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xi) 貫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問責條例》
【條文】第二十一條
問責決(jue) 定作出後,發現問責事實認定不清楚、證據不確鑿、依據不充分、責任不清晰、程序不合規、處理不恰當,或者存在其他不應當問責、不精準問責情況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必要時,上級黨(dang) 組織可以直接糾正或者責令作出問責決(jue) 定的黨(dang) 組織予以糾正。
黨(dang) 組織、黨(dang) 的領導幹部濫用問責,或者在問責工作中嚴(yan) 重不負責任,造成不良影響的,應當嚴(yan) 肅追究責任。
【釋義(yi) 】
本條是關(guan) 於(yu) 不當問責的糾正與(yu) 責任追究的規定,分為(wei) 兩(liang) 款。
第一款規定了對不當問責的糾正。本款與(yu) 第十條規定的問責標準相呼應,規定對於(yu) 未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依據充分、責任分明、程序合規、處理恰當的問責決(jue) 定應當予以糾正,突出強調要規範問責、精準問責。一是要求嚴(yan) 把事實關(guan) 。事實是進行問責的基礎。進行問責,必須將問責情形發生的時間、地點、情節、後果、因果關(guan) 係、問責對象應負的責任等主客觀因素調查清楚,使問責所認定的事實符合客觀實際。如果事實不清楚,直接影響問責結果的,必須予以糾正,重新進行問責調查或者補充調查。二是要求提出確鑿的證據。證據是認定事實的依據,是對事實的證明。認定問責對象存在的問題,必須有確鑿、充分的證據,這樣才有說服力,這是依規依紀開展問責的基本要求。沒有證據或證據不確鑿、不充分,就不能認定存在需要問責的問題,進而也就不能作出問責決(jue) 定。反之,在證據確鑿、充分的前提下,即使問責對象拒不承認,也可以認定其失職失責事實。正是由於(yu) 證據的重要作用,在作出問責決(jue) 定前必須認真地收集、鑒別證據,去偽(wei) 存真,確保證據確鑿、充分。對存在嚴(yan) 重問題的證據應當及時排除,並對據此作出的不當問責予以糾正。三是要求具有充分的依據。沒有充分的依據就隨意問責,是實踐中發生問責泛化、簡單化問題的重要原因。修訂後的《條例》強調依據要充分,就是要求必須依據相應的法規製度和政策作出問責決(jue) 定,防止簡單粗暴、拍腦袋問責。對於(yu) 沒有充分依據就作出的問責決(jue) 定,應當予以糾正。四是要求清晰地認定責任。責任清晰是精準問責的前提。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該是什麽(me) 責任就是什麽(me) 責任。如果不能清晰劃分責任,就難以保證精準問責,這與(yu) 開展問責工作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五是問責必須規範履行程序。程序正義(yi) 是結果正義(yi) 的重要保障,也是規範問責的重要體(ti) 現。一方麵,問責調查應當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以保證調查結果客觀公正;另一方麵,嚴(yan) 格規範的程序,也可以有效避免問責泛化、簡單化現象,例如將問責作為(wei) 處理危機事件、回應社會(hui) 質疑或是應付上級檢查的應急性舉(ju) 措,搞“背鍋”式問責等。如果發現程序不合規的問題,應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證據該排除的要排除,問題該糾正的要糾正。六是要求作出恰當的處理。處理恰當是精準問責的重要體(ti) 現。問責決(jue) 定應當綜合考慮主客觀因素,根據事實和證據,依據法規製度和政策,作出合理的判定。對處理畸輕畸重等不合理的情況,應當予以糾正。此外,對於(yu) 出現“其他不應當問責、不精準問責情況的”,也應當及時糾正。糾正,是我們(men) 黨(dang)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問責工作中的具體(ti) 運用,體(ti) 現了直麵問題、求真務實的態度,給全黨(dang) 問責工作發出了一個(ge) 明確的信號。需要指出的是,本款首先強調要自我糾偏。發現不當問責的,作出問責決(jue) 定的黨(dang) 組織應當本著對黨(dang) 負責、對事業(ye) 負責、對同誌負責的態度,主動予以糾正,絕不能諱疾忌醫、將錯就錯。同時,為(wei) 了加強對問責工作的監督,上級黨(dang) 組織也可以直接糾正或者責令作出問責決(jue) 定的黨(dang) 組織予以糾正。
第二款規定了對濫用問責等情形的責任追究。濫用問責,或者在問責工作中嚴(yan) 重不負責任,也屬於(yu) 不當問責,而且比普通的不當問責性質更惡劣、後果更嚴(yan) 重。因此本款規定黨(dang) 組織、黨(dang) 的領導幹部如果濫用問責,或者在問責工作中嚴(yan) 重不負責任,造成不良影響的,應當嚴(yan) 肅追究其責任。問責是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利器,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該不該問責、該問誰的責、如何問責、問到哪一層級,關(guan) 乎問責效果和黨(dang) 組織公信力,因此必須高度負責,努力做到規範、精準。實踐中存在的濫用問責、隨意問責,或者問責嚴(yan) 重不負責任的現象,違背了問責製度的初衷和導向,影響了幹部幹事創業(ye) 的積極性,對於(yu) 造成不良影響的,必須嚴(yan) 肅追究責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