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
凝心聚力實施改革強軍(jun) 戰略
把新時代強軍(jun) 事業(ye) 不斷推向前進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下午就推進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舉(ju) 行第十六次集體(ti) 學習(xi)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強調,軍(jun) 事政策製度是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是對我軍(jun) 的一次製度性重構,關(guan) 係實現黨(dang) 在新時代的強軍(jun) 目標、把人民軍(jun) 隊全麵建成世界一流軍(jun) 隊,關(guan) 係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要強化使命擔當,強化係統集成,強化創新突破,強化軍(jun) 地合力,進一步統一思想和行動,凝心聚力實施改革強軍(jun) 戰略,把新時代強軍(jun) 事業(ye) 不斷推向前進。
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ti) 學習(xi) 在八一建軍(jun) 節前夕舉(ju) 行,習(xi) 近平代表黨(dang) 中央和中央軍(jun) 委,向全體(ti) 解放軍(jun) 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和預備役人員致以節日的祝賀!
軍(jun) 事科學院研究員譚亞(ya) 東(dong) 同誌就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作了講解,並談了意見和建議。
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發表了講話。他強調,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著眼於(yu) 實現中國夢強軍(jun) 夢,把深化國防和軍(jun) 隊改革納入全麵深化改革總盤子,率先開展軍(jun) 隊領導指揮體(ti) 製改革,壓茬推進軍(jun) 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有效解決(jue) 了製約國防和軍(jun) 隊建設的體(ti) 製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實現我軍(jun) 組織架構曆史性變革、力量體(ti) 係革命性重塑。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重在解決(jue) 同新時代、新使命、新體(ti) 製不相適應的政策性問題,這一步必須走好走實、善作善成。
習(xi) 近平指出,中央軍(jun) 委政策製度改革工作會(hui) 議以來,軍(jun) 隊各級周密組織、全力推動,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積極配合、大力支持,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紮實有效推進。要聚焦改革目標,抓住機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難而上。要把統一思想工作緊緊抓在手上,有針對性搞好宣傳(chuan) 教育,加強輿論引導,引導大家堅定自覺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
習(xi) 近平強調,要把握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特殊複雜性,把係統集成作為(wei) 一個(ge) 基本理念和原則牢固確立起來。要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的關(guan) 係,各項改革都要在軍(jun) 事政策製度體(ti) 係框架下加以推進,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麵麵的銜接,確保改革整體(ti) 聯動,發生“化學反應”。要把握主次關(guan) 係,區分輕重緩急,對關(guan) 係備戰打仗全局、涉及體(ti) 係運行關(guan) 節、有利於(yu) 提升官兵獲得感的改革,要放在突出位置,優(you) 先抓好落實。要把握深化國防和軍(jun) 隊改革全局,把解決(jue) 體(ti) 製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統一起來,確保改革三大戰役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習(xi) 近平指出,這次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力度大、創新性強,要解放思想,堅決(jue) 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和行為(wei) 障礙,善於(yu) 謀新策、出新招、走新路。要深入研究論證,加強重大問題研究,把情況查明、把症結找準、把對策定實,確保改革改到點子上、改出高質量。要堅持從(cong) 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新經驗新創造,要及時總結提煉,在政策製度層麵固化下來。要做好改革評估工作,加強改革舉(ju) 措評估、改革風險評估、改革成效評估,確保各項政策製度切合實際、行之久遠。
習(xi) 近平強調,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是軍(jun) 地雙方共同的任務,要增強全局觀念,加強組織領導,壓緊壓實責任,形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要一如既往把推進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作為(wei) 分內(nei) 職責,把該擔的責任擔起來,把該做的事情做到位。軍(jun) 隊要主動同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搞好溝通協調,及時通報工作進展,精準提出任務需求,齊心協力把軍(jun) 事政策製度改革落到實處。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