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宮修文物》通過介紹稀世珍寶的修複過程和修複者的生活故事,展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妙絕倫(lun) ;《上新了·故宮》采用“專(zhuan) 家與(yu) 明星聯袂”的方式,把故宮文化元素轉化為(wei) 創新產(chan) 品的過程完整呈現給觀眾(zhong) ;“紫禁城裏過大年”還原昔日清代皇宮的節日景象,讓沉澱於(yu) 曆史的傳(chuan) 統節慶文化“活”起來;彩妝、服飾、文具等故宮文創產(chan) 品火爆熱賣,使傳(chuan) 統文化融入人們(men) 日常生活……近年來,這一係列頻頻走紅的“故宮現象”,引發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成為(wei) 彰顯我國文化自信的一個(ge) 鮮明標識。
文化興(xing) 國運興(xing) ,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精神力量。中華文化經過曆史長河的洗練、崢嶸歲月的磨礪、偉(wei) 大實踐的鍛造,是最有韌勁、最具內(nei) 涵、最富生機的文化,是凝聚億(yi) 萬(wan) 人民為(wei) 新中國發展不懈奮鬥的精神力量。在人類文明的浩瀚星空中,中華文化是最有理由充滿自信的文化。
一、文化自信是自信之魂
文化作為(wei) 精神標識,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區別於(yu) 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說到底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隻有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jia) 值充滿信心,隻有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充滿信心,才能有堅持堅守的定力、奮起奮發的勇氣、創新創造的活力,才能讓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大廈巍然聳立。
堅定文化自信,事關(guan) 國運興(xing) 衰,事關(guan) 民族賡續。古往今來,任何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總是與(yu) 文化自信緊密相連。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曆史流變中,遭受過無數艱難困苦,但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文化為(wei) 中華民族綿延不絕、永續發展提供了堅韌的精神紐帶。今天,幾千萬(wan) 海外華人靠什麽(me) 來維係和認同,中華文化是重要因素和標識。猶太民族雖流散世界各地達千年之久,但靠著頑強的文化生命力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也證明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的強大作用。目前,世界上儒家、基督教、伊斯蘭(lan) 教三大文化圈,都是靠文化的長期傳(chuan) 播和浸潤而形成的。
相反,一個(ge) 拋棄或背叛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實現發展和振興(xing) 的,是沒有前途和未來的。在人類曆史上,這樣的悲劇也一幕幕上演過,給我們(men) 以深刻警醒。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曾經創造過盛極一時的燦爛文明,在先後遭到羅馬人、阿拉伯人的武力征服和文化侵蝕後,逐漸放棄了對自己曆史文化的堅守,導致一個(ge) 璀璨文明的消失,隻留下一座座宏偉(wei) 的金字塔兀立在黃沙大漠中供後人憑吊。
以史為(wei) 鑒,可以知興(xing) 替。人類文明史反複證明,隻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保證民族的綿延不斷,才有可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和興(xing) 旺發達。正是基於(yu) 對文化自信重大意義(yi) 和作用的深刻把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文化自信作為(wei)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根本的自信,作為(wei) 激勵全體(ti) 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這充分反映了我們(men) 黨(dang) 高度的文化自省和自覺,集中彰顯了中華民族對自身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網友感言
◆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實則堅韌,能夠穿越曆史長河的風煙,成為(wei) 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精神紐帶。
◆5000多年浩瀚文明的滋養(yang) ,上百年精神譜係的浸潤,從(cong) 曆史中孕育的中華文化,必將煥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和風采。
◆沒有文化的傳(chuan) 承接續,就沒有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輝煌曆史;沒有文化的創新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美好未來。
◆價(jia) 值觀猶如人生之舵、理想之帆,隻有把穩舵、揚好帆,才能駛向實現人生夢想的遠方。
二、有充分的理由文化自信
最近幾年,央視幾檔很火的傳(chuan) 統文化節目,吸引人們(men) 熱情觀看。《中國詩詞大會(hui) 》采用競猜、“飛花令”等比賽形式,讓觀眾(zhong) 領略到古典詩詞的韻律和意境之美;《國家寶藏》通過講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讓國寶“活起來”,讓觀眾(zhong) 在一眼千年中感悟傳(chuan) 統文化的深沉和厚重;《經典詠流傳(chuan) 》以“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chuan) 統詩詞經典與(yu) 現代流行元素相融合,深度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藏的人文情懷和價(jia) 值理念……這些節目,通過電視藝術的手段,生動呈現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和獨特魅力,喚起了無數人對傳(chuan) 統文化的崇敬和自信。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wei) 大的民族,中華文明5000多年來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天文曆法、哲學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響深遠,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進程。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要說哪種文化能夠自信的話,中華文化是最有理由充滿自信的文化。之所以具有這樣的強大底氣,就在於(yu) 中華文化積澱著幾千年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傳(chuan) 承著革命時期的紅色基因,汲取著建設和改革的精神力量。
