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蘇聯方麵暴露了他們(men) 在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men) 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men) 就是鑒於(yu) 他們(men) 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wei) 戒。”
蘇共二十大後,毛澤東(dong) 在1956年4月《論十大關(guan) 係》的講話中告誡全黨(dang) “以蘇為(wei) 鑒”,思考和探索自己的道路。此後,黨(dang) 和政府進行了多方麵探索。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關(guan) 於(yu) 知識分子問題的會(hui) 議。周恩來在會(hui) 上作《關(guan) 於(yu) 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明確提出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會(hui) 後,中共中央先後發出多個(ge) 關(guan) 於(yu) 知識分子問題的文件,推動了全國知識分子工作的開展。全國一時掀起了一個(ge) 貫徹知識分子問題會(hui) 議精神的熱潮,吹響了“向現代科學進軍(jun) ”的號角。
為(wei) 了發展文化和科學,5月初,毛澤東(dong) 在最高國務會(hui) 議上正式宣布了“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的方針。“雙百”方針的提出,猶如一麵鏡子,折射出一個(ge) 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團結的國家形象,反映了繁榮文藝、發展科學的時代要求。
9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召開。大會(hui) 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國內(nei) 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yu) 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men) 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實現國家工業(ye) 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1956年,是新中國探索自己的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開端。這一年的許多重大舉(ju) 措,對以後的曆史發展產(chan) 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