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幾年間,跑遍了臨(lin) 洮縣323個(ge) 行政村,行車4萬(wan) 多公裏;寫(xie) 下30本工作日記,共計170餘(yu) 萬(wan) 字……這一串數字是柴生芳(見圖右一,新華社發)工作的印記,也是他付出心血的證明。
甘肅省定西市臨(lin) 洮縣原縣長柴生芳出身於(yu) 農(nong) 家,求學在燕園,海外留學取得博士學位,最終選擇回到“苦瘠甲天下”的定西。2014年8月15日淩晨,柴生芳倒在了自己的辦公室裏,他的生命定格在45歲。
柴生芳一生的軌跡是:十年寒窗,不負眾(zhong) 望,從(cong) 甘肅的山窪裏考到北京大學;四年學成,報效桑梓,從(cong) 北京大學畢業(ye) 後選擇回到甘肅工作;七年磨練,再次深造,從(cong) 甘肅到日本神戶大學深造;學有所成,謝絕高薪,懷揣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重新回到家鄉(xiang) 。
有人問,“肚子裏有那麽(me) 多‘墨水’,為(wei) 什麽(me) 非得跑到基層去吃苦?”
柴生芳在他的工作日記裏這樣回答:“以天下為(wei) 己任,是一條無比艱苦卻無比光輝的道路。”
從(cong) 2006年起,柴生芳先後在隴西、安定、臨(lin) 洮任職。不管職務如何變,不變的是他那“以天下為(wei) 己任”的理想和追求。
柴生芳來到定西,擺在他麵前的是惡劣的自然條件、落後的基礎設施,既缺資源也缺資金。困難沒有讓柴生芳退縮,他一幹就是8個(ge) 年頭。
在安定區,他推進了安定工業(ye) 園、定西現代物流園、定西馬鈴薯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建設,促成了中國(定西)西部汽車城項目的簽約落地;在隴西縣,他參與(yu) 籌建了隴西中醫藥文化產(chan) 業(ye) 園和李氏文化產(chan) 業(ye) 綜合開發項目;在臨(lin) 洮縣,他帶領幹部赴鄉(xiang) 鎮深度調研,形成了一份數據翔實的140頁長的調研報告,為(wei) 製定精準扶貧的戰略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這是一句寫(xie) 在他日記中的話語。柴生芳經常下鄉(xiang) ,卻從(cong) 來沒有在農(nong) 戶家吃過飯。柴生芳離開的時候,留給家裏的隻有工資卡上存著的幾萬(wan) 塊錢工資。
事業(ye) 未竟,柴生芳是帶著遺憾離開的。他以最樸素的方式詮釋了什麽(me) 是公仆情懷,他用短暫的一生踐行了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展現了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優(you) 秀本色。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