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4日,政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治理淮河的決(jue) 定》,製定了上中下遊按不同情況實施蓄泄兼籌的方針。新中國水利建設事業(ye) 的第一個(ge) 大工程拉開了帷幕。
1950年七八月間,淮河流域發生了特大洪澇災害。河南、安徽兩(liang) 省共有1300多萬(wan) 人受災,4000餘(yu) 萬(wan) 畝(mu) 土地被淹。7月20日,毛澤東(dong) 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須考慮根治辦法,現在開始準備,秋起即組織大規模導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導淮,免去明年水患。”
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於(yu) 1950年11月底開工。數十萬(wan) 民工和工程技術人員奮戰在治淮工程的工地上。1951年5月,中央治淮視察團把印有毛澤東(dong) 親(qin) 筆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四麵錦旗,分送到了治淮委員會(hui) 和三個(ge) 治淮指揮部,極大地鼓舞了治淮大軍(jun) 的士氣。到1951年7月下旬,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這期工程共完成了蓄洪、複堤、疏浚、溝洫等土方工程約19500萬(wan) 立方米(其中溝洫工程土工約1億(yi) 立方米),石漫灘山穀水庫一座,板橋、白沙兩(liang) 處山穀水庫的一部分,潤河集蓄洪分水閘一座,其他大小涵閘62處,穀坊155座。
治淮一期工程的竣工,保證了1951年淮河流域的豐(feng) 收。滿懷喜悅的農(nong) 民,紛紛給毛澤東(dong) 寫(xie) 信報告豐(feng) 收情形。
1951年冬,淮河兩(liang) 岸人民又投入了治淮二期工程的戰鬥中。1952年7月,治淮二期工程結束;1953年的治淮工程又開始了緊張的籌備。
經過8個(ge) 年頭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國家共投入資金12.4億(yi) 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條,修建水庫9座,庫容量316億(yi) 立方米,還修建堤防4600餘(yu) 公裏,極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