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月英 資料圖片
今年10月1日,是讓全國模範教師、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負責人支月英激動不已的日子。這一天,在北京舉(ju) 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hui) 上,她作為(wei) “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獲得者,受邀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禮。
支月英說:“作為(wei) 一名山村教師,能夠親(qin) 臨(lin) 盛會(hui) ,我覺得非常光榮。這份榮譽不光屬於(yu) 我自己,更屬於(yu) 所有基層教育工作者。”
今年58歲的支月英,在大山深處從(cong) 教已有39年。
這39年裏,陪伴山裏孩子們(men) 成長,是她生活的常態。這39年裏,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嶇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裏的孩子。一生隻為(wei) 一事來,從(cong) “支姐姐”到“支媽媽”再到“支奶奶”,支月英一直在山旮旯裏堅守。
1980年,奉新縣中小學教師隊伍青黃不接,偏遠山區更缺教師。時年19歲的支月英懷著對教師職業(ye) 的憧憬,報名參加了奉新縣澡下鎮招聘山村小學教師的考試,並順利考取。她不顧父母的反對,離開家鄉(xiang) 南昌進賢,前往海拔近千米、最缺教師的泥洋小學任教。
山裏的條件比想象的還要艱苦:小村距縣城上百裏,到最近的村鎮坐車之後還要步行20裏山路。山裏人煙稀少,小路坎坷曲折,學生全靠兩(liang) 條腿在崇山峻嶺間跋涉。支月英毫不畏懼,咬牙堅持。她把學生當作親(qin) 人,當時有些孩子家庭貧困,交不起學費,她就用僅(jin) 有的幾十塊錢工資墊付,經常陷入無錢買(mai) 米買(mai) 菜的窘境。旁人不理解,勸她趕緊想辦法離開。她總是笑著說:“日子會(hui) 好起來的。在這裏守著孩子們(men) ,心裏更踏實!”
4年後,由於(yu) 支月英刻苦鑽研,教學點學生成績綜合評估每次都在全鎮前列,組織上任命她為(wei) 泥洋小學校長,兼管兩(liang) 個(ge) 村小教學。為(wei) 提高學校“入學率”“鞏固率”“普及率”,支月英帶著同事走門串戶,給孩子家長反複做工作,當年學校的“三率”就達到99.5%。為(wei) 提高教學質量,她努力自學、積極參加各類培訓,認真總結出適合鄉(xiang) 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堅持以人為(wei) 本的教育思想,眼裏沒有差生概念,學生們(men) 隻是愛好和特長不同。
這些年,各級領導去看望支月英,多次提出給她調換工作,但她都婉言謝絕。2012年2月,組織上考慮到她年齡偏大,想調她下山到鎮中心小學任教。此時,比泥洋小學更偏遠的白洋教學點學生家長,聯名要求支月英去白洋任教。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成了這個(ge) 教學點第一位公辦教師。
2016年5月,支月英已到退休年齡,本可回到縣城安享晚年,但在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挽留下,她選擇留在白洋教學點任教。她說:“我是大山的女兒(er) ,如果身體(ti) 允許,我就一直教下去。”
歲月如梭,支月英以39年的愛與(yu) 執著,以培育深山兩(liang) 代人的實際行動,譜寫(xie) 了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詩篇。她先後獲得了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教書(shu) 育人楷模、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稱號。今年教師節前夕,以她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一生隻為(wei) 一事來》在全國上映。
“看到自己教過的孩子們(men) 學到了知識、學會(hui) 了做人、走出了大山、在各行各業(ye) 努力奮鬥,我打心底高興(xing) 。我希望更多人才成為(wei) 教師,讓優(you) 秀的人去培養(yang) 更優(you) 秀的人。這樣,我們(men) 的民族就始終有希望,我們(men) 的國家就永遠有未來。”支月英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