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事實和觀點哪個更重要?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歡迎大家來到寫(xie) 稿進階課!上一次,小文明白了“沒有問題,是公文寫(xie) 作最大的問題”。但他又產(chan) 生了新的疑問:一篇文稿中會(hui) 有事實,也會(hui) 有觀點,到底哪個(ge) 更重要呢?兩(liang) 者之間是什麽(me) 關(guan) 係呢?

  正好最近單位要召開一次關(guan) 於(yu) 人才工作的會(hui) 議,領導講話的起草任務還是交給小文來完成。小文決(jue) 定趁這個(ge) 機會(hui) 弄個(ge) 明白。

  1 擺事實,講道理

  聽到小文提出的問題,山羊胡略加沉吟回答說:“公文既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理。領導講話以闡明觀點、講清道理、獲得認同、推動工作為(wei) 目的,寫(xie) 作手法以說理為(wei) 主。但講道理不能幹巴巴,還得有事實作為(wei) 論據和支撐,從(cong) 事實中提煉和濃縮觀點,這樣得出的觀點才是有說服力的。”

  小文進一步問:“為(wei) 什麽(me) 觀點對公文這麽(me) 重要呢?”

  山羊胡解釋道:“公文姓公,內(nei) 容不能由個(ge) 人意誌決(jue) 定,而要符合人民群眾(zhong) 的根本利益,代表領導機關(guan) 的施政意誌,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否則就無法發揮應有的效用。這就要求起草人員準確把握行文目的和意圖,圍繞主題內(nei) 容提出觀點,旗幟鮮明地表明支持什麽(me) 、反對什麽(me) ,明確指出該做什麽(me) 、不能做什麽(me) ,而不能模棱兩(liang) 可、含糊其詞。正是在這個(ge) 意義(yi) 上,我們(men) 說公文是一種論理的文體(ti) ,主要目的是講道理。”

  小文聽到這兒(er) 有些明白了,但腦子裏又湧出新的問題,趕緊問道:“我們(men) 經常說‘事實勝於(yu) 雄辯’。我理解,雄辯就是闡述觀點吧。那難道不是說,擺事實比講道理更有用嗎?公文中怎麽(me) 使用事實呢?”

  山羊胡向小文投以讚許的目光:“在公文當中,既要有事實,也要有雄辯。光有事實沒有觀點,就是一堆散亂(luan) 的材料。比如,你這次寫(xie) 人才工作的講話,如果搜羅堆砌了很多案例素材,但提不出有價(jia) 值的觀點,就不能給人以啟發。但如果光有觀點主張,沒有事實來佐證,文稿也難以立起來。比如,你要是通篇講人才工作如何重要,但不能結合實際用事例來論證,就難以說服人,反而讓人覺得是空話套話。隻有事實和觀點很好地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所以我們(men) 提倡的是,用事實成就雄辯。”

  小文聽了感覺耳目一新,不由得說:“用事實成就雄辯,想一想確實是這樣。這和新聞報道中要求的不設立場、不帶觀點,隻呈現事實不一樣,公文要求觀點鮮明,不能溫吞模糊。如果說新聞作品是用事實說話,公文就是說話加事實,隻有把這兩(liang) 個(ge) 方麵組合運用到位,讓人聽了心生認同甚至折服,才能稱得上雄辯。”

  山羊胡點頭稱是:“觀點的啟發性和說服力,既取決(jue) 於(yu) 論點表述是否一語中的、透徹明了,也取決(jue) 於(yu) 使用事實是否高明。你寫(xie) 關(guan) 於(yu) 人才的稿子,曆史上有同樣主題的經典文章可以借鑒學習(xi) ,比如戰國時期秦國李斯的《諫逐客書(shu) 》,就是勸說秦王嬴政要重視人才的。它的寫(xie) 作在用事實成就雄辯方麵堪稱典範。開頭一句話‘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wei) 過矣’,用令人警醒的言辭開宗明義(yi) ,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隨後用大量事實展開了有力論證,對事理的論說充分深刻,令人信服。這篇文章雖然是文言文,但道理是古今相通的。”

  2 “三言”與(yu) “三實”

  小文懂得了公文的根本定位是“以文輔政”,也知道了表達觀點的訣竅是用事實成就雄辯。但在寫(xie) 作中如何把握呢?他心裏還是沒譜,不得不再次向山羊胡請教。

  山羊胡似乎對此胸有成竹,娓娓道來:“如何擺事實、講道理,我們(men) 要把握好三個(ge) 方麵的原則。第一,要言之有理。理就是規律和邏輯,‘順理’才能‘成章’,失去了‘理’的支撐,不僅(jin) 做不到以理服人,還會(hui) 導致在實踐中碰釘子。第二,要言之有據。組成文章的每句話、每個(ge) 段落、每個(ge) 觀點都要有事實依據,這不僅(jin) 需要現實素材的支撐,也需要符合邏輯的推導。第三,要言之有物。就是要立足現實,切合實際、符合實情,提出正確的思路、方法、措施,為(wei) 輔政打下紮實基礎。”

  小文一邊點頭,一邊說:“按照您所說的用事實成就雄辯的要求,我理解在這三個(ge) 原則裏,言之有據、言之有物,都是為(wei) 了達到言之有理。”

  山羊胡表示同意,繼續說道:“始終要注意的是,公文一定要務實管用,需要實實在在地把事情說清楚,把道理講明白,把工作任務和要求闡述到位。這是很簡單的要求,但真正做到也不容易。具體(ti) 來說,有三個(ge) ‘實’的要求。”

