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筆畫為(wei) 序)
一、“最美奮鬥者”個(ge) 人(278名)
於(yu) 藍 新華社發
於(yu) 藍
事跡簡介:於(yu) 藍,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1年6月生,遼寧岫岩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國兒(er) 童電影製片廠首任廠長,新中國兒(er) 童電影事業(ye) 奠基人,紅色電影藝術家,中國文聯榮譽委員。她在《林家鋪子》《龍須溝》《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影片中塑造了無數深入人心、至真至善的經典形象。花甲之年,受命組建中國兒(er) 童電影製片廠,帶領童影廠創作一批代表中國兒(er) 童電影藝術最高成就、國際矚目的精品,開創了新中國兒(er) 童電影事業(ye) 的第一個(ge) 高峰,為(wei) 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事業(ye) 的繁榮作出了突出貢獻。
於(yu) 漪 新華社發
於(yu) 漪
事跡簡介:於(yu) 漪,女,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9年2月生,上海市人,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hui) 會(hui) 長,全國語言學會(hui) 理事,全國首批特級教師。67年來,她紮根上海基礎教育最前沿,致力教育教學改革與(yu) 創新,推動全國語文課程教學綜合性改革,主編出版《現代教師學概論》等,參與(yu) 製定《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帶動了大批青年教師,被譽為(wei) “精心育人的一代師表、潛心教改的一麵旗幟”,在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史上有重要影響。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教書(shu) 育人楷模稱號。
於(yu) 海俊(1963 - 2019) 新華社發
於(yu) 海俊(1963 - 2019)
事跡簡介:於(yu) 海俊,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63年11月生,內(nei) 蒙古赤峰人,生前係內(nei) 蒙古自治區大興(xing) 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根河林業(ye) 局副局長。他帶領科研團隊累計完成重大林業(ye) 工程項目100餘(yu) 項,參與(yu) 編製國家森林工程標準4項,完成林業(ye) 科研課題10餘(yu) 項,撰寫(xie) 學術論文20餘(yu) 篇。創造性提出“補植補造”概念及森林經營措施,並納入編製《東(dong) 北內(nei) 蒙古國有林區森林培育實施方案》和檢查驗收辦法中,為(wei) 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作出了突出貢獻。2019年6月19日,於(yu) 海俊同誌在指揮撲救森林火災中因公殉職,被追授為(wei) 內(nei) 蒙古自治區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
衛興(xing) 華 新華社發
衛興(xing) 華
事跡簡介:衛興(xing) 華,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5年10月生,山西五台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係原主任、教授,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經濟學科評議組成員。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和經濟學教育家,長期從(cong) 事《資本論》研究,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中國化作出重要貢獻,主編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教材是全國影響力和發行量最大的教材之一。他提出的商品經濟論、生產(chan) 力多要素論等,在經濟學界影響廣泛。榮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一、二屆論文獎。
馬萬(wan) 水(1923 - 1961) 新華社發
馬萬(wan) 水(1923 - 1961)
事跡簡介:馬萬(wan) 水,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3年生,河北深縣(今河北深州市)人,生前係河北龍煙鐵礦“馬萬(wan) 水小組”組長。1949年,他來到河北龍煙鐵礦當工人,組建了全礦第一個(ge) 分班幹活的小組和第一個(ge) 開展愛國紅旗競賽的小組。1950年6月,他所在的掘進5組以手工操作月進石英岩巷道23.7米的速度,創造了全新紀錄,5組被正式命名為(wei) “馬萬(wan) 水小組”。在之後的十幾年中,“馬萬(wan) 水小組”刻苦奮戰、頑強拚搏,創造了“打撞楔法”“深坑作業(ye) 法”“超前支架密集棚子開口法”等一個(ge) 又一個(ge) 開鑿工藝史上的奇跡。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馬六孩(1916 - 1998) 新華社發
馬六孩(1916 - 1998)
事跡簡介:馬六孩,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16年生,山西大同人,生前係原大同煤礦同家梁礦掘進組組長。為(wei) 了新中國的建設,他和同組工人連萬(wan) 祿創造了日掘136厘米成績。1951年,他率領快速掘進組創造全國掘進最高紀錄。帶領小組先後創造了“馬六孩循環作業(ye) ”“馬六孩多孔道循環掘進工作法”等先進操作技術,取得月進1300多米的驚人成績。黨(dang) 的八大代表,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馬鳳山(1929 - 1990) 新華社發
