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8日)的《共和國不會(hui) 忘記》係列報道,介紹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屠呦呦。她60多年致力於(yu) 中醫藥研究實踐,帶領團隊研究發現了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wan) 瘧疾患者的生命。讓來自中藥青蒿的青蒿素成為(wei) 中國送給世界的一個(ge) 禮物。
今年8月,在北京大興(xing) 舉(ju) 行了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奠基儀(yi) 式。工程建成後,將為(wei) 屠呦呦領銜的青蒿素研究團隊提供更加堅實的科研保障。20世紀60年代初,全球瘧疾疫情難以控製。1969年1月,39歲的屠呦呦接受了國家“523”抗瘧藥物研究的艱巨任務,被任命為(wei) 中醫研究院中藥抗瘧科研組組長。
屠呦呦從(cong) 本草研究入手,編撰了載有640種藥物的《瘧疾單秘驗方集》等資料,並先後進行300餘(yu) 次篩選實驗,確定了以中藥青蒿為(wei) 主的研究方向。功夫不負有心人,項目組終於(yu) 得到了對瘧疾抑製率達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為(wei) 了能盡快把乙醚中性提取物拿到當時國內(nei) 的瘧疾疫區試用,屠呦呦和研究組的成員甚至“以身試藥”,成為(wei) 第一批誌願者。
20年來,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走向國際抗瘧臨(lin) 床,並成為(wei) 全球抗瘧的一線藥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00年至2015年期間,全球瘧疾發病率下降了37%;瘧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60%,全球共挽救了620萬(wan) 人生命。2015年,屠呦呦因發現抗瘧新療法而成為(wei) 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盡管已經年近九旬,這位已經譽滿全球的科學家還在抗瘧領域攻堅克難,為(wei) 了解決(jue) 青蒿素“抗藥性”難題,她帶領科研團隊在“青蒿素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等層麵不斷取得新進展,提出新的應對方案。而為(wei) 中醫藥事業(ye) 培養(yang) 更多的後繼人才,則成為(wei) 她90歲以後的新目標。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