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崢嶸歲月 | 重啟高考之門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1977年8月,鄧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hui) 。重啟關(guan) 閉10年之久高考之門的序幕,就在這次會(hui) 議上拉開了。

  座談會(hui) 上,一些高校代表說,不是沒有合格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現行招生製度招不到合格人才。發言引起鄧小平高度重視,他果斷決(jue) 定,恢複高考招生製度就從(cong) 今年開始。

  鄧小平在有關(guan) 高等學校招收新生文件的送審稿中,對高考招生的政審條件作了大段刪改。他明確指出:招生主要抓兩(liang) 條,第一是本人表現好,第二是擇優(you) 錄取。

  在鄧小平的推動下,教育部製定了《關(guan) 於(yu) 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當年10月,這一意見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並通過,並得到國務院批準。10月22日,《人民日報》刊登報道,向全國人民正式公布恢複高校招生考試製度。

  1977年冬天,570萬(wan) 年齡參差不齊的青年走進了高考考場。這次考試規模之大,不僅(jin) 創造了中國教育史上的最高紀錄,亦堪稱世界之最。

  1978年春天,27.3萬(wan) 名高考製度恢複後的第一屆大學生踏進了大學校園。

  高等學校招生進行嚴(yan) 格考試,實現公平競爭(zheng) ,擇優(you) 錄取。錄取工作重在本人表現,上大學可以不受家庭問題的牽連。新製度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擁護。中國重新開啟高考之門,預示著一個(ge)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時代的來臨(lin) !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08日 20:09 來源:新華網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