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筆畫為(wei) 序)
尚金鎖 新華社發
尚金鎖
事跡簡介:尚金鎖,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51年10月生,河北柏鄉(xiang) 人,河北柏鄉(xiang) 國家糧食儲(chu) 備庫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他從(cong) 事糧食工作50年,崇嚴(yan) 尚實,執著追求,為(wei) 國為(wei) 民看好庫管好糧,是新時代糧食行業(ye) 銳意改革、勇於(yu) 創新的優(you) 秀代表,是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金名片”。完成16項科學保糧項目,保糧成果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創下糧食經營、管理和科學保糧等方麵的10項全國之最,在全國糧食行業(ye) 樹立起一麵旗幟;幫助農(nong) 民種好糧、管好糧、賣好糧,成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貼心人”。第九至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you) 秀黨(dang) 務工作者、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嶽振華(1925 - 2013) 新華社發
嶽振華(1925 - 2013)
事跡簡介:嶽振華,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5年5月生,河北望都人,生前係原北京軍(jun) 區空軍(jun) 副參謀長、“英雄營”首任營長。作為(wei) 中國首批組建地空導彈營的首任營長,在國土防空作戰中,他帶領部隊開創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先河,隨後拖著導彈打遊擊,五下江南、六進西北,研究運用“近快戰法”4次擊落美蔣高空偵(zhen) 察機。被國防部授予空軍(jun) 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hui) 上,嶽振華等創立的“近快戰法”榮獲一等獎。
傑桑·索南達傑(1954 - 1994) 新華社發
傑桑·索南達傑(1954 - 1994)
事跡簡介:傑桑·索南達傑,男,藏族,中共黨(dang) 員,1954年4月生,青海治多人,生前係青海省治多縣委副書(shu) 記、縣西部工委書(shu) 記。1994年1月18日,他和4名隊員在可可西裏抓獲20名盜獵分子,繳獲7輛汽車和1800多張藏羚羊皮,在押送犯罪分子返縣途中,遭犯罪分子襲擊。他在無人區與(yu) 持槍偷獵者對峙,流盡最後一滴血。榮獲改革先鋒、環保衛士等榮譽稱號。
林巧稚(1901 - 1983) 新華社發
林巧稚(1901 - 1983)
事跡簡介:林巧稚,女,漢族,無黨(dang) 派人士,1901年生,福建廈門人,生前係北京協和醫院婦產(chan) 科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著名臨(lin) 床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她對胎兒(er) 宮內(nei) 呼吸窘迫、女性生殖道結核、滋養(yang) 細胞腫瘤和其他婦科腫瘤進行研究,成功診治新生兒(er) 溶血症。她為(wei) 新中國婦產(chan) 科學的創建和發展傾(qing) 注了大量心血,籌建北京婦產(chan) 醫院,親(qin) 手接生5萬(wan) 多個(ge) 孩子,帶頭主編科普讀物,為(wei) 我國婦產(chan) 科學界培養(yang) 了一代又一代優(you) 秀接班人,造福了億(yi) 萬(wan) 婦女兒(er) 童。第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林秀貞 新華社發
林秀貞
事跡簡介:林秀貞,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46年3月生,河北棗強人,河北省棗強縣王常鄉(xiang) 南臣讚村村民。她視社會(hui) 責任為(wei) 己任,三十年如一日義(yi) 務贍養(yang) 6位與(yu) 自己及家庭成員無任何血緣關(guan) 係的孤寡老人,為(wei) 8位殘疾人傳(chuan) 授生產(chan) 技術、安排就業(ye) 崗位,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婚姻、治病等許多生活困難,還幫助29名與(yu) 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guan) 係的困難群眾(zhong) 走出困境。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林俊德(1938 - 2012) 新華社發
林俊德(1938 - 2012)
事跡簡介:林俊德,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8年3月生,福建永春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生前係原總裝備部某基地研究員。他投身國防科技事業(ye) 50多年,是我國爆炸力學與(yu) 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zhuan) 家,年過七旬依然戰鬥在科研試驗第一線,最終病逝在工作崗位上。1990年被國家評為(wei)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zhuan) 家,同年光榮參加團中央“奮鬥者的足跡”知識分子報告團,1999年特邀出席“兩(liang) 彈一星”突出貢獻科技專(zhuan) 家表彰大會(hui) 。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中央軍(jun) 委授予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e) 傑出科學家榮譽稱號,全軍(jun) 掛像英模。
歐陽海(1940 - 1963) 新華社發
歐陽海(1940 - 1963)
