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學福(左二)。新華社發
“多幹實事、回報祖國,這才是人生之所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采礦工程係教授鮮學福,自1955年在中國礦業(ye) 大學的注冊(ce) 表誌願欄裏寫(xie) 下“終身獻身煤礦事業(ye) ”後,就始終初心不改,用行動實踐了治學為(wei) 國、科技興(xing) 國的信念。
麵對國家能源需求,鮮學福敢為(wei) 人先。上世紀60年代留蘇回國後,鮮學福到重慶大學采礦係負責科研工作。重慶的南桐、中梁山煤礦都麵臨(lin) 層間距隻有7厘米至8厘米的保護層開采問題,風險係數極大,鮮學福與(yu) 團隊日夜駐紮於(yu) 此,成功取得突破,最早實踐了近距離煤層保護層開采及瓦斯抽放課題。之後,鮮學福將研究重點轉移到煤層瓦斯理論與(yu) 應用研究上。上世紀70年代,他與(yu) 團隊提出了煤層中的瓦斯是致災因素,但同時也是一種潔淨能源的學術觀點,並進行了深入研究;上世紀80年代,我國煤礦瓦斯安全工作重點逐漸由治理措施轉化為(wei) 防治結合,鮮學福開創性地提出了煤與(yu) 瓦斯突出潛在危險區(帶)預測的力學方法,並係統建立了理論基礎。對這些理論和技術的應用,解決(jue) 了多個(ge) 煤礦上煤層瓦斯開采的技術難題和生產(chan) 問題。
進入21世紀,意識到天然氣的對外高度依存將嚴(yan) 重威脅我國能源安全後,鮮學福便帶領團隊進行頁岩氣開采的相關(guan) 理論與(yu) 應用研究。針對我國地質賦存條件,指導實施了全球首次超臨(lin) 界二氧化碳壓裂現場試驗,為(wei) 我國能源與(yu) 二氧化碳減排提供了新路徑,並成為(wei) 我國能源科技研究領域一項代表性成果。
在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育人和刻苦鑽研下,鮮學福1989年被授予全國優(you) 秀教師稱號,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為(wei) 教育事業(ye) 和國家能源事業(ye) 奮鬥了60多年的鮮學福,如今已90歲高齡,但他仍在進行學術研究,並對過去零碎的成果做係統性總結,對提出的公式作進一步推導和再次嚴(yan) 謹論證。“我希望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再多做點工作。”鮮學福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