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guan) 幹部能否在周而複始、看似平常的工作中開拓創新、做出新成績,是衡量能力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影響和製約工作質量層次的關(guan) 鍵點。如果我們(men) 的工作思維、工作方式總是老調子、老套子,就跟不上時代,更不可能把工作幹好。那麽(me) ,工作中如何創新呢?我的體(ti) 會(hui) 有四點。
要有強烈的求新意識
創新的前提是有創新意識。求新的意識越強,工作出新的動力越足、機會(hui) 越多。也就是說,隻有內(nei) 心渴望創新,工作才可能出新。想問題、幹工作,首先要想到創新,逼著自己出新。許多成功的創舉(ju) ,往往存在於(yu) 想創新、願創新的不懈追求之中。有少數同誌做工作不是首先想到如何創新,而是想到如何應付過去,怎麽(me) 省事怎麽(me) 來。這種態度是不可能有所創新的。有求新的意識才能推陳出新,我們(men) 思考問題和工作,應當防止和克服一些不良思維習(xi) 慣。
一是遇事不要戀舊,老想著過去是怎麽(me) 辦、怎麽(me) 幹的,把自己的思維束縛在昨日的模式之中。應瞄著現實與(yu) 未來,看今天是怎麽(me) 回事,應當怎麽(me) 辦、怎麽(me) 幹,照著葫蘆畫瓢,是難以畫出新瓢的。
二是工作不要尾隨式跟進,看到別人有什麽(me) ,我也搞什麽(me) 。要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行人所未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先。
三是研究問題不要隨波逐流,跟著感覺走。當別人都說好時,不妨反過來看看有什麽(me) 不足,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這種逆向思維也許能生發出新的思想火花,形成新的工作思路。
四是幹事不要貪圖安逸。一些同誌一旦遇到困難、矛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甚至想方設法躲避,喪(sang) 失了創新機遇。作為(wei) 機關(guan) 幹部,應積極主動地要工作、要任務,敢於(yu) 挑大梁、擔重任,敢於(yu) 到艱苦環境和艱巨任務中磨煉自己,敢於(yu) 迎難而上、大膽實踐。
要擁有足夠多的信息資源
創新源於(yu) 對工作實際的廣知、真知、深知。對一項工作的有關(guan) 情況,特別是最近的信息,知之越多、了解越透,越能增強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創新才有可靠的依據。要創新工作,就要不斷研究上頭的精神,摸清下麵的實情,了解周邊的情況。
善於(yu) 運用信息資源是一門學問。情況有新有老,信息有快有慢,因此,對長期資源要長期抓,瞬間資源要及時抓,臨(lin) 到用時再去抓情況,往往抓不到最新最有用的。實際上,有許多新情況、新信息就在上級的文件裏,在部門的文稿中,在各類報刊上,在領導講話裏,在言談話語中……隻要耐心尋覓和領悟,便可信手拈來。
當然,這裏有一個(ge) 會(hui) 不會(hui) 聽、會(hui) 不會(hui) 看、會(hui) 不會(hui) 用的問題。比如,我們(men) 在看文件的時候,能聯係到寫(xie) 東(dong) 西用什麽(me) 、怎麽(me) 用,才可能派上用場、有所收獲。某項工作被上級總結推廣,某個(ge) 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某篇文字材料受到廣泛好評,等等,都是在了解情況、掌握信息、領悟精神的基礎上,經過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沒有信息資源,創新就是無米之炊;有了信息資源而不會(hui) 使用,創新到最後可能變為(wei) “夾生飯”。
要善於(yu) 挖掘需求
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說,創新就是不斷地解決(jue) 新問題。隻有瞄著需求思考問題、解決(jue) 問題,把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作為(wei) 切入點和突破口,才能顯現出創新的價(jia) 值。這個(ge) 需求,就是上麵最關(guan) 注什麽(me) 問題,基層最需要解決(jue) 什麽(me) 問題,把這兩(liang) 個(ge) 方麵結合好,統一於(yu) 工作之中,創新也就有了目標。因此,我們(men) 抓工作,需要弄清上級強調什麽(me) 、領導關(guan) 注什麽(me) 、發展趨勢是什麽(me) 、基層需要什麽(me) ,真正把這“四個(ge) 什麽(me) ”弄清楚。
當然,看工作創新質量如何,光迎合某種需要是不行的,還要看有沒有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指導意義(yi) 。比如,機關(guan) 需要基層不需要,工作就會(hui) 失去普遍性。隻有上下都需要,才能發揮“遙相呼應”的作用。這方麵,我感受較深的有三點:
一是站在上麵看下麵,看工作的思路對不對。上級每個(ge) 時期提出的工作要求,都是有背景、有指向的,需要下麵用實踐來印證和落實。用上級的要求加以衡量,能夠看出我們(men) 抓的問題準不準,做的工作價(jia) 值大不大,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對表”。
二是站在外麵看裏麵,看工作內(nei) 容新不新。可以用上級的決(jue) 策部署、領導的講話要求、報刊上發表的重要評論等對照所做的工作,看是開拓創新,還是照抄照搬,抑或是其他狀態。
三是站在全局看局部,看工作有沒有指導性。如果這項工作僅(jin) 僅(jin) 適用於(yu) 局部,那就不要拉開架式做全局文章了;如果這項工作既對局部有用,又對全局有指導作用,那就要上升到全局高度來抓。
要敢於(yu) 搶占工作的製高點
俗話說:“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後炮。”思維滯後,行動遲緩,再好再新的工作也可能重複別人。現代社會(hui) 的一個(ge) 突出特點,就是加速度、快節奏。總跟在別人後麵爬行,永遠也登不上製高點。因此,超前想、搶先幹,是創新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我見過一些部門比較好地貫徹了這一思路,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反應迅速,工作主動,質量效果也很好。實踐證明,搶先一步,略勝一籌。相反,磨磨蹭蹭,催一催動一動,讓領導牽著走,工作肯定不會(hui) 有好效果。那麽(me) ,怎麽(me) 做到出手快呢?
首先,要善於(yu) 超前思考,加強工作的預見性。籌劃工作要盡可能把所有情況考慮在內(nei) ,把每一步幹什麽(me) 、達到什麽(me) 目標部署到位。
其次,要善於(yu) 簡化程序,增強工作的實效性,力爭(zheng) 以最短的時間、最佳的辦法獲取工作的最大效益,不要把精力浪費在不必要的過程和形式上。
再次,要善於(yu) 集中兵力,把主要精力投入主要任務,用重點力量突擊重點工作,依靠整體(ti) 合力完成重要任務,實現重大工作的突破。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