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全麵推進依法治國——關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⑨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全麵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

  (81)全麵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事關(guan) 我們(men) 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事關(guan) 人民幸福安康,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這個(ge) 總目標,既明確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性質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點和總抓手,具有綱舉(ju) 目張的意義(yi) 。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men) 黨(dang) 在廢除舊法統的同時,積極運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根據地法製建設的成功經驗,抓緊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初步奠定了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的基礎。後來,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建設走過一段彎路,付出了沉重代價(jia) 。進入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我們(men) 黨(dang) 把依法治國確定為(wei) 黨(dang) 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定為(wei) 黨(dang)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推動依法治國取得重大成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對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的理論認識和實踐探索達到了新的曆史高度。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全麵依法治國高度重視,從(cong) 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麵依法治國放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中來謀劃、來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黨(dang) 的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作出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製定了路線圖、施工圖,在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黨(dang) 的十九大對新時代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提出了新任務,描繪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hui) 的宏偉(wei) 藍圖。

  經驗和教訓使我們(men) 黨(dang) 深刻認識到,法治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法治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法治衰則國家亂(luan) 。什麽(me) 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麽(me) 時候就國泰民安;什麽(me) 時候忽視法治、法治鬆弛,什麽(me) 時候就國亂(luan) 民怨。”在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大國,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hui) 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把全麵依法治國堅持好、貫徹好、落實好。

  (82)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jue)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一係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hui) 活力、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確保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形勢總體(ti) 是好的,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jue) ,人民內(nei) 部矛盾和其他社會(hui) 矛盾凸顯,黨(dang) 風政風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大量矛盾和問題與(yu) 有法不依、執法不嚴(yan) 、違法不究相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對法治的要求越來越高,依法治國在黨(dang) 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麵依法治國,既是立足於(yu) 解決(jue) 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中的矛盾和問題的現實考量,也是著眼於(yu) 長遠的戰略謀劃。必須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密織法律之網、強化法治之力,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製度保障,確保我國社會(hui) 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hui) 一體(ti) 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斷把法治中國建設推向前進。

  2.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

  (83)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是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ti) 現,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可以列舉(ju) 出十幾條、幾十條,但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這一條。在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這個(ge) 根本問題上,要樹立自信、保持定力。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yi) ,就是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理論。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的根本製度基礎,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製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這三個(ge) 方麵規定和確保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的製度屬性和前進方向。

  (84)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ti) 和力量源泉。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ti) 地位,也保證了人民在全麵推進依法治國中的主體(ti) 地位。要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堅持法治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把體(ti) 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使法律及其實施充分體(ti) 現人民意誌。

  平等是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的基本屬性,是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的基本要求。堅持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必須體(ti) 現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ge) 方麵。任何組織和個(ge) 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範圍內(nei) 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yi) 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的鮮明特點。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nei) 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hui) 行為(wei) 、調節社會(hui) 關(guan) 係、維護社會(hui) 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要發揮法治對道德的保障作用,運用法治手段解決(jue) 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 把道德要求貫徹到法治建設中,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走什麽(me) 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麽(me) 樣的法治體(ti) 係,是由一個(ge) 國家的基本國情決(jue) 定的。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cong) 我國實際出發,同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既不能罔顧國情、超越階段,也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堅持從(cong) 實際出發,就是要突出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要學習(xi) 借鑒世界上優(you) 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必須堅持以我為(wei) 主、為(wei) 我所用,認真鑒別、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盤西化”,不能搞“全麵移植”,不能照搬照抄。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

  (85)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法律表現形式,是國家治理體(ti) 係的骨幹工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麵,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ge) 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ge) 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

