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問責的責任扛在肩上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 王鴻斌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學習(xi) 貫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問責條例》

學習(xi) 貫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問責條例》

  根據新的形勢任務,針對問責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黨(dang) 中央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問責條例》進行了修訂。法規製度的生命力在於(yu) 執行,執行的要害在於(yu) 敢於(yu) 擔當,履職盡責。修訂後的《條例》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最終要落在各級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的領導幹部牢記初心使命、忠誠擔當履職、嚴(yan) 肅規範問責的實際行動上。

  問責工作必須堅持嚴(yan) 字當頭。《條例》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嚴(yan) 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要求,更加注重精準問責、規範問責、科學問責,但這並不意味著放鬆“嚴(yan) ”的要求。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關(guan) 鍵在堅持黨(dang) 要管黨(dang)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這是我們(men) 黨(dang) 在深刻總結執政興(xing) 國規律基礎上得出的重要結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重大意義(yi) ,並深刻指出如果管黨(dang) 不力、治黨(dang) 不嚴(yan) 將會(hui) 失信於(yu) 民,動搖和瓦解我們(men) 黨(dang) 執政的基礎。黨(dang) 的問責工作是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利器,是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永葆黨(dang) 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製度安排。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強調問責工作要堅持嚴(yan) 字當頭、全麵從(cong) 嚴(yan) 、一嚴(yan) 到底,在2016年6月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審議《條例》送審稿時,就強調“釋放有責必問、問責必嚴(yan) 的強烈信號”;在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審議《條例》修訂送審稿時,進一步強調“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必須堅持嚴(yan) 字當頭,做到失責必問、問責必嚴(yan) ,把製度的剛性立起來”。勇於(yu) 自我革命、從(cong) 嚴(yan) 管黨(dang) 治黨(dang) 是我們(men) 黨(dang) 最鮮明的品格,隻有堅持全麵從(cong) 嚴(yan) 、一嚴(yan) 到底,才能不斷鞏固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重大成果,確保黨(dang) 始終成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堅強領導核心。

  問責主體(ti) 必須各負其責。《條例》第四條進一步細化了黨(dang) 組織的問責職責,明確規定了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紀委及其派駐(派出)機構、黨(dang) 的工作機關(guan) 的職責。修改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細化主體(ti) 職責,壓實管黨(dang) 治黨(dang) 政治責任,解決(jue) 實踐中各類問責主體(ti) 作用發揮不平衡、甚至個(ge) 別問責主體(ti) 履職缺位的問題。黨(dang) 委(黨(dang) 組)要擔負起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問責工作的領導;按照管理權限,分級負責,層層傳(chuan) 導壓力,把管黨(dang) 治黨(dang) 責任一級一級地傳(chuan) 遞到各級黨(dang) 組織肩上;把責任分解到各級紀委和組織、宣傳(chuan) 、統戰、政法等黨(dang) 的工作機關(guan) ,指導紀委和黨(dang) 的工作機關(guan) 積極開展問責工作;加強對問責工作的監督,發現不應當問責、不精準問責的,及時予以糾正。各級紀委要擔負起監督專(zhuan) 責的責任,協助同級黨(dang) 委開展問責工作,積極研究問責工作現狀,查找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同級黨(dang) 委和上級紀委報告並提出建議,對於(yu) 職責範圍內(nei) 的問題,敢於(yu) 較真碰硬,鐵麵問責,倒逼主體(ti) 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落實。黨(dang) 的工作機關(guan) 是黨(dang) 實施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的政治機關(guan) ,是落實黨(dang) 中央和地方各級黨(dang) 委決(jue) 策部署,實施黨(dang) 的領導、加強黨(dang) 的建設、推進黨(dang) 的事業(ye) 的執行機關(guan) ,必須擔負起管黨(dang) 治黨(dang) 政治責任,依據職能履行監督職責,實施本機關(guan) 本係統本領域的問責工作。各級黨(dang) 組織發揮問責職責,關(guan) 鍵在各級領導幹部的認識和行動。各級黨(dang) 組織領導班子要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細化責任到人到崗,做到可執行可檢查可落實;領導班子成員要立足崗位職責,堅持真管真嚴(yan) 、敢管敢嚴(yan) 、長管長嚴(yan) ,推動問責工作落地見效。

  問責必須擔當盡責。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出現的問責不力、問責泛化簡單化現象,歸根結底都是因為(wei) 相關(guan) 黨(dang) 組織不擔當、不盡責,有的是“好人主義(yi) ”作怪,怕得罪人,不敢問責;有的是當“太平官”,得過且過,不願問責;有的是能力欠缺,抓不住要害,不會(hui) 問責;有的是不擔當不負責,出了問題推卸轉移責任,讓下屬“挨板子”“背鍋”。針對這些問題,《條例》明確規定,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的領導幹部應當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注重從(cong) 自身找問題、查原因,勇於(yu) 擔當、敢於(yu) 負責,不得向下級黨(dang) 組織和幹部推卸責任。對於(yu) 在問責工作中失職失責的,則應當按照規定嚴(yan) 肅問責。《條例》第七條將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落實巡視巡察整改要求走過場、不到位,該問責不問責等列為(wei) 問責情形,其中就涵蓋了問責不負責、失職失責的情況。同時,強調擔當盡責,也不能超越職權問責。實踐中,有地方反映一些部門在督導檢查中,對於(yu) 發現的問題,尚未經過問責調查,即要求地方按照他們(men) 提出的責任人員、事實、情節、問責方式進行問責,代行了地方有關(guan) 黨(dang) 組織的問責職責,出現了責任人員認定不準確、責任事實不清楚、問責畸輕畸重、結果不能服眾(zhong) 等問題。擔當盡責的前提是各負其責,問責必須按照管理權限進行,屬於(yu) 本級黨(dang) 組織管轄的問責事項,必須敢於(yu) 擔當、履職盡責;不屬於(yu) 本級黨(dang) 組織管轄的,要及時向有管理權限的黨(dang) 組織移交線索,由有關(guan) 黨(dang) 組織認真調查,作出問責決(jue) 定並進行反饋。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隻有把嚴(yan) 字當頭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扭住主體(ti) 責任,履行管黨(dang) 治黨(dang) 政治責任,實施精準問責,才能發揮問責一個(ge) 、警醒一片的效果,更好地督促各級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的領導幹部知責、負責、守責、盡責。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18日 18:2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