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鬥者】王逸平:為百姓健康“再戰一個回合”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王逸平(左)工作照 新華社發

  長期身患重病,卻夜以繼日不懈科研;英年早逝,卻把治愈疾病的新藥留給這個(ge) 世界。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王逸平,用生命譜寫(xie) 了一曲壯美的奮鬥之歌。

  2018年4月11日,年僅(jin) 55歲的王逸平,在自己的辦公室溘然長逝。辦公室沙發前的茶幾上,放著使用過的注射針筒和兩(liang) 支解痙針劑。一生致力於(yu) 研發新藥的王逸平,自己長期身患重病,但為(wei) 了新藥研發,他拚命跟時間賽跑,病痛發作時自己注射止痛針,然後繼續投入工作。他說:“藥學研究的每一份付出,每一點進步,都能為(wei) 百姓生命健康帶來一絲(si) 希望。”

  1988年從(cong)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畢業(ye) 後,王逸平進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工作,從(cong) 此對藥學研究“以身相許”。

  王逸平長期從(cong) 事心血管藥物的藥理作用機製研究以及心血管藥物研發。他曾先後開展了對關(guan) 附甲素在抗心肌缺血上的作用機製研究和以銀杏葉成藥的天保寧的臨(lin) 床藥理研究等工作。由於(yu) 科研能力和成績突出,他在31歲就成為(wei) 藥物所當時最年輕的課題組長。

  1994年起,王逸平與(yu) 宣利江合作,率領研究團隊曆經13年不懈努力,終於(yu) 成功研發了現代中藥丹參多酚酸鹽,該項目被列為(wei) 國家發改委中藥現代化示範項目,已在全國5000多家醫院臨(lin) 床應用,2000多萬(wan) 患者受益,累計銷售額突破250億(yi) 元,被評為(wei) 最具市場競爭(zheng) 力的醫藥品種,成為(wei) 我國中藥現代化研究的典範。

  在進行丹參多酚酸鹽研究的同時,1997年開始,王逸平持續21年主持對硫酸舒欣啶的藥理學研究。2018年1月完成II期臨(lin) 床試驗,並已獲得了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國家的發明專(zhuan) 利授權。

  王逸平先後承擔了科技部“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專(zhuan) 項、中科院重大專(zhuan) 項、863課題等一係列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了豐(feng) 碩的科研成果。

  做出“全世界臨(lin) 床醫生首選的新藥”是王逸平孜孜以求的夢想。然而,新藥研究的道路充滿荊棘和坎坷,“1個(ge) 新藥=篩選10000個(ge) 先導化合物+10~15年時間”成為(wei) 業(ye) 界公認的風險。但每一次挫折後王逸平都堅持下來了,正如他所說:“碰到困難和低穀,要時刻提醒自己堅持‘再戰一個(ge) 回合’,能夠堅持‘再戰一個(ge) 回合’的人,是不會(hui) 被打垮的。”帶著“全世界臨(lin) 床醫生首選的新藥”的夢想,從(cong) 關(guan) 附甲素到銀杏葉膠囊,再到丹參多酚酸鹽、硫酸舒欣啶;從(cong) 藥理研究到申報臨(lin) 床,再到新藥審批上市,王逸平憑借“再戰一個(ge) 回合”的毅力和勇氣一路前行。

  王逸平新藥研究之路如此,人生之路亦如此。1993年,年僅(jin) 30歲的王逸平被確診患有克羅恩氏病,同年手術。王逸平非常清楚,克羅恩氏病目前無法治愈,隻能靠藥物控製,他的健康從(cong) 此隻會(hui) 越來越惡化。但是,病痛沒有改變王逸平研發新藥的初心,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裏,他一次又一次地戰勝病痛,一個(ge) 又一個(ge) 地攻克科研難關(guan) ,堅持著為(wei) 百姓健康“再戰一個(ge) 回合”,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16日 06:43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