  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ti) 係。良法是善治的前提。“立善法於(yu) 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yu) 一國,則一國治。”要繼續完善以憲法為(wei) 統帥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把國家各項事業(ye) 和各項工作納入法製軌道。堅持立法先行,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體(ti) 係,完善社會(hui) 規範體(ti) 係,為(wei) 全麵依法治國提供基本遵循。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誌、得到人民擁護。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ti) 製機製,堅持立改廢釋並舉(ju) ,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係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ti) 係。法律的生命力在於(yu) 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yu) 實施。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全麵依法治國的總依據。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就包括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的國體(ti) 和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政體(ti) 不動搖。必須明確,我們(men) 堅持的依憲治國、依憲執政,與(yu) 西方所謂的“憲政”本質上是不同的。有一些人打出“憲政”牌,目的是拿“西方憲政”框住我們(men) ,用所謂“憲政”否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全麵依法治國,要用科學有效、係統完備的製度體(ti) 係保證憲法實施,維護憲法尊嚴(yan) ,把實施憲法提高到新水平。加快建設執法、司法、守法等方麵的體(ti) 製機製,堅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yan) 、違法必究,確保法律的全麵有效實施。

  加快形成嚴(yan) 密的法治監督體(ti) 係。縱觀人類政治文明史,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在法治軌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則必然禍害國家和人民。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條鐵律。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加強黨(dang) 內(nei) 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監察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hui) 監督、輿論監督製度建設,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製約和監督體(ti) 係,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ti) 係。完善有力的法治保障對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至關(guan) 重要。如果沒有一係列的保障條件,全麵依法治國就難以實現。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黨(dang) 對全麵依法治國的領導,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和水平,為(wei) 全麵依法治國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障。著力建設一支忠於(yu) 黨(dang) 、忠於(yu) 國家、忠於(yu) 人民、忠於(yu) 法律的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工作隊伍,為(wei) 全麵依法治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規律、不利於(yu) 依法治國的體(ti) 製機製,為(wei) 全麵依法治國提供完備的製度保障。

  加快形成完善的黨(dang) 內(nei) 法規體(ti) 係。黨(dang) 內(nei) 法規既是管黨(dang) 治黨(dang) 的重要依據,也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依規治黨(dang) 深入黨(dang) 心,依法治國才能深入民心。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dang) 有機統一,完善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定體(ti) 製機製,注重黨(dang) 內(nei) 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以黨(dang) 章為(wei) 根本、若幹配套黨(dang) 內(nei) 法規為(wei) 支撐的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度體(ti) 係,提高黨(dang) 內(nei) 法規執行力。

  4.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司法公正

  (86)公平正義(yi) 是我們(men) 黨(dang) 追求的一個(ge) 非常崇高的價(jia) 值,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決(jue) 定了我們(men) 必須追求公平正義(yi) ,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yi) 。全麵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來進行。

  法治不僅(jin) 要求完備的法律體(ti) 係、完善的執法機製、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yi) 得到維護和實現。“理國要道,在於(yu) 公平正直。”老百姓講“一碗水端平”,如果不端平、端不平,老百姓就會(hui) 有意見,就會(hui) 有怨氣,久而久之社會(hui) 和諧穩定就難以實現。必須把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這一法治價(jia) 值追求貫穿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全過程和各方麵,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項法律製度、每一個(ge) 執法決(jue) 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yi) 。

  (87)公正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最後一道防線。所謂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權利一定會(hui) 得到保護和救濟,違法犯罪活動一定要受到製裁和懲罰。

  司法公正對社會(hui) 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hui) 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如果人民群眾(zhong) 通過司法程序不能保證自己的合法權利,那司法就沒有公信力,人民群眾(zhong) 也不會(hui) 相信司法。人民群眾(zhong) 每一次求告無門、每一次經曆冤假錯案,損害的都不僅(jin) 僅(jin) 是他們(men) 的合法權益,更是法律的尊嚴(yan) 和權威,是他們(men) 對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信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 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個(ge) 錯案的負麵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ge) 公正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執法司法中萬(wan) 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傷(shang) 害。

  推進公正司法,要堅持司法為(wei) 民,維護人民權益。重點解決(jue) 好損害群眾(zhong) 權益的突出問題,決(jue) 不允許對群眾(zhong) 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jue) 不允許讓普通群眾(zhong) 打不起官司,決(jue) 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zhong) 合法權益,決(jue) 不允許執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要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製,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依法及時公開執法司法依據、程序、流程、結果和裁判文書(shu) ,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讓公平正義(yi) 的陽光照耀人民心田。