自信源於(yu) 曆久彌新。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既古老又年輕的文明,是人類文明燦爛星空中最絢麗(li) 的星宿。5000多年文明江河奔流到如今,湧現出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屈原、李白、蘇軾、曹雪芹等燦若星辰的偉(wei) 大人物,誕生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浩如煙海的文學經典,為(wei)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chuan) 提供了精神滋養(yang) 。這些文化基因和精神標識,曆經千年風雨的洗禮依然挺立、生機勃勃。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永恒價(jia) 值和魅力,是我們(men) 的自信之根。
自信源於(yu) 浴火淬煉。艱難困苦,玉汝於(yu) 成。中華文化之所以堅韌勇毅,就在於(yu) 它有著經過血與(yu) 火的考驗、苦和難的磨礪,用無數先烈鮮血染紅的精神底色。在28年的革命歲月中,黨(dang) 帶領人民堅定信念、矢誌不渝,曆經磨難、絕處逢生,浴血奮戰、敢於(yu) 勝利,形成了以紅船精神、井岡(gang) 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為(wei) 代表的革命文化。正是有了在戰火中淬煉出來的精神譜係的引領,中國人民才無往而不勝、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中華文化才熔鑄了最堅韌的精神氣質。
自信源於(yu) 開拓奮進。新中國的誕生,標誌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精神麵貌煥然一新。70年來,黨(dang) 帶領人民在戰天鬥地、開拓創新、砥礪奮進的非凡曆程中,豐(feng) 富和發展了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無論是艱苦創業(ye) 的鐵人精神、勇於(yu) 攀登的“兩(liang) 彈一星”精神,還是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勤勉為(wei) 公的焦裕祿精神;無論是頑強拚搏的女排精神、眾(zhong) 誌成城的抗震救災精神,還是開放自強的北京奧運精神、敢於(yu) 超越的載人航天精神,都是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時代精神的精華,為(wei) 堅定文化自信增添了新的力量。
樹高千尺,根伸沃土。中華文化的參天大樹之所以根係發達、主幹遒勁、枝繁葉茂,就在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提供了豐(feng) 厚的土壤和養(yang) 分。可以說,新中國70年以堪稱世間翹楚的實踐成就,為(wei) 堅定文化自信奠定了無比堅實的現實基礎。
權威聲音
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堅定中華民族的自尊自強
陳先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現在已經不再像舊中國那樣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或扮演敬陪末座沒有發言權的“小媳婦”角色,而是帶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帶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主張,帶著解決(jue) 世界麵臨(lin) 的問題的中國方案、建議和話語,自信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引導人們(men) 樹立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為(wei) 我們(men) 從(cong) 理論上闡明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指導。文化自信是對中華文化的曆史起源、發展、精神特質和精髓的總體(ti) 性判斷,是秉持對中華文化的科學、禮敬、繼承、創造性推進的基本立場和態度。
三、文化自信的價(jia) 值引領
2019年春天,《流浪地球》以近50億(yi) 元票房、超1億(yi) 觀影人次,成就了中國科幻影片的“高光時刻”。這部電影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很重要的一個(ge) 原因就是,它與(yu) 某些國外大片不同,沒有宣揚以暴易暴,突出自己高貴、別人卑劣的價(jia) 值觀,而是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博大胸懷,倡導全人類攜手並進、共渡難關(guan) 。這充分詮釋了中華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的價(jia) 值理念和精神境界,彰顯了中華文化的自信和擔當。
核心價(jia) 值觀是文化最深層次的要素。文化自信,從(cong) 根本上說,取決(jue) 於(yu) 其核心價(jia) 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引領力。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社會(hui) 中,仁、義(yi) 、禮、智、信、溫、良、恭、儉(jian) 、讓等價(jia) 值觀念深入人心,塑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價(jia) 值取向和精神氣質。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在當代中國,我們(men) 的民族、我們(men) 的國家應該堅守什麽(me) 樣的核心價(jia) 值觀?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三個(ge) 倡導”,從(cong) 國家、社會(hui) 、公民三個(ge) 層麵,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概括為(wei)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24個(ge) 字。黨(dang) 的十九大把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wei) 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著眼點。可以說,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猶如高高飄揚的旗幟,指明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興(xing) 盛的前進方向,成為(wei) 當代中國堅定文化自信的價(jia) 值引領。
