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關於問責調查要求、精準提出問責處理意見的規定?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學習(xi) 貫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問責條例》

學習(xi) 貫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問責條例》

  【條文】第十條

  啟動問責調查後,應當組成調查組,依規依紀依法開展調查,查明黨(dang) 組織、黨(dang) 的領導幹部失職失責問題,綜合考慮主客觀因素,正確區分貫徹執行黨(dang) 中央或者上級決(jue) 策部署過程中出現的執行不當、執行不力、不執行等不同情況,精準提出處理意見,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依據充分、責任分明、程序合規、處理恰當,防止問責不力或者問責泛化、簡單化。

  【釋義(yi) 】

  本條是關(guan) 於(yu) 問責調查要求、精準提出問責處理意見的規定。

  一是應當組成調查組。啟動問責調查後,應及時成立調查組,人數可根據問責情形、工作需要來確定,但是不能少於(yu) 2人。對問責情形複雜、性質嚴(yan) 重、調查工作量大的,可以適當增配人員。

  二是調查組要依規依紀依法開展調查,查明黨(dang) 組織、黨(dang) 的領導幹部失職失責問題。“依規依紀依法”是開展問責調查的基本要求。問責實踐中發生的問責泛化簡單化、問責不規範等問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wei) 紀法思維、程序意識淡漠,沒有做到依規依紀依法,導致程序簡化甚至缺失,審核把關(guan) 不嚴(yan) ,最終影響實體(ti) 結果。因此,要實現問責的規範、精準,問責調查必須依規依紀依法,嚴(yan) 格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查明黨(dang) 組織、黨(dang) 的領導幹部失職失責問題”是調查的重心,問責調查應圍繞問責對象失職失責問題展開,要實現調查的聚焦。

  三是要綜合考慮主客觀因素,正確區分貫徹執行黨(dang) 中央或者上級決(jue) 策部署過程中出現的執行不當、執行不力、不執行等不同情況。其中,“執行不當”是指主觀上想正確執行,但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執行不力”是指由於(yu) 主觀上重視不夠,導致客觀執行不到位,其性質比“執行不當”要重;“不執行”性質最為(wei) 嚴(yan) 重,是置黨(dang) 中央和上級決(jue) 策部署於(yu) 不顧,不擔當不作為(wei) ,沒有履職盡責。隻有正確區分不同情況,才能實現所提意見的精準。這些主客觀方麵的因素都是問責調查工作中應查清和把握的問題。

  四是要精準提出處理意見,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依據充分、責任分明、程序合規、處理恰當”。“事實清楚”,是對問責調查工作的基本要求。“事實”主要是指問責調查查清的事實,也是提出處理意見所依據的事實,是作出問責決(jue) 定的基礎。“證據確鑿”,主要是指提出處理意見所依據的事實,都有確實、充分的證據加以認定。“證據”是證明事實的材料,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充分、不確鑿,就不能認定存在需要問責的事實。實踐中,有的地方以係上級轉交為(wei) 由,在相關(guan) 事實不清楚、證據不到位的情況下,簡單根據結果就問責,留下嚴(yan) 重的後遺症。“依據充分”,是指提出問責處理意見的事實、政策、法規等方麵的依據必須充分,要有說服力。強調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實踐中反映比較突出的問責泛化、簡單粗暴,拍腦袋問責的問題,把不該問責的問責了,影響幹部幹事創業(ye) 的積極性。“責任分明”,是問責的關(guan) 鍵,隻有責任劃分清晰,才能實現問責建議的“精準”。強調這一點,主要是為(wei) 了防止以向下問責代替上級的整改,以追究直接責任代替追究領導責任等問題。“程序合規”,主要是指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調查,這也是調查結果效力的重要保障。“處理恰當”,主要是指根據問責調查得出的事實,根據失職失責危害程度和具體(ti) 情況,給予問責對象恰當的處理。

  五是明確要防止問責不力或者問責泛化、簡單化。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hui) 明確提出,“修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問責條例》,扭住主體(ti) 責任,履行監督專(zhuan) 責,實施精準問責,防止問責不力或者問責泛化、簡單化”。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泛化、簡單化。比如,有的搞湊數式問責,把問責了多少幹部視為(wei) 業(ye) 績,為(wei) 了完成“指標”而問責;有的把問責當成一個(ge) 筐、什麽(me) 都往裏裝,問責成了“包治百病”的“萬(wan) 金油”、回避深層問題的“遮羞布”;有的問責隨意,凡是不合領導意圖的,先打板子再說。這些錯誤傾(qing) 向必須警惕。但與(yu) 此同時,問責缺位、問責不力問題也需高度重視。不能為(wei) 了避免泛化、簡單化,就不問責、少問責、輕問責。實踐證明,要做到精準問責,必然要求做好兩(liang) 個(ge) 防止,既要防止問責不力,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yan) 成為(wei) 常態;又要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在規範、精準上下更大功夫。(趙娜)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18日 18:3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