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第一】第一個計算機中文信息處理係統

微信掃一掃 ×

  如今,書(shu) 籍、報刊、電子書(shu) 、新聞類應用軟件等廣泛應用在我們(men) 的生活當中,這一切都源自於(yu) 1979年我國自主研發的“漢字激光照相排版”係統,這項技術淘汰了沿用上百年的鉛字印刷,使我國出版印刷行業(ye) 得到徹底改造。

  四十多年前,我國的書(shu) 刊、報紙、教科書(shu) 等出版印刷行業(ye) ,還主要靠鉛製的活字印刷術。1974年8月,新中國設立國家重點科技攻關(guan) 項目“748工程”,研發漢字信息處理係統。最難的一步,就是讓印刷體(ti) 的漢字進入計算機。

  1975年,當時還在北大當教員的王選用“參數表示規則筆畫,輪廓表示不規則筆畫”這種獨一無二的方法,把幾千兆的漢字字形信息,大大壓縮後存進了隻有幾兆存儲(chu) 量的計算機,這是新中國在世界上首次把精密漢字存入了計算機。

  王選團隊又采用當時國外尚無產(chan) 品的激光照排技術,經過四年的連續攻關(guan) ,成功從(cong) 計算機裏輸出了漢字。後來,漢字激光照排係統不僅(jin) 風靡全國,顛覆性改造了新中國的出版印刷行業(ye) ,還出口到日本和歐美等發達國家。

  如今,“748工程”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計算機不僅(jin) 可以模仿手寫(xie) 筆跡造字,還可以寫(xie) 文章、作詩。2018年,手寫(xie) 體(ti) 字庫自動生成等技術進入應用階段。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02日 19:47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