事跡簡介:歐陽海,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40年4月生,湖南桂陽人,1959年1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原68302部隊七連班長。1963年11月,他所在部隊野營訓練經過鐵軌時,在列車與(yu) 脫韁戰馬即將相撞的危急時刻,他奮不顧身推開戰馬,避免了列車出軌,自己卻被軋斷左腿,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被原廣州軍(jun) 區授予愛民模範榮譽稱號,追記一等功。他生前所在班被國防部命名為(wei) “歐陽海班”。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羅陽(1961 - 2012) 新華社發
羅陽(1961 - 2012)
事跡簡介:羅陽,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61年6月生,遼寧沈陽人,生前係航空工業(ye) 沈陽飛機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1982年參加工作以來,立足航空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締造了卓越功勳。任職期間,以“十個(ge) 統籌”指導企業(ye) 發展,企業(ye) 主要經濟指標連年增長。他把軍(jun) 機研製生產(chan) 作為(wei) 最大的政治,“十一五”時期,完成了多個(ge) 型號新機首飛和設計定型,實現了國家戰略工程項目的重大突破和生產(chan) 能力的新突破。2012年11月25日,作為(wei) 殲15飛機的現場研製總指揮,他隨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出海執行殲15艦載機首次起降訓練。任務完成後返回大連當日,突發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以身殉職。榮獲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
羅健夫(1935 - 1982) 新華社發
羅健夫(1935 - 1982)
事跡簡介:羅健夫,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5年9月生,湖南湘鄉(xiang) 人,生前係原航天工業(ye) 部771所工程師。1969年,他作為(wei) 課題組組長開始研製國家空白項目——圖形發生器,先後研製出第一台“圖形發生器”和“Ⅱ型圖形發生器”,為(wei) 我國航天工業(ye) 作出重大貢獻。為(wei) 了事業(ye) ,他把個(ge) 人生活簡化到不能再簡化,身上穿戴的仍是當年部隊發的舊軍(jun) 裝。家人為(wei) 他添置衣物的錢,常常被用來買(mai) 科研需要的書(shu) 籍。1982年調試設備時突然病倒,被診斷為(wei) 晚期淋巴癌,於(yu) 6月16日醫治無效去世,年僅(jin) 47歲。獲全國科學大會(hui) 獎,被追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羅盛教(1931 - 1952) 新華社發
羅盛教(1931 - 1952)
事跡簡介:羅盛教,男,漢族,1931年4月生,湖南新化人,1949年11月入伍,生前係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第四十七軍(jun) 一四一師直屬偵(zhen) 察連文書(shu) 。1952年1月為(wei) 救跌進冰窟的朝鮮少年崔瑩英勇獻身。被朝鮮民主主義(yi) 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勳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勳章。被誌願軍(jun) 總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愛民模範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範玉恕 新華社發
範玉恕
事跡簡介:範玉恕,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52年3月生,河北滄州人,天津三建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原項目經理、副總工程師。從(cong) 事施工管理40餘(yu) 年來,先後組織完成了30項、50餘(yu) 萬(wan) 平方米的重大施工任務,工程質量項項優(you) 良。他視質量如生命,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做群眾(zhong) 信得過的建房人。多年來,他自覺恪守“老老實實做人、結結實實蓋樓”的人生理念,努力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築造更多的優(you) 質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是全國建設係統的一麵旗幟。黨(dang) 的十六大代表,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茅以升(1896 - 1989) 新華社發
茅以升(1896 - 1989)
事跡簡介:茅以升,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九三學社社員,1896年1月生,江蘇鎮江人,生前係九三學社中央名譽主席,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zhuan) 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設計並主持建造了我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liang) 用大橋——錢塘江大橋,參與(yu) 修建了武漢長江大橋;原北方交通大學的第一位校長,為(wei) 祖國培養(yang) 了大批優(you) 秀工程技術人才;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工作30餘(yu) 年,為(wei) 我國鐵路事業(ye) 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九三學社第五至七屆中央副主席、第八屆中央名譽主席,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