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慨而慷——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看新中國光輝曆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70年風雨兼程,70年滄桑巨變。

  9月23日,“偉(wei) 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譜寫(xie) 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走出了一條彪炳史冊(ce) 的人間正道。

  從(cong) 1949年到2019年,成就展采用編年體(ti) 形式,帶領觀眾(zhong) 沿著時光隧道,跟隨曆史年輪,全方位回顧和感知共和國走過的光輝曆程。

  13個(ge) 五年規劃和計劃,70年非凡成就

  在展館的時光隧道中,十幾塊橙紅色主題展板,對每隔5年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進行集中展示。

  從(cong) “一五”計劃時期首次大規模、有重點進行工業(ye) 建設,到“五五”計劃時期改革開放大幕拉開;從(cong) “計劃”向“規劃”轉變的“十一五”規劃,到指向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十三五”規劃……

  如同一把時間標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3個(ge) 五年規劃和計劃,刻錄著70年非凡成就背後的艱辛與(yu) 輝煌。

  70年,探索一條道路。

  成就展中,有一張156項重點工程的行業(ye) 分布圖,絕大多數工程集中在重工業(ye) 領域,其中煤炭、電力、機械工程占比最高。這156項重點工程,是“一五”計劃時期蘇聯援建的。

  正在推進的“十三五”規劃中,有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從(cong) 深海空間站到量子通信、從(cong) 5G到高速鐵路,這些工程項目凸顯戰略性和牽引性,代表著世界科技發展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方向。

  兩(liang) 個(ge) 五年,兩(liang) 組重大工程,折射的是一個(ge) 國家發生的曆史性變革。

  70年前的中國,一窮二白,擺在麵前的,是一個(ge) 落後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如何走向現代化的時代課題。

  70年後的中國,高高舉(ju) 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探索出一條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光輝道路。

  70年,見證融入世界。

  展館中,曆年廣交會(hui) 會(hui) 場圖片在視頻中循環播放。

  1957年4月,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在廣州開幕,新中國衝(chong) 破西方經濟封鎖和政治孤立,打開通向世界的窗口。從(cong) 此,全球市場得以見證中國製造的巨大潛力。

  61年後,上海,全球首個(ge) 以進口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展會(hui) 拉開帷幕,讓世界驚歎於(yu) 中國市場的強大活力。

  進出之間,凸顯70年中國與(yu) 世界的深度互動。

  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hui) 以壓倒多數的票數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2001年11月,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ju) 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hui) 議通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jue) 定;

  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guan) 係學院演講,首次在國際場合提出“命運共同體(ti) ”理念。

  一個(ge) 個(ge) 高光時刻,一個(ge) 個(ge) 曆史瞬間,見證一個(ge) 古老的東(dong) 方大國從(cong) 封閉走向開放,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走出時光隧道,成就展將觀眾(zhong) 引向一艘在藍天碧海中搏擊的航船。片片風帆揚起,點亮中國邁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偉(wei) 大征程中的60個(ge) 關(guan) 鍵指標,以“數讀”形式呈現70年發展成就。

  70年崢嶸歲月,從(cong) 屹立東(dong) 方到改革開放,再到走向複興(xing) ,中國航船奮發向前。

  150個(ge) 第一,70年創新突破

  如果說成就展是一條淌過70年的時間長河,其中標示的150個(ge) “新中國第一”就是這條長河中的顆顆珍珠。

  150個(ge) 第一,勾勒出一個(ge)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國家邁向製造大國,進而向製造強國進發的光輝曆程——

  轎車,部件多、生產(chan) 鏈條長。能否造出自己的轎車,是一國製造業(ye) 水平的重要體(ti) 現。

  1958年,第一輛“紅旗”牌轎車研製成功,為(wei) 新中國工業(ye) 發展寫(xie) 下新的注腳。

  今天的中國,已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工業(ye) 門類,汽車、手機、電視機、煤炭、鋼鐵等200多種主要工業(ye) 品產(chan) 量位居世界第一,成為(wei) 全球工業(ye) 第一大國、製造業(ye) 第一大國。

  進入新時代,“第一”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2013年12月,世界最大矩形盾構機研製成功;2017年5月,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大型客機C919首飛成功;2017年6月,複興(xing) 號動車組投入運營;2018年4月,世界最薄觸控玻璃量產(chan) ……

