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及事跡簡介(5)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按姓氏筆畫為(wei) 序)

蘭(lan) 輝(1965 - 2013) 新華社發

  蘭(lan) 輝(1965 - 2013)

  事跡簡介:蘭(lan) 輝,男,回族,中共黨(dang) 員,1965年4月生,四川北川人,生前係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副縣長。參加工作近30年來,他始終把黨(dang) 的事業(ye) 和人民群眾(zhong) 放在心中最高位置。“5·12”汶川特大地震,強忍失去3位親(qin) 人的悲痛,始終戰鬥在搶險救災、災後恢複重建一線。任副縣長以來,堅持深入一線,平均每天行車200多公裏,即使生病住院動手術也不丟(diu) 下工作,生命最後一刻還奮戰在交通建設和防汛現場。2013年5月因公殉職,年僅(jin) 48歲。同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重要批示,號召廣大黨(dang) 員幹部向踐行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的好幹部蘭(lan) 輝同誌學習(xi) 。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冉紹之 新華社發

  冉紹之

  事跡簡介:冉紹之,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53年5月生,重慶奉節人,重慶市奉節縣移民局原副調研員。他心係國家大局和移民利益,深入細致做好移民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實移民生產(chan) 、生活安置等問題。積極投身三峽庫區建設,成功創造“江邊一條路、路邊一排房、房前工商業(ye) 、房後種果糧”的移民後靠安置做法。大膽探索三峽庫區多元化發展格局,帶領群眾(zhong) 配套新建人畜飲水和灌溉蓄水工程,修建排水堰和移民公路,開發果園和耕地,圓滿完成三峽移民外遷內(nei) 安任務。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先進工作者、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榮譽稱號。

包起帆 新華社發

  包起帆

  事跡簡介:包起帆,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51年2月生,浙江鎮海人,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他帶領團隊主動創新,研發新型抓鬥及工藝係統,推進港口裝卸機械化。參與(yu) 開辟上海港首條內(nei) 貿標準集裝箱航線,建設我國首座集裝箱自動化無人堆場,積極推進我國首套散礦裝卸設備係統的研發,領銜製定集裝箱-RFID貨運標簽係統國際標準。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連續五屆被評為(wei) 全國勞動模範,多次榮獲國家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盧永根(1930 - 2019) 新華社發

  盧永根(1930 - 2019)

  事跡簡介:盧永根,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0年12月生,廣東(dong) 花都人,生前係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校長、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cong) 事作物遺傳(chuan) 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研究領域包括稻的遺傳(chuan) 資源、水稻的經濟性狀遺傳(chuan) 、稻的雄性不育遺傳(chuan) 和栽培稻的雜種不育性遺傳(chuan) 等。2017年罹患癌症後,他將畢生積蓄8809446元無償(chang) 捐獻給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學校用這筆款項設立了教育基金,用於(yu) 獎勵貧困學生與(yu) 優(you) 秀青年教師。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

史光柱 新華社發

  史光柱

  事跡簡介:史光柱,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63年4月生,雲(yun) 南馬龍人,1982年1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原77283部隊副政治委員。1984年邊境作戰中,他在4次負傷(shang) 、8處重傷(shang) 、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堅持完成戰鬥。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中央軍(jun) 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史來賀(1930 - 2003) 新華社發

  史來賀(1930 - 2003)

  事跡簡介:史來賀,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30年7月生,河南新鄉(xiang) 人。自1952年起,他先後擔任河南省新鄉(xiang) 縣劉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黨(dang) 委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農(nong) 工商總公司總經理。他艱苦奮鬥、帶頭實幹、帶頭吃虧(kui) ,帶領群眾(zhong) 把劉莊700多塊高低不平的土地改造成現代化農(nong) 業(ye) 園區;以畜牧業(ye) 為(wei) 突破口,推進村辦集體(ti) 企業(ye) 逐步發展壯大,農(nong) 、工、副、牧、林業(ye) 齊頭並進,集體(ti)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重視新農(nong) 村建設,自1976年起全村別墅樓房已更新三代,村民安居樂(le) 業(ye) 。黨(dang) 的十三至十六大代表,第三、五、六、七、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葉欣(1956 - 2003) 新華社發