馬鳳山(1929 - 1990)
事跡簡介:馬鳳山,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29年5月生,江蘇無錫人,生前係原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所長,運-10總設計師,原航空航天工業(ye) 部幹線飛機總設計師顧問,新中國第一代大中型飛機總設計師和技術開拓者。他領導了我國第一款中程戰略轟炸機轟-6、第一款中型運輸機運-8和第一款大型客機運-10的設計工作。堅定探索“自主設計中國人自己的大飛機”道路,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客機技術體(ti) 係,為(wei) 大飛機事業(ye) 跑出至關(guan) 重要的第一棒。領導編製我國第一部運輸類飛機適航規章,為(wei) 新時期ARJ21噴氣支線客機、C919大型客機等民用飛機和民航事業(ye) 騰飛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石。因積勞成疾,於(yu) 1990年4月病逝於(yu) 上海。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zhuan) 家稱號。
馬永順(1914 - 2000) 新華社發
馬永順(1914 - 2000)
事跡簡介:馬永順,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14年12月生,天津寶坻人,生前係黑龍江省伊春市鐵力林業(ye) 局顧問。他是新中國第一代伐木工人,被譽為(wei) “伐木能手”“林海紅旗”,先後14次受到毛澤東(dong) 、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接見。他曾靠彎把子鋸一個(ge) 冬天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人完成6人的工作量,創全國手工伐木產(chan) 量之最,創造的“安全伐木法”“四季銼鋸法”在林業(ye) 戰線得到推廣。他用崇高的精神樹起一座座綠色豐(feng) 碑,從(cong) 1982年退休至1999年底,堅持17年造林不止,植樹5萬(wan) 多棵。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馬偉(wei) 明 新華社發
馬偉(wei) 明
事跡簡介:馬偉(wei) 明,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60年4月生,江蘇揚中人,1978年10月入伍,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jun) 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他長期致力於(yu) 艦船電力係統領域研究,始終以提高國家核心競爭(zheng) 力、軍(jun) 隊戰鬥力為(wei) 己任,聚力自主創新,勇攀科技高峰,帶領團隊破解科技難題,取得重大成果,多次獲國家和軍(jun) 隊科技進步獎,為(wei) 我國國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作出重要貢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矢誌強軍(jun) 、履行使命的責任擔當。榮立一等功2次,被評為(wei) 人民海軍(jun) 70周年突出貢獻個(ge) 人,2017年獲八一勳章。
馬恒昌(1907 - 1985) 新華社發
馬恒昌(1907 - 1985)
事跡簡介:馬恒昌,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07年7月生,遼寧遼陽人,生前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機械師、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馬恒昌小組”創始人。1951年,“馬恒昌小組”通過《工人日報》發出開展愛國主義(yi) 勞動競賽的倡議,得到全國1.8萬(wan) 個(ge) 班組的積極響應。小組先後有3人被評為(wei) 全國勞動模範,12人被評為(wei) 省勞動模範,3人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小組5次被命名為(wei) 國家級先進集體(ti) ,54次受到省部級的表彰獎勵。第一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馬海德(1910 - 1988) 新華社發
馬海德(1910 - 1988)
事跡簡介:馬海德,原名喬(qiao) 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出生於(yu) 美國,生前係原衛生部顧問,北京阜外醫院醫生。1933年取得日內(nei) 瓦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後,來到上海考察東(dong) 方熱帶病。1950年加入中國國籍,協助組建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致力於(yu) 性病和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並取得世界範圍內(nei) 的成果。馬海德還是一位十分活躍的社會(hui) 活動家和人民外交家,在國際交往中他總是以親(qin) 身經曆和所見所聞,生動地宣傳(chuan) 、介紹新中國的偉(wei) 大成就,為(wei) 促進中國人民與(yu) 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作出了貢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榮獲新中國衛生事業(ye) 的先驅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