  當前,中國已躋身全球創新指數20強行列,中國經濟正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

  150個(ge) 第一,記錄一個(ge) 發展中大國基礎產(chan) 業(ye) 和基礎設施從(cong) 瓶頸製約成為(wei) 優(you) 勢支撐的不凡進程——

  150個(ge) 第一中的“第一”,是1951年10月官廳水庫開工建設。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庫。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各領域薄弱的基礎設施對國民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製約十分明顯。

  今天的中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營業(ye) 裏程均位居世界第一,一日千裏已不是夢想;光纖寬帶成家庭標配,網民規模世界第一;能源、水利、通信、交通,網絡覆蓋之廣、通達之深,令世界驚歎……

  人才、物資、信息、資金等要素在不同區域之間、在經濟全球化的舞台上自由流動,“流動中國”釋放出活力奇跡。

  150個(ge) 第一,見證一個(ge) 文明古國向創新大國躍升的決(jue) 心和步伐——

  成就展上,兩(liang) 張圖片令人駐足,一張是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hui) 在北京開幕;一張是2016年5月,科技界最高規格的三大會(hui) 議首次同步召開,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

  從(cong)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an) 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從(cong) 科教興(xing) 國戰略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70年來,科技“集結號”每一次吹響,都釋放出強大動能。

  細心的觀眾(zhong) 發現,從(cong) 新中國建設的第一條鐵路建成通車、第一台蒸汽機車下線投用、成功冶煉第一爐不鏽鋼,到中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青蒿素、“神威·太湖之光”奪得世界超算冠軍(jun)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落成啟動、“墨子號”發射成功……從(cong) 新中國曆史上的一個(ge) 個(ge) “第一”,到全球科技領域一個(ge) 個(ge) “第一”,一個(ge) 創新大國正在崛起。

  2019年1月,中國成為(wei) 世界第一個(ge) 月背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這是成就展展示的150個(ge) 第一中的最後一個(ge) “第一”。但人們(men) 相信,更多的“第一”還會(hui) 接連不斷地被創造出來。

  4個(ge) 家庭場景,70年民生變遷

  成就展通過還原不同年代的家庭場景,讓人們(men) 回到往昔,看到現在,暢想未來——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50年代,一間鄉(xiang) 村婚房裏,一張土炕、一盞煤油燈、兩(liang) 三件簡單家具,幾乎就是全部家當。

  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一戶城市家庭內(nei) ,電視、冰箱、電風扇、縫紉機成了“標配”。

  進入新時代,走進普通的安居住宅,寬敞的客廳,齊備的家具電器,透出幸福生活。

  不遠的將來,人工智能走進千家萬(wan) 戶,智慧家居會(hui) 讓生活更加舒適便利。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wan) 家。國家走向強盛的背後,是億(yi) 萬(wan) 人民命運的改變、生活的變遷。

  70年,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矢誌不渝——

  成就展上,展出了一張1979年12月鄧小平會(hui) 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照片。那次會(hui) 見,首次提出“小康”目標。

  以此為(wei) 起點,成就展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從(cong) 生存走向發展的小康之路。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後,成就展標注了首次提出精準扶貧、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設立扶貧日、建立貧困退出機製等一個(ge) 個(ge) 重要節點。

  40年後,中國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7%,脫貧攻堅戰進入決(jue) 勝階段,全麵小康已近在咫尺。

  70年,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以貫之——

  “赤腳醫生”的醫藥箱,“的確良”做成的衣服……成就展上,一個(ge) 個(ge) 老物件在喚起人們(men) 記憶的同時,也通過生活變化的對比,為(wei) 人民至上的理念寫(xie) 下溫暖的注腳。

  通過成就展可以看到,從(cong) 赤腳醫生到全科醫生,從(cong) 消滅血吸蟲病到攻堅慢性病,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翻了一倍多;從(cong) 恢複高考的場景到實施“985”工程的圖表,中國正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從(cong) 實行雙休日到啟動7天長假,從(cong) 開放中國公民出境遊到出國手續簡化,中國人有了說走就走的便利。

  一張張照片展現的笑臉、一件件實物承載的曆史、一個(ge) 個(ge) 圖表彰顯的變化,無不印證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念茲(zi) 在茲(zi) 的為(wei) 民情懷,無不體(ti) 現著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0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奮鬥目標愈加鮮明——

  成就展開幕當天正值第二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展覽現場用充足的糧倉(cang) 、飽滿的果實布置了豐(feng) 收場麵,表現了廣大農(nong) 民五穀豐(feng) 登、國泰民安的美好期待。

