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做十八彎山路上的一輪明月,照亮孩子前進的道路。”為(wei) 了一句諾言,張玉滾在地處深山的黑虎廟小學一幹就是18年。
9月5日,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名單揭曉,張玉滾入選敬業(ye) 奉獻類全國道德模範。
看著他滄桑的麵龐,怎麽(me) 也不像30多歲的人,實際上,他是真正的80後。張玉滾中專(zhuan) 畢業(ye) 後,應老校長的邀請,回到了位於(yu) 伏牛山深處的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任教。最初是每月隻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100斤糧食的民辦教師,直到2012年6月才轉為(wei) 正式在編教師。
“千方百計上好每一節課,這是我給自己定下的鐵規矩。條件艱苦,大多數老師不願意來,而學校的各項工作要開展,我把自己磨煉成‘萬(wan) 金油’教師,各個(ge) 學科都要教。”張玉滾說,學校由於(yu) 經費不足,沒錢去請炊事員。我就說服了在外打工的妻子回來幫我給學生做飯。
2006年以前,學校到山外不通車,要想走出大山,得沿著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山越嶺,走到最近的鎮需要10多個(ge) 小時。學習(xi) 教材、生活用品,樣樣都得從(cong) 鎮上用扁擔挑回來。張玉滾肩不離擔,擔不離肩,風裏來雨裏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張玉滾硬是靠著一根扁擔,為(wei) 孩子們(men) 挑來學習(xi) 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men) 的希望。
“2006年,黑虎廟通往山外的公路修好了,山裏人的出行方式終於(yu) 有了改變,但是因為(wei) 山高路險通不了客車,很多村民買(mai) 了摩托車、機動三輪車。”張玉滾說,“我咬咬牙,也省吃儉(jian) 用置辦了一輛摩托車。此後,老扁擔謝幕,小摩托登場,我去鎮上給學校買(mai) 米、買(mai) 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少則幾十斤,多則百餘(yu) 斤,幾年下來,我騎壞了4輛摩托車,輪胎更換的次數數也數不清。”
“這些年的艱苦磨煉,練就了我過硬的技能:手執教鞭能上課,拿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張玉滾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孩子們(men) 的成績在全鎮一直名列前茅。年複一年,學生走了一屆又一屆,我也先後教了500多名孩子,培養(yang) 出16名大學生。
“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心下,現在,黑虎廟小學的辦學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7年,我們(men) 新建的宿舍樓投入使用,解決(jue) 了學生和老師的住宿問題。我們(men) 還翻修了教學樓,鮮豔的明黃色讓學校在大山中亮麗(li) 起來。”張玉滾說,學校裏“樹百年報國誌,做世紀棟梁材”幾個(ge) 大字泛著希望的光,也給孩子們(men) 帶來了更高的期望。
去年9月,隨著新入職4名老師,黑虎廟小學全校教師已增長到10名。張玉滾說:“希望盡快讓老師們(men) 通過到教師進修學校進修、參加網上‘國培計劃’等途徑,把教學水平提上來,讓孩子們(men) 能攆上城裏娃的教育。現在有了老師,有了好的環境和條件,學生們(men) 更不能被信息時代的高速列車甩下。”
“曆經了學校的‘新生’,我的‘心聲’千言萬(wan) 語隻想化作一句:感謝時代,感恩偉(wei) 大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我願依然做一輪明月,緊跟時代步伐,繼續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