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崢嶸歲月|萬裏長江第一壩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馴服長江洪水,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一個(ge) 夢想。新中國成立後的1953年,毛澤東(dong) 在聽取治理長江的匯報時,高屋建瓴地指出,先修三峽工程,在這個(ge) 總口子上卡起來,“畢其功於(yu) 一役”。

  葛洲壩工程的研究始於(yu) 上世紀50年代後期。1970年12月中旬,周恩來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討論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有關(guan) 問題。隨後,毛澤東(dong) 作出批示讚成興(xing) 建此壩。12月30日,8萬(wan) 軍(jun) 民舉(ju) 行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大典,中華民族朝著“截斷巫山雲(yun) 雨,高峽出平湖”的宏偉(wei) 藍圖邁出了第一步。

  在當時的形勢下,葛洲壩工程建設采取的是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方式。由於(yu) 種種原因,1972年底,決(jue) 定工程停工。在葛洲壩工程修改設計工作基本完成後,1974年底,主體(ti) 工程重新開工。1988年底,全部工程建設完工。

  葛洲壩工程是萬(wan) 裏長江建設的第一座大壩,屬於(yu) 三峽工程的一個(ge) 組成部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由船閘、電站廠房、泄水閘、衝(chong) 沙閘及擋水建築物組成。一、二號兩(liang) 座船閘可通過載重為(wei) 1.2萬(wan) 至1.6萬(wan) 噸的船隊。三號船閘可通過3000噸以下的客貨輪。電站總裝機容量為(wei) 271.5萬(wan) 千瓦。擋水大壩全長2595米,最大壩高47米,水庫庫容約15.8億(yi) 立方米。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水電建設史上的裏程碑。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長江水患,具有發電、改善峽江航道等功能,可發揮巨大的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同時,它提高了我國水電建設的科學技術水平,培養(yang) 和鍛煉了一支高素質的水電建設隊伍,為(wei)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03日 10:18 來源:新華網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