  從(cong) 推動“四好農(nong) 村路”建設到農(nong) 村環境治理,從(cong) 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到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農(nong) 民越來越美好的生活成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改善和發展民生的生動例證。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

  加快發展職業(ye) 教育讓每個(ge) 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抓廁所革命提升旅遊業(ye) 品質,推行垃圾分類改善生活環境……成就展展示的一件件民生實事,瞄準的是短板,解決(jue) 的是痛點,體(ti) 現的是擔當。

  一個(ge) 國家以人民作為(wei) 發展的價(jia) 值尺度,一個(ge) 政黨(dang) 把為(wei) 人民服務莊嚴(yan) 地寫(xie) 進黨(dang) 章,必然凝聚起最大的共識,激發最強的力量,共同書(shu) 寫(xie) 壯麗(li) 史詩。

  7麵英模牆,70年奮鬥足跡

  從(cong) 時傳(chuan) 祥到郭明義(yi) ,從(cong) 焦裕祿到廖俊波,從(cong) 蔣築英到黃大年,從(cong) 楊善洲到張富清……70年,一個(ge) 個(ge) 閃亮的名字鐫刻在新中國的年輪上,浸透在民族精神的血脈裏。

  國家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鬥;民族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

  成就展以年代為(wei) 序,設置了7麵人物牆,集中展現新中國發展建設進程中不斷湧現的英雄模範。

  曾記否,鐵人精神點燃發憤圖強的激情歲月。

  成就展還原了大慶石油工人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在冰天雪地中艱難推動貝烏(wu) 40型鑽機絞車的場景。

  新中國成立初期,石油資源匱乏,工業(ye) 基礎薄弱。在鬆遼石油大會(hui) 戰中,王進喜喊出“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邁誓言。中國工人靠著實幹苦幹,在1965年底甩掉了貧油帽子,建立起石油工業(ye) 基礎。

  今天的中國,正向製造強國進軍(jun) 。成就展同時展現了高鳳林、魯宏勳等大國工匠的風采。從(cong) 王進喜到大國工匠,時代曾賦予產(chan) 業(ye) 工人以重任,時代也必將賦予產(chan) 業(ye) 工作以新的榮光。

  曾記否,紅旗渠精神激勵中國人民攻堅克難。

  四個(ge) 人,身穿厚厚的棉衣,一錘一錘開鑿岩石,脖子上的毛巾已滿是汗水,臉上卻帶著笑容。成就展上,栩栩如生的人物蠟像,把人們(men) 帶入建設紅旗渠的火熱現場。

  上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縣幹旱缺水,極度貧困。林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用最普通的工具劈開太行山的重巒疊嶂,把漳河水引入林縣,建成了人工天河。

  在成就展上還可以看到,同樣的年代,塞罕壩人在莽莽荒漠上默默奉獻,建成了麵積達100多萬(wan) 畝(mu) 的世界最大人工林。

  70年,中國人民始終保持和發揚著奮鬥精神。“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是今天中國人民向著“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最有力的動員令。

  曾記否,女排精神發出頑強拚搏的時代強音。

  成就展展出的一座獎杯引人注目,它是第三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中國女排獲得的冠軍(jun) 紀念杯。

  1981年,改革開放剛剛起步,正需要匯聚共識、振奮精神。這年11月,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杯冠軍(jun) ,隨後又創下五連冠的奇跡。“學習(xi) 女排,振興(xing) 中華”鼓勵著無數人投入改革開放大潮。

  從(cong) 獲得第一枚奧運會(hui) 金牌到實現冬奧會(hui) 金牌零的突破,從(cong) 成功舉(ju) 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hui) 到即將舉(ju) 辦第24屆冬奧會(hui) ……跟隨成就展的展示,可以讀出體(ti) 育所承載的夢想、傳(chuan) 承的精神。

  成就展上,精神印記隨處可見:一本翻開的雷鋒日記寫(xie) 道“我是黨(dang) 的兒(er) 子,人民的勤務員”;一處叫“地窩子”的場景呈現了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的創業(ye) 艱辛;抗擊“非典”疫情、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的一幅幅圖片表明中國人民有足夠信心底氣戰勝任何困難挑戰……

  70年,天翻地覆慨而慷!麵向未來,中國人民必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前進。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23日 19:25 來源:新華社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