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誦讀《新中國發展麵對麵》|⑤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中國老百姓日子怎樣越過越紅火?

微信掃一掃 ×

  “建國”,這個(ge) 詞承載了中國人太多的時代印記和家國情懷。2019年以來,全國多地發起“尋找身邊的建國”“我的名字叫建國”“我與(yu) 共和國一路同行”等活動,尋訪共和國同齡人,講述他們(men) 70年的生活變遷。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建國”的“小確幸”,猶如滴滴水珠折射出奮鬥人生的多彩光輝,好比涓涓細流匯集成幸福中國的汪洋大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這是我們(men) 黨(dang) 對人民作出的莊嚴(yan) 承諾;“隻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這是對新中國奮鬥者的最好詮釋。70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依靠人民,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複興(xing) 的征程上,為(wei) 奮鬥者贏得了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創造了屬於(yu) 人民自己的美好生活。

  一、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

  一個(ge) 國家的國名,往往是這個(ge) 國家根本性質的集中體(ti) 現。新中國誕生前夜,關(guan) 於(yu) 新生國家采用什麽(me) 樣的國名,有過不同的方案。有人提議取名“中華蘇維埃社會(hui) 主義(yi) 共和國聯盟”,也有人建議使用“中華共和國”,還有人主張叫“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等等。經過反複醞釀和考慮,最終確定國名為(wei)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二字深深鐫刻在新中國的名字上,鮮明亮出了人民是共和國的主人這一根本政治立場。

  人民是共和國的真正締造者。黨(dang) 和軍(jun) 隊來自人民,從(cong) 人民之中獲得最深厚的力量。戰爭(zheng) 年代,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黨(dang) 帶領人民軍(jun) 隊才有了“試看天下誰能敵”的豪情和底氣。人們(men) 常說,井岡(gang) 山革命火種是在蘇區人民的支持和掩護下得以燎原的,延安紅色政權是陝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來的,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用獨輪小車推出來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曆史的創造者。如果離開了人民,我們(men) 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更沒有新中國的誕生。

  人民是共和國的偉(wei) 大建設者。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的主體(ti) 力量,新中國輝煌成就是中國人民靠自己的雙手起早貪黑辛勤幹出來的,共和國的堅實大廈是中國人民一磚一瓦日積月累艱苦建起來的。70年來,在黨(dang) 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立潮頭、披荊斬棘,一次次攻堅克難,一次次砥礪前行,為(wei) 推動新中國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匯聚了洪荒偉(wei) 力。在共和國的曆史上,挺立的是中國人民頂天立地的民族脊梁,浸透的是中國人民風雨兼程的辛勤汗水,凝結的是中華兒(er) 女對民族複興(xing) 的渴望追求。

  人民是共和國的最終評判者。時代是出卷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新中國一路走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xing) 不高興(xing) 、答應不答應作為(wei) 根本標準和價(jia) 值取向,做到人民有所呼、黨(dang) 就有所應,使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始終體(ti) 現群眾(zhong) 意願,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曆史的檢驗。70年來,正是有了人民意願這把最好的曆史尺子,堅持“以百姓心為(wei) 心”,共和國才順應時代潮流,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

  “四大件”,在中國人民生活中是一個(ge) 多麽(me) 具有曆史印記的詞匯。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三轉一響”,成為(wei) 那個(ge) 時代每個(ge) 家庭都渴望擁有的稀罕物。八九十年代,彩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這四樣家用電器,是逐漸富起來的人們(men) 過上好日子的“標配”。近一二十年來,隨著中國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琳琅滿目的商品“飛入尋常百姓家”,“四大件”這個(ge) 說法隨之退出曆史舞台,成為(wei) 人們(men) 對過去生活的美好記憶。

  “芝麻開花節節高。”70年來,中國人民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早已告別缺衣少食、物質匱乏的年代,實現了從(cong) 貧窮到溫飽再到總體(ti) 小康的曆史性跨越。宏大敘事的背後是無數個(ge) 體(ti) 命運的改變,見證這一曆史奇跡的人們(men) 是多麽(me) 的感慨,生逢這一美好時代的人們(men) 是多麽(me) 的幸福。