  小文一聽興(xing) 奮了:“有了‘三言’,還有‘三實’啊,這太好了。您快講講吧。”

  山羊胡說:“第一,要做到真實準確不虛假。內(nei) 容必須忠實於(yu) 實際情況,做到事實真實、內(nei) 容可靠、數字無誤、觀點準確,有喜報喜、有憂報憂。這是服務領導科學決(jue) 策的基本保證。

  第二,要做到充實豐(feng) 富不空洞。下大力氣收集並占有材料,認真閱讀,分析研究,選用確鑿的、新穎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能揭示事物本質的材料,加以組合運用。

  第三,要做到切實可行不浮泛。切實可行是公文的生命力之所在,一般而言,包括政治可行性、經濟可行性、技術可行性、心理可行性。提出的措施和辦法要具體(ti) ,有可操作性,誰來執行、怎麽(me) 落實,標準、步驟、責任都應講清楚。”

  小文聽了感慨地說:“您說的這些,不僅(jin) 僅(jin) 是寫(xie) 作方法的問題,其實更是老老實實的態度和認真負責的作風要求啊。我一定記住。”

  山羊胡點頭說:“隻有實事求是,形成的文稿才有生命力,才有價(jia) 值,從(cong) 而真正起到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作用。”

  3 事實論據是雄辯的基礎

  進入寫(xie) 作實戰後,小文很快又犯愁了。因為(wei) 想著要多用事實來說明觀點,所以就找了大量的素材和各種論據,可麵對浩繁的材料,怎麽(me) 取舍使用呢?

  好在有山羊胡排憂解惑。他首先給小文作了一下區分,從(cong) 內(nei) 容要素的角度來看,論據分兩(liang) 種: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

  山羊胡說:“第一種是事實論據,是對客觀事物的真實描述和概括,包括具體(ti) 事例、概括事實、統計數字等。各種事務性文書(shu) 的寫(xie) 作,往往離不開事實論據的運用。例如通報,需要陳述相關(guan) 事實作為(wei) 表彰或批評的依據;寫(xie) 請示時,要陳述清楚請示事項的緣由。而寫(xie) 領導講話這樣的綜合性文稿,就更離不開事實的有效運用。”

  那麽(me) ,運用事實論據應該注意些什麽(me) 呢?麵對小文的疑惑,山羊胡回答:“第一還是真實。要盡量占有第一手材料,如果是間接材料,就得反複核實。材料一旦失真,寫(xie) 出的東(dong) 西就會(hui) 給決(jue) 策造成誤導,貽害無窮。實踐中,這種‘事實’失真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報喜不報憂、數據注水等,又如寫(xie) 先進人物的材料,不顧事實地把人物無限拔高,既不符合客觀情況,也讓人沒法學習(xi) 。

  第二是準確。真實與(yu) 準確並不完全等同,有時候講的一些事實都是真實發生的,但由於(yu) 選擇的審視角度或者內(nei) 容詳略比例不對,就會(hui) 導致以偏概全、流於(yu) 表麵等問題,不能準確反映事物的真實全貌。

  第三個(ge) 要求是典型。能夠證明觀點的事實有時較多,但不可能都寫(xie) ,這就得加以甄別和篩選,用那些能夠揭示和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特點和內(nei) 部聯係的事實。典型能起到以點帶麵的作用,泛泛地用幾個(ge) 一般事例,不如一個(ge) 典型事例更有代表性和說服力。

  第四是切題。事實論據的運用要與(yu) 觀點有機結合起來,切合題旨。如果缺乏針對性,哪怕再好的論據和事實,也不足以說明特定的主題,闡明想表達的觀點。”

  4 使用好理論論據

  懂得了如何運用事實論據,那麽(me) 理論論據包括哪些?怎麽(me) 用好呢?小文繼續向山羊胡請教。

  山羊胡說:“理論論據是公文論據體(ti) 係的重要部分。可以作為(wei) 理論論據的,主要包括經典的理論觀點和論述、黨(dang) 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科學定理公理、會(hui) 議的決(jue) 定決(jue) 議以及名言格言等。理論論據的特點在於(yu) ,是被前人論證過的,或者具有權威的‘背書(shu) ’,某種程度上是不證自明的,恰當地使用理論論據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小文一聽不禁說:“看來可以多使用一些這方麵的論據材料啊。”

  山羊胡微笑道:“理論論據並不是用得越多越好,需要注意把握幾點:第一是融會(hui) 。援引經典著作裏的話或其他理論論據時,首先得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而後才能加以運用。如果不明白其出處、來曆或背景,單從(cong) 字麵意思出發隨心所欲地引用,就容易斷章取義(yi) 或者牽強附會(hui) ,那就適得其反了。

  第二是得體(ti) 。運用時需要考慮行文的特定情況和語境,服從(cong) 證明觀點或結論的需要,恰當引用,使之銜接自然、勾連緊密、表達妥帖。如果生拉硬扯,亂(luan) 貼‘膏藥’,就會(hui) 造成文稿表意的斷裂。

  第三還要注意適度。能夠說明問題即可,不能喧賓奪主、貪大求全。如果一味地照搬套用,讓人覺得是在賣弄‘學問’,就令人生厭了。”

工作實務學習(xi) 專(zhuan) 欄

工作實務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29日 08:03 來源:“ 秘書工作”微信公眾號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