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不會忘記】孫家棟:航天報國就是我的初心

微信掃一掃 ×

  係列報道《共和國不會(hui) 忘記》9月21日為(wei) 您介紹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孫家棟。今年90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他為(wei) 中國的航天科技實現一次次的飛躍作出了巨大貢獻。孫家棟說,對於(yu) 航天人來說,愛國就是愛航天事業(ye) ,就是多為(wei) 國家作貢獻。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dong) 方紅一號從(cong) 戈壁大漠騰空而起,東(dong) 方紅樂(le) 曲響徹太空,中國成為(wei) 當時世界上第5個(ge) 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chan) 衛星的國家。時年41歲的孫家棟正是東(dong) 方紅一號的總體(ti) 設計負責人。

  在那個(ge) 物質匱乏的年代,孫家棟等老一輩航天人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有能力搞航天事業(ye) 。然而,航天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失敗與(yu) 挫折也時常伴隨左右。1974年11月5日,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發射失敗,讓孫家棟刻骨銘心。

  經過分析,技術人員發現火箭中一根導線的銅絲(si) 斷裂是導致這次嚴(yan) 重事故的主要原因。發射失敗讓孫家棟十分痛心,他帶領大家對每一件產(chan) 品的質量進行徹底檢查,對於(yu) 存在的問題和隱患立即著手解決(jue) 。孫家棟認為(wei) ,隻有讓每一個(ge) 部件的質量上去了,中國的航天之路才能走得更遠。

  上世紀90年代,在孫家棟的帶領下,中國開始建設北鬥衛星導航定位係統。中國的北鬥該如何建設?孫家棟認為(wei) ,衛星定位係統一定要實現自主可控。

  目前,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正在孫家棟等航天人的推動下穩步建設,預計今年我國還將發射5到7顆北鬥衛星,2020年再發射2到4顆北鬥衛星,屆時中國的北鬥全球係統建設將全麵完成。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24日 13:58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