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⑦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正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wei) 大民族精神,讓中國人民曆磨難而不屈,讓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

  事實證明,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我們(men) 就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書(shu) 寫(xie)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新中國70年發展曆程,既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也是一首豪情壯誌的精神讚歌。不久前,8名“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28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進行公示,從(cong) 戰鬥英雄到時代楷模,從(cong) 科研尖兵到改革先鋒,他們(men) 展現的精神力量感動了無數人。新中國70年,精神脊梁支撐民族複興(xing) 。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ge) 有作為(wei) 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獨特精神著稱於(yu) 世。”拉近曆史的鏡頭,中國近代以來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史。從(cong) 革命時期的井岡(gang) 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兩(liang) 彈一星”精神,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正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wei) 大民族精神,讓中國人民曆磨難而不屈,讓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匯聚起億(yi) 萬(wan) 人民的磅礴力量。

  新中國成立之初,麵對“我們(men) 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連一輛汽車、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的家底,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70年來,從(cong) 第一輛汽車、第一顆衛星、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架國產(chan) 大飛機、第一次月球背麵軟著陸,我們(men) 在很多領域實現了從(cong) 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進入新時代,2018年日均新設企業(ye) 超過1.8萬(wan) 戶,平均3.8天就誕生一家獨角獸(shou) 企業(ye) ,人們(men) 的創新活力、創造精神充分湧流。始終發揚創造精神,我們(men) 就能把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難忘鐵人王進喜為(wei) 堵住井噴跳入泥漿的身姿,感懷袁隆平耄耋之年仍撲在田間地頭的執著,銘記黃旭華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堅韌……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含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這些奮鬥者,是科學家、工程師、“大國工匠”,是奮戰在脫貧一線的駐村幹部、第一書(shu) 記,是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是千千萬(wan) 萬(wan) 的勞動者、追夢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更是追夢人的舞台。繼續發揚奮鬥精神,每個(ge) 人都能演繹人生的精彩。

  70年風雨兼程,56個(ge) 民族攜手同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新中國70年的發展成績,把中國的體(ti) 量和規模優(you) 勢充分發揮出來,用團結奮進釋放出發展的整體(ti) 效應。事實證明,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我們(men) 就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書(shu) 寫(xie)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我們(men) 發揚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歸根結底是為(wei) 了實現中國夢。有觀察家表示,中國人很善於(yu) 高瞻遠矚,他們(men) 瞄準的是未來。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中國人民都始終葆有敢於(yu) 追求和實現夢想的精神。我們(men) 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做出了“兩(liang) 彈一星”的科技成果,在70年曆程中從(cong) “一五”計劃接續做到“十三五”規劃,並按照現代化事業(ye) “三步走”的戰略安排穩步實現自己的目標……可以說,中國人民的夢想精神不是止於(yu) 空想,而是既有設計目標的藍圖,也有實現目標的努力,更有“說到就要做到”的信心和幹勁。正所謂: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新時代屬於(yu) 每一個(ge) 人,每一個(ge) 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近14億(yi) 人的艱苦奮鬥,終將匯聚成不可抵擋的時代洪流。有夢想、有機會(hui) 、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dong) 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11日 07:0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