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筆畫為(wei) 序)
劉英俊(1945 - 1966) 新華社發
劉英俊(1945 - 1966)
事跡簡介:劉英俊,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45年生,吉林長春人,生前係原沈陽軍(jun) 區某師重炮連戰士。1962年入伍後,時時處處以雷鋒為(wei) 榜樣,決(jue) 心做一名雷鋒式的好戰士。1966年3月15日,他到佳木斯市郊外執行訓練任務時,不顧個(ge) 人危險,勇攔驚馬救下6名兒(er) 童,壯烈犧牲,被追記一等功,並被追認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正式黨(dang) 員。原總政治部發出向劉英俊學習(xi) 的號召,劉英俊原住址所在地被命名為(wei) “英俊社區”。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劉厚彬 新華社發
劉厚彬
事跡簡介:劉厚彬,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88年9月生,四川威遠人,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司法局皮山農(nong) 場司法所所長。在從(cong) 事基層司法工作中,他為(wei) 構建法治皮山農(nong) 場作出重要貢獻,皮山農(nong) 場司法所成為(wei) 全國模範司法所。努力踐行“楓橋經驗”,增強底線思維、弘揚鬥爭(zheng) 精神,嚴(yan) 密防範、堅決(jue) 打擊各類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堅決(jue) 發揮好司法行政作用,詮釋忠誠的深厚內(nei) 涵,彰顯忠誠的偉(wei) 大力量,帶出了一支忠誠的基層司法行政隊伍。被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人民調解員。
劉銘庭 新華社發
劉銘庭
事跡簡介:劉銘庭,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3年4月生,山西萬(wan) 榮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yu) 地理研究所原研究員,新疆於(yu) 田大芸種植場場長,著名沙漠化防治專(zhuan) 家。他承擔多項國家和自治區荒漠化治理的重點科研項目,將我國檉柳屬植物的綜合研究及大麵積推廣應用提高到世界領先水平,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個(ge) 檉柳大芸示範基地——於(yu) 田大芸種植場。在荒漠植物研究、荒漠化防治技術研究以及荒漠生態工程建設方麵取得重大成果,在科學研究、成果推廣、扶貧攻堅、科普宣傳(chuan) 等方麵作出突出成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全球荒漠化防治獎等榮譽稱號,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向秀麗(li) (1933 - 1959) 新華社發
向秀麗(li) (1933 - 1959)
事跡簡介:向秀麗(li) ,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3年5月生,廣東(dong) 清遠人,生前係廣東(dong) 省廣州何濟公製藥廠工會(hui) 委員、班長。1958年12月13日晚,所在車間酒精瓶破裂起火,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屬鈉,為(wei) 避免金屬鈉爆炸引起整個(ge) 廠區和附近居民區的重大火災,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截住正在燃燒的酒精,避免了嚴(yan) 重爆炸事故的發生,不幸因傷(shang) 勢過重,英勇犧牲,獻出了年僅(jin) 26歲的生命,被譽為(wei) “黨(dang) 的好女兒(er) ”。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呂玉蘭(lan) (1940 - 1993) 新華社發
呂玉蘭(lan) (1940 - 1993)
事跡簡介:呂玉蘭(lan) ,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40年2月生,河北臨(lin) 西人,生前係河北省臨(lin) 西縣下堡寺鎮東(dong) 留善固村“鐵球”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合作社社長,曆任河北省農(nong) 業(ye) 廳副廳長、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shu) 記。她曾是新中國最年輕的農(nong) 業(ye) 合作社社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帶領家鄉(xiang) 人民造林治沙、艱苦創業(ye) 的事跡傳(chuan) 遍全國,關(guan) 於(yu) 她的文章《十個(ge) 為(wei) 什麽(me) 》《農(nong) 業(ye) 要上去,幹部要下去》更是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在各級領導崗位上,她始終不改勞動人民本色,不忘初心,對黨(dang) 忠誠,實幹擔當,任勞任怨,嚴(yan) 於(yu) 律己,全心全意踐行著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呂建江(1970 - 2017) 新華社發
呂建江(1970 - 2017)
事跡簡介:呂建江,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70年4月生,河北井陘人,生前係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局橋西分局安建橋綜合警務服務站主任。他長期紮根基層,熱情為(wei) 民服務,積極探索運用信息化手段和新媒體(ti) 平台拓展延伸群眾(zhong) 工作,創建全省首家網上警務室,搭建起警民互動網絡平台;開通全省首個(ge) 民警實名微博“老呂叨叨”,編發博文一萬(wan) 餘(yu) 篇,被網友親(qin) 切地稱為(wei) “叨叨哥”“網上雷鋒”。2017年12月積勞成疾,因病去世。榮立個(ge) 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公安係統二級英模等榮譽稱號。
