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wei) 了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農(nong) 村工作的全麵領導,貫徹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提高新時代黨(dang) 全麵領導農(nong) 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根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工作必須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決(jue) 維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堅決(jue) 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總抓手,健全黨(dang) 領導農(nong) 村工作的組織體(ti) 係、製度體(ti) 係和工作機製,加快推進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讓廣大農(nong) 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三條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以下簡稱“三農(nong) ”)問題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把解決(jue) 好吃飯問題作為(wei) 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集中精力做好脫貧攻堅、防貧減貧工作,走共同富裕道路。
第四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堅持黨(dang) 對農(nong) 村工作的全麵領導,確保黨(dang) 在農(nong) 村工作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保證農(nong) 村改革發展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尊重農(nong) 民主體(ti) 地位和首創精神,切實保障農(nong) 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把農(nong) 民擁護不擁護、支持不支持作為(wei) 製定黨(dang) 的農(nong) 村政策的依據;
(三)堅持鞏固和完善農(nong) 村基本經營製度,夯實黨(dang) 的農(nong) 村政策基石;
(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人才振興(xing) 、文化振興(xing) 、生態振興(xing) 、組織振興(xing) ;
(五)堅持教育引導農(nong) 民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把農(nong) 民群眾(zhong) 緊緊團結在黨(dang) 的周圍,築牢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執政基礎;
(六)堅持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分類指導、循序漸進,不搞強迫命令、不刮風、不一刀切。
第二章 組織領導
第五條 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xiang) 抓落實的農(nong) 村工作領導體(ti) 製。
第六條 黨(dang) 中央全麵領導農(nong) 村工作,統一製定農(nong) 村工作大政方針,統一謀劃農(nong) 村發展重大戰略,統一部署農(nong) 村重大改革。黨(dang) 中央定期研究農(nong) 村工作,每年召開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根據形勢任務研究部署農(nong) 村工作,製定出台指導農(nong) 村工作的文件。
第七條 黨(dang) 中央設立中央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hui) 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對黨(dang) 中央負責,向黨(dang) 中央和總書(shu) 記請示報告工作。
中央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發揮農(nong) 村工作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等作用,定期分析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形勢,研究協調“三農(nong) ”重大問題,督促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工作重要決(jue) 策部署。
中央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本係統農(nong) 村工作的領導,落實職責任務,加強部門協同,形成農(nong) 村工作合力。
中央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承擔中央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日常事務。
第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dang) 委應當定期研究本地區農(nong) 村工作,定期聽取農(nong) 村工作匯報,決(jue) 策農(nong) 村工作重大事項,召開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製定出台農(nong) 村工作政策舉(ju) 措,抓好重點任務分工、重大項目實施、重要資源配置等工作。
第九條 市(地、州、盟)黨(dang) 委應當把農(nong) 村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好上下銜接、域內(nei) 協調、督促檢查工作,發揮好以市帶縣作用。
第十條 縣(市、區、旗)黨(dang) 委處於(yu) 黨(dang) 的農(nong) 村工作前沿陣地,應當結合本地區實際,製定具體(ti) 管用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職責清晰的責任體(ti) 係,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以及上級黨(dang) 委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工作的要求和決(jue) 策部署。縣委書(shu) 記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農(nong) 村工作上,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加強統籌謀劃,狠抓工作落實。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黨(dang) 委應當設立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省市級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一般由同級黨(dang) 委副書(shu) 記任組長,縣級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shu) 記任組長,其成員由黨(dang) 委和政府有關(guan) 負責人以及相關(guan) 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
第十二條 加強各級黨(dang) 委農(nong) 村工作部門建設,做好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工作。各級黨(dang) 委農(nong) 村工作部門履行決(jue) 策參謀、統籌協調、政策指導、推動落實、督導檢查等職能。
第十三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完善農(nong) 村工作領導決(jue) 策機製,注重發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作用,注重發揮智庫和專(zhuan) 業(ye) 研究機構作用,提高決(jue) 策科學化水平。
第三章 主要任務
第十四條 加強黨(dang) 對農(nong) 村經濟建設的領導。鞏固和加強農(nong) 業(ye) 基礎地位,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嚴(yan) 守耕地紅線,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產(chan) 體(ti) 係、經營體(ti) 係,促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發展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致富。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