價(jia) 值燈塔定航標,時代新風潤神州。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日益深入人心。從(cong) 時代楷模、道德模範到最美人物、身邊好人,從(cong)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到入法入規紮實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正成為(wei) 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wei) 準則,億(yi) 萬(wan) 人民以實際行動印證“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在人的頭腦裏搞建設,是一個(ge) 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的過程。必須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把思想教育與(yu) 社會(hui) 孕育、內(nei) 化於(yu) 心與(yu) 外化於(yu) 行有機結合起來,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更好地貫穿到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創建之中,充分發揮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作用,潛移默化地增進人們(men) 認同並自覺踐行。黨(dang) 員幹部和青少年是重點,必須發揮好黨(dang) 員幹部的示範帶動作用,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覺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堅定信仰者和積極踐行者。
四、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
1949年9月底,在新中國即將誕生之際,毛澤東(dong) 同誌充滿自信地預見:“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ge) 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wei) 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men) 將以一個(ge) 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於(yu) 世界。”70年過去了,這個(ge) 預見正在逐漸變為(wei) 現實,我們(men) 迎來了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的繁榮發展,正在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而不懈奮鬥。
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富強,總是以文化繁榮興(xing) 盛為(wei) 支撐的。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必須建設一個(ge) 高度文明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在前進的征途上,必須堅定文化自信,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築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意識形態決(jue) 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團結奮進的思想基礎更加鞏固。但意識形態領域並不平靜,各種較量和鬥爭(zheng) 有時十分尖銳複雜。這就要求我們(men) 增強憂患意識,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斷加強黨(dang) 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麵領導,在理論上把牢“定盤星”,在導向上握穩“方向盤”,在製度上種好“責任田”,使全體(ti) 人民在理想信念、價(jia) 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提高全社會(hui) 文明程度。中華民族自古就以重視禮儀(yi) 著稱於(yu) 世,道德血液在我們(men) 這個(ge) 泱泱大國流淌了數千年。看看今天的中國,無論是人們(men) 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yi) 熱情、遵法守規意識、敬業(ye) 進取精神的大大增強,還是見義(yi) 勇為(wei) 者、扶貧濟困者、誌願服務者的競相湧現,都昭示著社會(hui) 道德的進步,反映了社會(hui) 文明程度的提升。但社會(hui) 道德進步之路從(cong) 來都不是平坦的、直線的,必須增強緊迫感和實效性,通過加強道德教化、注重實踐養(yang) 成、治理突出問題等措施,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ang) ,積聚向上向善的強大精神力量。
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近年來,我國文化建設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景象,文藝創作由“高原”向“高峰”邁進,文化事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群眾(zhong) 文化生活日益豐(feng) 富多彩,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國電視劇和圖書(shu) 年產(chan) 量穩居世界第一,電影產(chan) 量高居世界第二。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609.76億(yi) 元,同比增長9.06%;國產(chan) 電影產(chan) 量為(wei) 1082部,總票房為(wei) 378.97億(yi) 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占比為(wei) 62.15%;全國藝術表演團體(ti) 共演出312.46萬(wan) 場,國內(nei) 觀眾(zhong) 達13.76億(yi) 人次,總收入達366.73億(yi) 元。美人之美,美美與(yu) 共。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我們(men) 堅持同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汲取其他文明的優(you) 秀成果,不斷創造出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回望新中國70年壯麗(li) 征程,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發展,奏出了響亮的時代強音,向世人展現了中國人民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展望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美好圖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必將書(shu) 寫(xie) 更加輝煌的文化篇章,把中國人民的雄心壯誌呈現給世界。
(文字來源:人民日報,音頻來源:學習(xi) 出版社)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