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藝術家”王蒙——一位與(yu) 新中國共同成長起來的作家,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之路。他以輝煌的創作實績和多方麵的工作,參與(yu) 並推動了中國文學事業(ye) 的繁榮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事業(ye) 的發展。
從(cong) 少年到耄耋,從(cong) 中學生黨(dang) 員到新中國的文化部長,那顆“少年布爾什維克”的初心始終在王蒙的胸中躍動。
王蒙在首屆“北京文學節”上朗讀自己的作品(2004年9月25日攝)。
與(yu) 新中國共同成長
1948年,年僅(jin) 14歲的王蒙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一名“少年布爾什維克”的身份參加革命活動。
“新中國成立對我的意義(yi) 非常大,那是完全進入一個(ge) 新的時代和世界。我親(qin) 眼看見舊中國和舊社會(hui) 是怎樣分崩離析的,到處是危機,百姓沒法生活下去。”
王蒙激動地說,新中國像朝陽一樣,有諸多的可能性和期待;在革命戰爭(zheng) 勝利凱歌聲中建立起來,社會(hui) 煥然一新。
“新中國的成立、發展、建設是我一生的經曆,也是創作的主題,我是見證者也是參與(yu) 者。新中國的命運也是我的命運,她的輝煌成績我分享了,她的曲折和坎坷我也有經驗。”
王蒙的文學創作與(yu) 新中國的行進步履緊緊相連。
從(cong) 上世紀50年代的《青春萬(wan) 歲》《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到改革開放後的《蝴蝶》《布禮》《活動變人形》等,到進入新世紀後的《這邊風景》及“季節”係列長篇小說……王蒙始終敏銳地捕捉著時代的脈搏,關(guan) 注現實、反映現實。他的作品清晰描繪了新中國半個(ge) 多世紀的社會(hui) 生活變遷,深刻剖析人們(men) 的內(nei) 心世界。
在67年的文學創作曆程中,王蒙創作了1800多萬(wan) 字文學作品,出版近百部小說、散文、詩歌和學術著作,作品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國際上出版,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等國家級文學大獎和多項國際性文學大獎,顯示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創作高度。
王蒙在澳門大學舉(ju) 行”文學的方式“講座(2009年11月6日攝)。
熱情澎湃地書(shu) 寫(xie) 時代、書(shu) 寫(xie) 生活
王蒙的文學創作橫跨中國當代文學史的各個(ge) 時期,與(yu) 時代、現實相呼應:
1953年,王蒙以長篇小說《青春萬(wan) 歲》開啟了自己的創作生涯,刻畫了新中國新一代青年人積極明朗、熱情洋溢的精神風貌;
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顯示出他對現實問題的關(guan) 切和思考,以及在選材立意上的新意和勇氣;
依托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新疆生活勞動的豐(feng) 富經曆,王蒙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邊風景》生動表現了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火熱圖景,並於(yu) 2015年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小說《表姐》《布禮》《蝴蝶》《雜色》等,顯示出王蒙對曆史與(yu) 人生的回顧和思考,在新時期之初的文學圖景中十分具有代表性。
此外,王蒙在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不斷創新探索。《春之聲》《夜的眼》等被認為(wei) 是中國當代“意識流”小說的代表性作品;《來勁》等作品以戲謔誇張的敘述風格,顯示出極富勇氣的創新激情。
“王蒙既是中國當代主流文學思潮的引領人物,也是中國當代文壇的一麵鏡子。”有人這樣評價(jia) 。
談及自己取得的文學成就,王蒙認為(wei) 主要在於(yu) 自己廣泛的興(xing) 趣愛好以及豐(feng) 富的人生閱曆。
“我的興(xing) 趣廣泛,熱情持久,對各個(ge) 階段的各種情況都有濃厚的關(guan) 注。我的少年、青年時代趕上革命成功和新中國成立,這給我的人生奠定了光明的底色,即使我日後遇到了一些曲折和挑戰,也始終熱情澎湃地書(shu) 寫(xie) 時代、書(shu) 寫(xie) 生活。”王蒙說。
在烏(wu) 魯木齊新華國際圖書(shu) 城舉(ju) 辦的讀者見麵會(hui) 上,王蒙向讀者推介新書(shu) 《這邊風景》(2013年5月21日攝)。
為(wei) 國家、民族和曆史創造更多新時代經典
在任職《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副主席、文化部部長期間,王蒙關(guan) 注文學發展、鼓勵藝術創新,發掘和扶助了一大批優(you) 秀的青年作家。其人生經曆、精神狀態、探索活力和情操品行,也影響和感染了後輩作家。
“曾經有一篇被編輯否定掉的稿子,我看了覺得不錯,就讓它‘起死回生’,給發表出來了。”王蒙回憶說,這篇作品的發表影響了作者的一生,他從(cong) 此走上了文學的道路。
對於(yu) 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手機瀏覽的現象,王蒙相信,人們(men) 終將會(hui) 重新燃起對書(shu) 本閱讀的熱情,這要求文學作品擁有經典、深刻、永恒的價(jia) 值,要經得起時間和曆史的考驗。
“網絡上有大量寫(xie) 得很好、引起讀者興(xing) 趣的書(shu) ,但是仍然顯得追求數量,比較平麵化。”
在王蒙看來,新中國的曆史經驗、光輝成績和痛苦探索無與(yu) 倫(lun) 比。“這樣的時代應該留下文學代表的傑作、經典,應該有更多深刻的作品出現,有成就更大的作家出現,有對這段曆史的更多的咀嚼、消化、記憶和加工出現。我相信會(hui) 有這樣更好的作品和作家。”
王蒙希望,青年作家們(men) 能以最高標準擺脫暢銷市場的誘惑,為(wei) 國家、民族和曆史創造新時代的經典。
如今,85歲高齡的王蒙依舊筆耕不輟,今年以來,發表了《生死戀》《郵事》《地中海幻想曲》和《美麗(li) 的帽子》等多部小說。作為(wei) 中央文史館館員,他還承擔比較文學、古典文學等研究工作。
“我希望能多寫(xie) 一點,一直寫(xie) 下去。”王蒙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