第十五條 加強黨(dang) 對農(nong) 村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建設的領導。完善基層民主製度,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健全村黨(dang) 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製,豐(feng) 富基層民主協商形式,保證農(nong) 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ju) 、民主協商、民主決(jue) 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嚴(yan) 厲打擊農(nong) 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嚴(yan) 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嚴(yan) 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促進農(nong) 村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堅決(jue) 取締各類非法宗教傳(chuan) 播活動,鞏固農(nong) 村基層政權。
第十六條 加強黨(dang) 對農(nong) 村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農(nong) 民群眾(zhong) 中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宣傳(chuan) 教育,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加強農(nong) 村思想道德建設,傳(chuan) 承發展提升農(nong) 村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進移風易俗。加強農(nong) 村思想政治工作,廣泛開展民主法治教育。深入開展農(nong) 村群眾(zhong) 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feng) 富農(nong) 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農(nong) 民科學文化素質和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
第十七條 加強黨(dang) 對農(nong) 村社會(hui) 建設的領導。堅持保障和改善農(nong) 村民生,大力發展教育、醫療衛生、養(yang) 老、文化體(ti) 育、社會(hui) 保障等農(nong) 村社會(hui) 事業(ye) ,加快改善農(nong) 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條件,提升農(nong) 民生活質量。建立健全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hui) 協同、公眾(zhong) 參與(yu) 、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鄉(xiang) 村社會(hui) 治理體(ti) 製,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xiang) 村社會(hui) 。
第十八條 加強黨(dang) 對農(nong) 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促進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加強農(nong) 村生態環境保護,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
第十九條 加強農(nong) 村黨(dang) 的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wei) 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主張、貫徹黨(dang) 的決(jue) 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zhong) 、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持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地位不動搖,鄉(xiang) 鎮黨(dang) 委和村黨(dang) 組織全麵領導鄉(xiang) 鎮、村的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應當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委員會(hui) 主任和村級集體(ti) 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推行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加強村黨(dang) 組織對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領導,發揮它們(men) 的積極作用。健全村黨(dang) 組織領導下的議事決(jue) 策機製、監督機製,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村級重大事項決(jue) 策實行“四議兩(liang) 公開”。各級黨(dang) 委特別是縣級黨(dang) 委應當認真履行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主體(ti) 責任,堅持抓鄉(xiang) 促村,選優(you) 配強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整頓軟弱渙散村黨(dang) 組織,加強黨(dang) 內(nei) 激勵關(guan) 懷幫扶,健全以財政投入為(wei) 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製度,持續加強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陣地、基本製度、基本保障建設。
各級黨(dang) 委應當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基層延伸,深入推進農(nong) 村黨(dang) 風廉政建設,加強農(nong) 村紀檢監察工作,把落實農(nong) 村政策情況作為(wei) 巡視巡察重要內(nei) 容,建立健全農(nong) 村權力運行監督製度,持續整治侵害農(nong) 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群眾(zhong) 身邊的腐敗問題。
第四章 隊伍建設
第二十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把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愛農(nong) 民作為(wei) 基本要求,加強農(nong) 村工作隊伍建設。
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應當懂“三農(nong) ”、會(hui) 抓“三農(nong) ”,分管負責人應當成為(wei) 抓“三農(nong) ”的行家裏手。加強農(nong) 村工作幹部隊伍的培養(yang) 、配備、管理、使用,健全培養(yang) 鍛煉製度,選派優(you) 秀幹部到縣鄉(xiang) 掛職任職、到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把到農(nong) 村一線工作鍛煉、幹事創業(ye) 作為(wei) 培養(yang) 幹部的重要途徑,注重提拔使用實績優(you) 秀的農(nong) 村工作幹部。
農(nong) 村工作幹部應當增強做群眾(zhong) 工作的本領,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基層,認真傾(qing) 聽農(nong) 民群眾(zhong) 呼聲,不斷增進與(yu) 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感情,堅決(jue) 反對“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
