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勢而動中日日常新——新中國70年奮鬥曆程的啟示②

人民日報評論部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我們(men) 的製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yu) 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wei)

  正是“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的方法論,讓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中國的變革,總是能在短時間迸發巨大力量。去年,為(wei) 企業(ye) 減負成為(wei) 共識,今年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就落地生根,政策紅利惠及無數市場主體(ti) ;去年,中央決(jue) 定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ce) 製,現在科創板已經在促進形成中國的“科技+資本”模式。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展現著一種強大的變革能力。

  恩格斯認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曆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ti) 上是中國的曆史常態”“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賡續著數千年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的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也讓這樣一種變革精神、變革能力貫穿於(yu) 70年的奮鬥征程。

  70年來,從(cong) 探索建立公有製到建立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從(cong) “學習(xi) 蘇聯經驗”到“走自己的路”,從(cong) 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變革的實踐氣勢如虹。從(cong) “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氣魄,到“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改革精神,再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決(jue) 心,變革的精神一以貫之。正是因為(wei) 不斷與(yu) 時俱進、勇於(yu) 推動變革,新中國雖曆經溝坎,但始終能不斷校準方向、調整政策,走出一條強國富民的複興(xing) 之路。

  《周易》有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們(men) 製度優(you) 越性的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yu) 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wei) 。比如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誌提出“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liang) 大問題”的科學論斷,準確把握世界形勢,開始了推進對外開放、打開國門搞建設,開啟了用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曆程。而在改革開放40多年曆史進程中,從(cong) 民營企業(ye) 異軍(jun) 突起,到農(nong) 民工進城務工,再到今天的創新創業(ye) 浪潮,每個(ge) 不斷湧現的新事物,可以說都是我們(men) 順應時代大勢、適時推動變革的產(chan) 物。這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的,“形勢在變、任務在變、工作要求也在變,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這樣一種因時為(wei) 法、隨事而製的變革能力,讓中國能夠始終踏準時代節拍、跟上時代變化。

  鄧小平同誌曾說,“改革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自我完善”。正是將堅守道路與(yu) 自我完善並舉(ju) 、將原則的堅定性與(yu) 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我們(men) 才能夠打破教條限製,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創造獨特的中國方案、形成豐(feng) 富的中國智慧。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更加注重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為(wei) 改革開放後地方經濟活力的勃發奠定了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後,我們(men) 更加注重立足中國國情探索改革方案。以土地製度為(wei) 例,中國實行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是一種所有權歸集體(ti) 、承包經營權歸農(nong) 戶的中國特色產(chan) 權界定,有效解決(jue) 了中國農(nong) 村的土地問題。“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正是“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的方法論,讓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新中國能夠日日常新、其命維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保有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勇於(yu) 自我革命,是我們(men) 黨(dang) 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men) 黨(dang) 最大的優(you) 勢。”用黨(dang) 的自我革命推動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用黨(dang) 的堅強領導引領國家發展進步,我們(men) 黨(dang) 勇立時代潮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創新,讓我們(men) 這個(ge) 國家始終激揚著善於(yu) 變革的能力,始終在時間的坐標中不斷前行。

  有人把中國文化的特點概括為(wei) “以變而在”,也就是說中國把應變求變、善於(yu) 變革作為(wei) 一種存在方式。今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我們(men) 將在新時代新征程,把這個(ge) “變革中國”的故事書(shu) 寫(xie) 得更加精彩。

  延伸閱讀

  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新中國70年奮鬥曆程的啟示①

發布時間:2019年08月06日 07:21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