  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收入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標誌。70年來,中國人民的收入大幅度上升,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過好日子的腰杆硬了。我們(men) 的收入水平不僅(jin) 體(ti) 現在整體(ti) 提高上,貧富差距也逐漸縮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基尼係數2008年達到0.491峰值後,總體(ti) 呈下降趨勢。今天,過上殷實生活的人們(men) ,正在朝著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

  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今天的中國人,已經不再滿足於(yu) 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我們(men) 告別模仿型、同質化、單一化的消費需求,逐漸向個(ge) 性化、差異化、多元化轉變,消費結構從(cong) 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迭代。聽一場走心的音樂(le) 會(hui) 、上一堂有趣的付費知識課、來一次酣暢淋漓的“擼鐵”,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消費選擇;“唯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要麽(me) 讀書(shu) ,要麽(me) 旅行,靈魂和身體(ti) 總有一個(ge) 在路上”,成為(wei) 新一代年輕群體(ti) 的消費理念。

  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天地之大,黎元為(wei) 先。”解決(jue) 民生難題、補齊民生短板,是關(guan) 係億(yi) 萬(wan) 群眾(zhong) 幸福生活的大事,也是黨(dang) 和政府的牽掛和責任。這些年來,隨著我國“家底”越來越厚實,我們(men) 拿出更多的錢改善民生,不斷推出一個(ge) 個(ge) 惠民政策,不斷實施一個(ge) 個(ge) 民生工程,不斷解決(jue) 一個(ge) 個(ge) 突出難題,向著“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標邁進。

  兜底保障不斷夯實。小康路上一個(ge) 都不能少,幸福中國不能落下貧困群眾(zhong) 。我們(men) 按照保基本、兜底線的原則,做好生活困難的老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兒(er) 童等低保和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織牢民生安全網的“網底”;我們(men) 讓7億(yi) 多農(nong) 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使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7%,近6年來平均每分鍾就有近30人摘掉貧困帽子。

  70年時光變幻,新中國發展的指針劃過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為(wei) 中華大地帶來萬(wan) 千改變。在這部壯麗(li) 的時間交響曲中,最生動、最具象、最觸動人心的,就是億(yi) 萬(wan) 中國人民的幸福樂(le) 章。

  三、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

  春風和煦,山城透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2019年4月中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千裏迢迢來到重慶,看望大山深處華溪村的貧困農(nong) 民,召開解決(jue) “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hu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像這樣風雨兼程、訪貧問苦的足跡幾乎遍布大江南北。

  從(cong) 黃土高坡到青藏雪域,從(cong) 太行老區到烏(wu) 蒙山脈,從(cong) “貧瘠甲天下”的甘肅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涼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聽民聲、察民情、思對策,用腳步踐行著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情懷和理念。

  “人民”二字,重於(yu) 千鈞。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回答了我們(men) 黨(dang) “為(wei) 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根本立場問題,集中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人民至上的不懈追求,彰顯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本色。“治國有常,而利民為(wei) 本。”這一思想好比指南針,指明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價(jia) 值取向和實踐旨歸。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men) 黨(dang)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黨(dang) 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為(wei) 人民謀幸福是黨(dang) 永恒不變的初心和矢誌不渝的奮鬥目標。正如革命年代有老百姓說,什麽(me) 是共產(chan) 黨(dang) ?共產(chan) 黨(dang) 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90多年來,我們(men) 黨(dang) 正是懷揣這樣的初心,拋頭顱、灑熱血幹革命,敢拚搏、戰天地搞建設,當先鋒、闖新路促改革,目的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可以說,一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就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奮鬥史。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曆史車輪滾滾向前,隻有人民才是曆史的創造者。回望過去,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shu) 寫(xie) 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曆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也是中國人民奮鬥出來的。展望未來,必須牢固樹立人民群眾(zhong) 的主體(ti) 地位,尊重人民群眾(zhong) 的首創精神,堅持以人民群眾(zhong) 評判為(wei) 第一標準,依靠近14億(yi) 人民的力量創造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

  共同富裕,是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社會(hui) 理想,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個(ge) 鮮明特征,是黨(dang) 領導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黨(dang) 的十九大在未來30多年的戰略安排中,把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作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nei) 容,分階段、分步驟進行了謀劃和部署。要完成這一宏偉(wei) 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在全民共享、全麵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讓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體(ti) 人民。