呂榕麟(1963 - 2012) 新華社發
呂榕麟(1963 - 2012)
事跡簡介:呂榕麟,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63年12月生,福建福州人,生前係福建省福州市群眾(zhong) 路小學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校長。呂榕麟同誌熱愛教育事業(ye) ,長期紮根小學教育一線,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他夙夜在公,殫精竭慮,把打造一流學校、培養(yang) 一流教師隊伍作為(wei) 畢生追求,即使身患重病,仍然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拚搏奮鬥,為(wei) 人民教育事業(ye) 燃盡了生命之火。注重教學改革,不懈探索科學的治校模式,積極推進教學創新,著力提高教學質量。秉持高尚師德,堅持以德育人,從(cong) 不用手中權力徇私情、謀私利,贏得廣大師生的愛戴和社會(hui) 的尊重。2012年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年僅(jin) 49歲。榮獲時代楷模稱號。
孫波 新華社發
孫波
事跡簡介:孫波,男,蒙古族,中共黨(dang) 員,1973年11月生,遼寧寬甸人,黑龍江省鶴崗市工農(nong) 區人民法院審委會(hui) 專(zhuan) 職委員。他先後主審1500餘(yu) 起案件,其中大案、要案200餘(yu) 件。他處理案件的刑事附帶民事調解率達98%,民事案件調解撤訴率達95.38%。成立了鶴崗市第一個(ge) 以個(ge) 人命名的法官工作室“孫波法官工作室”。2011年,被診斷為(wei) 雙腎衰竭,兩(liang) 次換腎手術失敗,現在靠每周三次透析維持生命,但仍堅持工作在審判一線。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範法官、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孫滔 新華社發
孫滔
事跡簡介:孫滔,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81年2月生,山東(dong) 滕州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技術經理。新一代國際標準化領軍(jun) 人物之一,從(cong) 事網絡新技術研發和國際標準化工作。在5G標準化工作中,發揮行業(ye) 引領力,擔任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5G係統架構”項目報告人,得到全球67家通信企業(ye) 廣泛支持,首次實現中國公司主導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架構設計的突破。他和團隊的研發成果被3GPP確定為(wei) 5G核心網唯一基礎架構。2019年當選3GPP係統架構組副主席,有力提升了中國在國際通信標準中的話語權。撰寫(xie) 國際標準提案300餘(yu) 篇,榮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hui) 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孫永才 新華社發
孫永才
事跡簡介:孫永才,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64年11月生,吉林長嶺人,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裁。他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升級換代的主要組織者和學科帶頭人,2004年開始主持研製大功率機車和高速動車組列車,通過自主創新,掌握動車組九大關(guan) 鍵技術和十項配套技術。複興(xing) 號高速列車邁出從(cong) 追趕到領跑的關(guan) 鍵一步,成為(wei) 新時代的國家名片。參與(yu) 統籌實施南北車重組整合工作,開創國內(nei) 兩(liang) 家同為(wei) “A+H”上市公司重組的先河,為(wei) 央企重組和改革發展探索出了全新模式。榮獲改革先鋒榮譽稱號,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尖措(1968-2015) 新華社發
尖措(1968 - 2015)
事跡簡介:尖措,男,藏族,中共黨(dang) 員,1968年6月生,青海興(xing) 海人,生前係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優(you) 幹寧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兼人大主席團主席,縣委常委、統戰部長。他牢記黨(dang) 的宗旨,忠誠黨(dang) 的事業(ye) ,被群眾(zhong) 譽為(wei) “蒙旗赤子”。擔任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期間,成功解決(jue) 長達17年之久的阿木乎村、南旗村與(yu) 澤庫縣恰科日鄉(xiang) 之間的草場糾紛問題;在統戰部長崗位上,組織寺院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六大工程”,改善僧侶(lv) 學習(xi) 生活條件,實現僧侶(lv) 醫保、社保全覆蓋,增進了僧俗群眾(zhong) 對黨(dang) 和政府的向心力、凝聚力。2015年12月4日,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年僅(jin) 47歲。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