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第一】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微信掃一掃 ×

  大科學裝置是開展前沿研究、探索自然規律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推動科學發展和原始創新的國之利器。係列報道《新中國的第一》,今天(2019年9月1日)帶您走進新中國的第一個(ge) 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坐落著一片網球拍形狀的建築群,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就藏身其中。“球拍把”是約200米長的直線加速器,“球拍麵”是周長240米的存儲(chu) 環。在地下6米深的隧道中,接近光速運行的正負電子在這裏每秒上億(yi) 次的對撞,不斷探索著物質構成的奧秘。1984年10月7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破土動工。

  對撞機建造涉及10多個(ge) 門類的高新技術,數千台設備,90%以上都靠國內(nei) 自行設計製造。在全國數百個(ge) 單位、上萬(wan) 人的精心研製、安裝調試下,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終於(yu) 實現了正負電子的對撞。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運行後,短短幾年內(nei) 就在20-50億(yi) 電子伏特這一能區取得一係列新發現,不僅(jin) 使我國在世界高能物理領域占據一席之地,也促進了我國在加速器、探測器、互聯網和高性能計算等高技術領域的發展。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運行29個(ge) 大科學裝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陸續開建,原始創新活力正在不斷激發。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02日 15:21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