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③

彭 飛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從(cong) 實際出發而不是從(cong) 概念出發,從(cong) 問題出發而不是從(cong) 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jue) 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yi) 正在於(yu) ,它傳(chuan) 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cong) 國情出發、以解決(jue) 現實問題為(wei) 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辟自主製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係列重大改革舉(ju) 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men) 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複舊物的決(jue) 心,有自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yu) 新中國70年發展曆程,沉澱為(wei) 具有啟發意義(yi) 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men) 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取得“兩(liang) 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wei) 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men) 大量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ti) 製,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yu) 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wei) 主、為(wei) 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鑒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yu) 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wei) 什麽(me) 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wei) 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ge) 原因就在於(yu) 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製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yu) 自主的關(guan) 係而淪為(wei) “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yu) ,沒有把改革簡化為(wei) 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yu) 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you) 勢轉化為(wei) 競爭(zheng) 優(you) 勢,實現社會(hui) “快速發展”與(yu) “安定有序”的兼容。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jue) 問題作為(wei) 最終的目的。這正體(ti) 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yi) 就在於(yu) 以問題為(wei) 導向、以國情為(wei) 基準、以效果為(wei) 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麵對社會(hui) 治理問題,我們(men) 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ti) 製,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zhong) 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製時,我們(men) 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與(yu) 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men) 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ye) ,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cong) 實際出發而不是從(cong) 概念出發,從(cong) 問題出發而不是從(cong) 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jue) 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解決(jue) 中國的問題隻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yu) 社會(hui) 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麽(me)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yi) 正在於(yu) ,它傳(chuan) 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cong) 國情出發、以解決(jue) 現實問題為(wei) 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yi) 。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liang) 用橋梁,早已成為(wei)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wan) 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yang) 分,擁有13億(yi) 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men) 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曆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延伸閱讀

  引領複興(xing) 征程的強大力量——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①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②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04日 10:31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