  群眾(zhong) 路線是我們(men) 黨(dang) 的生命線和傳(chuan) 家寶。不論什麽(me) 時候,我們(men) 都要堅持一切為(wei) 了群眾(zhong) ,一切依靠群眾(zhong) ,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把黨(dang) 的正確主張變為(wei) 群眾(zhong) 的自覺行動。黨(dang) 員幹部絕不能以精英自居,自以為(wei) 多讀了幾年書(shu) 、多出了幾趟國、多去了幾個(ge) 地方,就瞧不起群眾(zhong) ,覺得自己比群眾(zhong) 高明。過去,我們(men) 湧現出一大批像焦裕祿、穀文昌、王伯祥這樣做群眾(zhong) 工作的典型,他們(men) 一心為(wei) 民、服務百姓,團結帶領人民群眾(zhong) 創造出非凡業(ye) 績,贏得了人民群眾(zhong) 的肯定和擁護。要以他們(men) 為(wei) 榜樣,把群眾(zhong) 路線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做到老百姓關(guan) 心什麽(me) 、期盼什麽(me) ,就抓住什麽(me) 、推進什麽(me) ,通過改革發展給人民群眾(zhong) 帶來更多實惠。

  四、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鎮新增就業(ye) 人口1361萬(wan) 、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近1億(yi) 人次、改造棚戶區住房620多萬(wan) 套、將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減少1386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這一組民生數據,是2018年老百姓收到的“硬核”大禮包,反映了黨(dang) 和政府為(wei) 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作出的努力。

  社會(hui) 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wei) 重中之重,以更大決(jue) 心、更大力度、更實舉(ju) 措加以推進,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一枝一葉總關(guan) 情”,鍥而不舍破解突出難題。近年來,在黨(dang) 和政府的努力下,教育、醫療、住房、食品安全等民生“痛點”得到明顯緩解,但與(yu) 老百姓更高質量生活需求還有一定距離。這些難題的解決(jue) 不是一天兩(liang) 天的事,必須以釘釘子精神抓民生,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承諾了的就一定要兌(dui) 現,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讓群眾(zhong) 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不破樓蘭(lan) 終不還”,盡銳出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截至2018年年底,還有1660萬(wan) 貧困人口尚未脫貧,且大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距離完成脫貧任務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兩(liang) 年的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必須一鼓作氣、頑強作戰,不獲全勝決(jue) 不收兵。2017年9月《關(guan) 於(yu) 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下發以來,各方麵都加大了脫貧攻堅力度。必須在此基礎上,逐一研究細化實化攻堅舉(ju) 措,加強督促落實,確保脫貧攻堅勝利收官。

  “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促進社會(hui) 和諧。2018年1月以來,掃黑除惡專(zhuan) 項鬥爭(zheng) 以雷霆萬(wan) 鈞之勢席卷全國,在人民群眾(zhong) 的支持和參與(yu) 下,如浩瀚東(dong) 風滌蕩汙濁,讓黑惡勢力無處遁形。當前,中國社會(hui) 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le) 業(ye)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wei) 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一個(ge) 好的社會(hui) ,不僅(jin) 要人民生活富裕,也要社會(hui) 安定和諧。必須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加強社會(hui) 治理製度建設,完善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hui) 協同、公眾(zhong) 參與(yu) 、法治保障的社會(hui) 治理體(ti) 製,發動全社會(hui) 各方麵力量,形成人人參與(yu) 、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麵。

  社會(hui) 主義(yi) 是幹出來的,奮鬥的人生最精彩。共和國70年的非凡成就,是億(yi) 萬(wan) 中國人民努力向前奔跑的結果。在前進征程上,每個(ge) 人渴望過上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必將匯聚成追夢圓夢的磅礴偉(wei) 力,創造無愧於(yu) 偉(wei) 大新時代的新輝煌。

    (文字來源:人民日報,音頻來源:學習(xi) 出版社)

配樂(le) 誦讀《新中國發展麵對麵》

配樂(le) 誦讀《新中國發展麵對麵》

發布時間:2019年08月09日 10:46      來源:ky体育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