le) ,我總要以滿腔激情去擁抱事業(ye) ,這是一支我永遠唱不盡的歌。”她說,“人活著要有所追求,多做一些有益於(yu) 大家和社會(hui) 的事情。我願意用一輩子謳歌黨(dang) 、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