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關於問責工作原則的規定?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學習(xi) 貫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問責條例》

學習(xi) 貫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問責條例》

  【條文】第三條 

  黨(dang) 的問責工作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依規依紀、實事求是;

  (二)失責必問、問責必嚴(yan) ;

  (三)權責一致、錯責相當;

  (四)嚴(yan) 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

  (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六)集體(ti) 決(jue) 定、分清責任。

  【釋義(yi) 】

  修訂後的《條例》規定了問責工作中必須堅持的六項原則,主要考慮是要提高問責工作的製度化、規範化水平,做到精準科學,既防止問責不力,又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同時,樹立鮮明的幹事導向,對受到問責、過後表現突出的幹部,符合條件該使用的可繼續使用,既捆住一些人亂(luan) 作為(wei) 的手腳,又激發廣大黨(dang) 員幹部擔當作為(wei) 、幹事創業(ye) 的積極性。

  依規依紀、實事求是。這是黨(dang) 的問責工作中擺在第一位的原則。問責是非常嚴(yan) 肅的政治工作,隻有依規依紀、實事求是,才能做到嚴(yan) 肅問責、規範問責、精準問責、慎重問責,真正起到問責一個(ge) 、警醒一片的效果。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依規治黨(dang) ,必然要求依規依紀開展問責,牢固樹立紀法思維和程序意識,把問責權力關(guan) 進製度籠子。在問責情形、問責對象、問責權限、問責程序、處理依據等方麵,都要依據黨(dang) 章、問責條例、黨(dang) 內(nei) 監督條例、黨(dang) 紀處分條例等黨(dang) 內(nei) 法規和監察法等法律法規。實事求是是我們(men) 黨(dang) 的思想路線。問責工作中,“實事”就應當以事實為(wei) 依據,以黨(dang) 章、其他黨(dang) 內(nei) 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為(wei) 準繩,“求是”就應當準確認定性質,區別不同情況,恰當予以處理,反對主觀主義(yi) 、本本主義(yi) 和盲動情緒,避免人為(wei) 因素對問責決(jue) 策的影響。

  失責必問、問責必嚴(yan)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永遠在路上,失責必問必須成為(wei) 常態。以問責常態化促進履職到位、促進黨(dang) 的紀律執行到位,通過“較真”“叫板”發揮震懾效果。修訂後的《條例》堅持全麵從(cong) 嚴(yan) 、一嚴(yan) 到底,努力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取得更大戰略性成果。要求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切實負起主體(ti) 責任,各級紀委及派駐(派出)機構履行好監督專(zhuan) 責,黨(dang) 的工作機關(guan) 立足本職,敢於(yu) 問責、善於(yu) 問責,把製度的剛性立起來。針對黨(dang) 的建設以及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等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豐(feng) 富完善問責情形。規定應當從(cong) 重加重問責的情況,為(wei) 嚴(yan) 肅問責的細化、具體(ti) 化提供抓手。堅持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製度、終身問責製度,進一步體(ti) 現真抓真管、狠抓落實,切實防止問責不力、不到位的問題。

  權責一致、錯責相當。權力就是責任,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修訂後的《條例》針對實踐中“問下不問上”“板子打偏了”等問題,增加“權責一致、錯責相當”原則,強調問責問的是主體(ti) 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突出問責對象的重點,抓住“關(guan) 鍵少數”,細化領導責任的區分,明確“在職責範圍內(nei) ”承擔相應責任,使得問責的“板子”打得更準,有利於(yu) 督促各級黨(dang) 的領導幹部正確行使權力,切實履職擔責。錯責相當,就是根據失職失責情形的危害程度以及具體(ti) 情況來確定問責方式,兩(liang) 者之間輕重合理、平衡,不能錯重責輕或者錯輕責重。查明黨(dang) 組織、黨(dang) 的領導幹部失職失責問題,要綜合考慮動機態度、客觀條件、性質程度、曆史原因、工作過程和當事人一貫表現、挽回損失等因素,正確區分不同情況,精準作出問責決(jue) 定,防止簡單機械搞“一刀切”。

  嚴(yan) 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這是新增的一項原則,與(yu) 實施問責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督促黨(dang) 組織和領導幹部強化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而不是束縛幹部幹事創業(ye) 的手腳。堅持嚴(yan) 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一方麵要堅持原則、嚴(yan) 格問責,推動責任落實;另一方麵又要區別情況、把握政策、分類處理,保護幹部幹事創業(ye) 的積極性。對符合“三個(ge) 區分開來”原則的,可以不予免予問責。有挽回損失或者消除不良影響、積極配合調查等情形的,可以從(cong) 輕減輕問責。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對被問責幹部“一問了之”,甚至“一棍子打死”等問題,修訂後的《條例》還規定,正確對待被問責幹部,對影響期滿、表現好的幹部,符合條件的,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guan) 規定正常使用。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這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一貫方針,也是我們(men) 黨(dang) 加強自身建設的曆史經驗。懲治,治是根本,懲是為(wei) 了治。在問責工作中,一方麵,發現了問題就要真管真嚴(yan) ,使幹部真正扛起責任,不犯或少犯錯誤。另一方麵,要重教育、重挽救,以耐心的思想教育,幫助犯錯誤的同誌認識原因和危害,指出改正的方向。被問責領導幹部應當深刻汲取教訓,明確整改措施。通過精準問責,真正起到問責一個(ge) 、警醒一片的效果,最終讓黨(dang) 的領導幹部增強擔當精神,肩負起管黨(dang) 治黨(dang) 責任,自覺把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下去。

  集體(ti) 決(jue) 定、分清責任。開展問責工作,作出問責決(jue) 定,應當按照規定程序經集體(ti) 討論決(jue) 定,切忌不論具體(ti) 是非,一不高興(xing) 、一拍腦袋就問責,甚至違反民主集中製,僅(jin) 憑領導個(ge) 人要求就草率問責。分清責任,一是區別問責和追責,二是搞清責任劃分。追責是指追究直接責任,問責是指追究主體(ti) 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如果問責概念不清,從(cong) 字麵上把“問責”理解為(wei) “追究責任”,就會(hui) 將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混為(wei) 一談,以追究普通幹部直接責任代替問領導責任,造成問責泛化。搞清責任劃分,主要是分清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主要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明確黨(dang) 組織責任與(yu) 領導幹部個(ge) 人責任的關(guan) 係,要求對黨(dang) 組織問責的,應當同時對其中負有責任的領導班子成員進行問責;強化責任擔當,防止向下推責,要求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的領導幹部注重從(cong) 自身找問題、查原因,勇於(yu) 擔當、敢於(yu) 負責。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18日 18:2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