第二十一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加強農(nong) 村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縣域專(zhuan) 業(ye) 人才統籌使用製度和農(nong) 村人才定向委托培養(yang) 製度。大力提高鄉(xiang) 村教師、醫生隊伍素質。加強農(nong) 業(ye) 科技人才隊伍和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培養(yang) 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hui) 管理的高素質農(nong) 民隊伍,造就更多鄉(xiang) 土人才。
第二十二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發揮工會(hui) 、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計生協等群團組織的優(you) 勢和力量,發揮各民主黨(dang) 派、工商聯、無黨(dang) 派人士等積極作用,支持引導農(nong) 村社會(hui) 工作和誌願服務發展,鼓勵社會(hui) 各界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注重發揮改革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推動作用。以處理好農(nong) 民和土地的關(guan) 係為(wei) 主線推動深化農(nong) 村改革,堅持農(nong) 村土地農(nong) 民集體(ti) 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保持土地承包關(guan) 係穩定並長久不變,健全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要求的農(nong) 村經濟體(ti) 製,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nong) 民的根本利益作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與(yu) 時俱進推動“三農(nong) ”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調動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解放和發展農(nong) 村社會(hui) 生產(chan) 力。
第二十四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注重發揮投入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支撐作用。推動建立“三農(nong) ”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製,加大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力度,完善農(nong) 業(ye) 支持保護製度,健全商業(ye) 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的農(nong) 村金融服務體(ti) 係,拓寬資金籌措渠道,確保“三農(nong) ”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
第二十五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注重發揮科技教育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農(nong) 戰略,健全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體(ti) 係、現代農(nong) 業(ye) 教育體(ti) 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服務體(ti) 係,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轉到創新驅動發展的軌道上來。
第二十六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注重發揮鄉(xiang) 村規劃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導向作用。堅持規劃先行,突出鄉(xiang) 村特色,保持鄉(xiang) 村風貌,加強各類規劃統籌管理和係統銜接,推動形成城鄉(xiang) 融合、區域一體(ti) 、多規合一的規劃體(ti) 係,科學有序推進鄉(xiang) 村建設發展。
第二十七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注重發揮法治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保障作用。堅持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健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法律體(ti) 係,加強農(nong) 業(ye) 綜合執法,保障農(nong) 民合法權益,自覺運用法治方式深化農(nong) 村改革、促進農(nong) 村發展、維護農(nong) 村穩定,提高黨(dang) 領導農(nong) 村工作法治化水平。
第六章 考核監督
第二十八條 健全五級書(shu) 記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考核機製。地方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是本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第一責任人。上級黨(dang) 委和政府應當對下級黨(dang) 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開展督查考核,並將考核結果作為(wei) 幹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you) 、問責追責的重要參考。
第二十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dang) 委和政府每年向黨(dang) 中央、國務院報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情況,省以下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每年向上級黨(dang) 委和政府報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情況。
第三十條 實行市縣黨(dang) 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績考核製度,將抓好農(nong) 村工作特別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績、貧困縣精準脫貧成效作為(wei) 政績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由上級黨(dang) 委統籌安排實施,考核結果作為(wei) 對市縣黨(dang) 政領導班子和有關(guan) 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jia) 的重要依據。
第三十一條 地方各級黨(dang) 政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農(nong) 村工作職責的,應當依照有關(guan) 黨(dang) 內(nei) 法規和法律法規予以問責;對農(nong) 村工作履職不力、工作滯後的,上級黨(dang) 委應當約談下級黨(dang) 委,本級黨(dang) 委應當約談同級有關(guan) 部門。
第三十二條 中央和地方黨(dang) 政機關(guan) 各涉農(nong) 部門應當認真履行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工作各項決(jue) 策部署的職責,貼近基層服務農(nong) 民群眾(zhong) ,不得將部門職責轉嫁給農(nong) 村基層組織。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的,應當依照有關(guan) 黨(dang) 內(nei) 法規和法律法規予以問責。
第三十三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建立激勵機製,鼓勵幹部敢於(yu) 擔當作為(wei) 、勇於(yu) 改革創新、樂(le) 於(yu) 奉獻為(wei) 民,按照規定表彰和獎勵在農(nong) 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ti) 和個(ge) 人。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dang) 委可以根據本條例,結合本地區情況製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由中央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自2019年8月19日起施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