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運鐸(1917—1991)。新華社發
在內(nei) 蒙古包頭市的北方兵器城裏,每天都有人在吳運鐸事跡室駐足和沉思,事跡室裏展覽著吳運鐸自傳(chuan) 體(ti) 小說《把一切獻給黨(dang) 》的各種版本。一位參觀者留言說,吳運鐸精神是中國革命人之魂,“把一切獻給黨(dang) ”是我們(men) 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我們(men) 要一心為(wei) 黨(dang) ,全心為(wei) 民。
吳運鐸同誌是我國兵工事業(ye) 的開拓者。1939年,他和戰友們(men) 建起我軍(jun) 第一個(ge) 軍(jun) 械修造車間,成功地製造出第一批新步槍。1943年研製出新武器——槍榴彈。1944年製造出36門平射炮和大批炮彈。在革命戰爭(zheng) 年代,他曆任新四軍(jun) 司令部修械所修械班長,淮南根據地子彈廠廠長、軍(jun) 工部副部長,大連聯合兵工企業(ye) 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長兼引信廠廠長。新中國成立後,他曆任株洲兵工廠廠長、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長等職務。在包頭工作期間,任北重集團副廠長、總工程師。為(wei) 更好地勝任這一工作,他1952年至1953年在北京俄專(zhuan) 二部學習(xi) 俄文,1955年秋任學習(xi) 組長,率領北重集團以及其他單位的107名技術人員赴蘇聯高炮廠實習(xi) 。
在試製武器過程中,吳運鐸舍生忘死,失去了左手、左眼,右腿被炸殘,身上留有幾十處彈片沒有取出,仍忘我工作。
1943年,26歲的吳運鐸第二次負傷(shang) ,左手炸斷四指,左眼失明,傷(shang) 勢稍有好轉,他就不分晝夜地投入工作、學習(xi) ,不是埋頭設計圖紙,就是到車間與(yu) 工人們(men) 研製、試驗武器。在試驗中,他把安全留給同誌,帶頭幹最危險的工作。1947年,在一次炮彈試驗中,他的左手腕被彈片截斷了骨頭,右腿膝蓋下被炮彈炸去了一半,身上、臉上多處傷(shang) 口不住地流血。在手術台上,由於(yu) 他全身是傷(shang) ,無法施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又怕蘇醒不了,醫生隻好硬著心腸做手術,吳運鐸咬緊牙關(guan) ,竭力不叫出聲來。當他從(cong) 昏迷中蘇醒,還不忘開玩笑,“革命尚未成功,還不到見馬克思的時候!”在他身上,革命樂(le) 觀主義(yi) 和革命英雄主義(yi) 不僅(jin) 感染著身邊的同誌,也使自己闖過一個(ge) 又一個(ge) “鬼門關(guan) ”。1991年吳運鐸去世,享年74歲。
《把一切獻給黨(dang) 》先後出版了1000多萬(wan) 冊(ce) ,被譯成俄、英、日等多種文本,感染一代又一代青年。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