  推進公正司法,必須深化司法體(ti) 製改革。要按照權責統一、權力製約、公開公正、尊重程序的要求,從(cong) 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製、完善人權司法保障製度三個(ge) 方麵,著力破解體(ti) 製性、機製性、保障性障礙,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各級黨(dang) 組織和領導幹部都要旗幟鮮明支持司法機關(guan) 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絕不容許利用職權幹預司法。司法人員要剛正不阿,勇於(yu) 擔當,敢於(yu) 依法排除來自司法機關(guan) 內(nei) 部和外部的幹擾,堅守公正司法的底線。

  5.在黨(dang) 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

  (88)全麵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guan) 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認識把握黨(dang) 和法的關(guan)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黨(dang) 和法的關(guan) 係是一個(ge) 根本問題,處理得好,則法治興(xing) 、黨(dang) 興(xing) 、國家興(xing) ;處理得不好,則法治衰、黨(dang) 衰、國家衰。”

  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必須堅持黨(dang) 的領導,黨(dang) 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在我國,法是黨(dang) 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統一體(ti) 現,黨(dang) 領導人民製定憲法法律,黨(dang) 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dang) 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範圍內(nei) 活動,這就是黨(dang) 的領導力量的體(ti) 現。黨(dang) 和法、黨(dang) 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隻有在黨(dang) 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hui) 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要有利於(yu) 加強和改善黨(dang) 的領導,有利於(yu) 鞏固黨(dang) 的執政地位、完成黨(dang) 的執政使命,絕不是要虛化、弱化甚至動搖、否定黨(dang) 的領導。有一些人提出諸如“黨(dang) 大還是法大”這樣的問題,這是一個(ge) 政治陷阱,是一個(ge) 偽(wei) 命題。少數人之所以熱衷於(yu) 炒作這個(ge) 命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把黨(dang) 的領導和法治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最終達到否定、取消黨(dang) 的領導的目的。我們(men) 說不存在“黨(dang) 大還是法大”的問題,是把黨(dang) 作為(wei) 一個(ge) 執政整體(ti) 而言的,是指黨(dang) 的執政地位和領導地位而言的,具體(ti) 到每個(ge) 黨(dang) 政組織、每個(ge) 領導幹部,就必須服從(cong) 和遵守憲法法律,就不能以黨(dang) 自居,就不能把黨(dang) 的領導作為(wei) 個(ge) 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擋箭牌。

  對各級黨(dang) 政組織、各級領導幹部來說,真正要解決(jue) 的,是“權大還是法大”的問題,這是一個(ge) 真命題。各級黨(dang) 政組織、各級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是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不是可以為(wei) 所欲為(wei) 、隨心所欲的。要把厲行法治作為(wei) 治本之策,把權力運行的規矩立起來、講起來、守起來,真正做到誰把法律當兒(er) 戲,誰就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89)堅持黨(dang) 的領導,不是一句空的口號,必須具體(ti) 體(ti) 現在黨(dang) 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要加強黨(dang) 對全麵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dang) 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麵,不斷提高黨(dang) 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

  要把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統一起來,把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guan) 、審判機關(guan) 、檢察機關(guan) 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dang) 領導人民製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dang) 堅持在憲法法律範圍內(nei) 活動統一起來。要善於(yu) 使黨(dang) 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wei) 國家意誌,善於(yu) 使黨(dang) 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wei) 國家政權機關(guan) 的領導人員,善於(yu) 通過國家政權機關(guan) 實施黨(dang) 對國家和社會(hui) 的領導,善於(yu) 運用民主集中製原則維護黨(dang) 和國家權威、維護全黨(dang) 全國團結統一。

  (90)全麵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ge) “關(guan) 鍵少數”。我們(men) 黨(dang) 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主要是通過各級領導幹部的具體(ti) 行動和工作來體(ti) 現、來實現的,他們(men) 的信念、決(jue) 心、行動,對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領導幹部必須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紀守法、捍衛法治,厲行法治、依法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hui) 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精神,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對法律的內(nei) 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使全體(ti) 人民都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綱要》全文

  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綱要》

  配樂(le) 誦讀《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綱要》

發布時間:2019年08月01日 07:23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