  葉欣(1956 - 2003)

  事跡簡介:葉欣,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56年7月生,廣東(dong) 徐聞人,生前係廣東(dong) 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1974年被招進廣東(dong) 省中醫院衛訓隊學習(xi) ,1976年畢業(ye) ,因護理能力測試成績名列前茅留院工作。2003年春節前後,“非典”疫情形勢逐漸嚴(yan) 峻,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明顯不足,她主動申請加班,在搶救“非典”病人過程中,不幸染上非典型肺炎。3月25日淩晨,她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jin) 47歲,被追授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人民健康好衛士稱號。榮獲白求恩獎章、南丁格爾獎章,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葉連平 新華社發

  葉連平

  事跡簡介:葉連平,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8年9月生,河北滄州人,安徽省和縣卜陳學校退休教師。自1978年從(cong) 教,葉連平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為(wei) 鄉(xiang) 村教育奉獻了40多年;堅持為(wei) 學生義(yi) 務輔導,退休後自費開辦家庭課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輔導學生1000餘(yu) 名。2012年設立“葉連平獎學金”,在社會(hui) 各方的支持下,累計發放10萬(wan) 多元,獎勵資助了132個(ge) 孩子。榮獲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個(ge) 人等榮譽稱號。

葉培建 新華社發

  葉培建

  事跡簡介:葉培建,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45年1月生,江蘇泰興(xing) 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嫦娥一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嫦娥三號首席科學家,嫦娥二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試驗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在各號嫦娥方案的選擇和確定、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大型試驗策劃與(yu) 驗證、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尼瑪頓珠 新華社發

  尼瑪頓珠

  事跡簡介:尼瑪頓珠,男,藏族,中共黨(dang) 員,1965年6月生,西藏改則人,西藏自治區改則縣物瑪鄉(xiang) 搶古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尼瑪頓珠創新方式,用以牲畜入股、勞動力入股等“四個(ge) 入股”方式參與(yu) 合作社運營,探索總結出勞動力統一安排、畜產(chan) 品統一購銷、無勞動力者和孤寡老人統一供養(yang) 等“六個(ge) 統一”模式,促進了牧戶與(yu) 村經營主體(ti) “聯產(chan) 聯業(ye) ”“聯股聯心”,實現了由過去的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確保了群眾(zhong) 收入有保障、可持續。榮獲改革先鋒、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布茹瑪汗·毛勒朵 新華社發

  布茹瑪汗·毛勒朵

  事跡簡介:布茹瑪汗·毛勒朵,女,柯爾克孜族,中共黨(dang) 員,1942年6月生,新疆烏(wu) 恰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wu) 恰縣吉根鄉(xiang) 護邊員。她長期紮根於(yu) 祖國邊疆,無怨無悔、默默無聞地將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的守邊事業(ye)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瑪邊防線上50多年如一日巡邊護邊,每天最少要走20公裏山路,在她守護的山口,創造出無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邊業(ye) 績。她積極宣傳(chuan) 愛國護邊工作,在邊境線的許多石頭上刻下“中國”兩(liang) 個(ge) 字,這些“中國石”成為(wei) 當地護邊守邊、彰顯愛國情懷的象征。榮獲全國愛國擁軍(jun) 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

甘遠誌(1965 - 2004) 新華社發

  甘遠誌(1965 - 2004)

  事跡簡介:甘遠誌,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65年2月生,四川廣安人,生前係海南日報社經濟部主任記者。1986年秋天,他從(cong) 四川大學中文係畢業(ye) 後,回到家鄉(xiang) 成為(wei) 南充日報記者、編輯,1992年榮獲“南充地區新長征突擊手”稱號。2001年他應聘到海南日報記者崗位,在海南日報社工作1095天,發表稿件達1051篇,有162篇被報社評為(wei) 好稿。2004年9月4日,甘遠誌在海南省東(dong) 方市采訪途中突發心髒病,不幸逝世,年僅(jin) 39歲。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16日 08:51 來源:新華網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