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很多“看似沒做什麽”的工作 該怎麽總結?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身處職場的每個(ge) 集體(ti) 和個(ge) 體(ti) ,都需要圍繞組織職能和崗位職責開展各項日常工作,也就不可避免地要總結工作開展情況、撰寫(xie) 工作總結材料。開展周期較長、計劃安排充分、實際舉(ju) 措明晰的工作,能夠歸納整理的內(nei) 容更為(wei) 具體(ti) ,總結起來相對容易。但是對於(yu) 一些臨(lin) 時性的工作,要總結出“幹貨”來卻往往不容易。

  舉(ju) 例來說,上級單位要求對某方麵規範性文件清理情況進行專(zhuan) 項匯報,本單位作了文件轉發、數據督報和統計工作,過程忙忙碌碌,但總結起來感到都是些規定動作,想說出特點很難。現實中對此心存困惑的情況並不少見。如何總結這些“看似沒做什麽(me) ”的工作?這裏試談幾點個(ge) 人淺見。

  基礎在勤觀察

  要寫(xie) 好工作總結,功夫在平時,觀察能力尤為(wei) 重要。事實上,對某項工作的總結往往不是從(cong) 這項工作結束後或即將結束時才開始的,而是從(cong) 工作甫一啟動便已開始。之所以會(hui) 出現不知如何下筆的迷茫和材料空洞無物的結果,一個(ge) 重要原因便是沒有注重對工作開展過程進行追蹤觀察。即使再小的工作都有一個(ge) 從(cong) 開始到結束的閉合回路,都可以是一個(ge) 有目標、有計劃、有過程、有結果的係統。這就需要我們(men) 細心觀察,看看上級工作指令傳(chuan) 導下來後,本單位各相關(guan) 機構和人員的響應情況如何,工作流程、行動計劃有哪些,彼此之間是怎樣配合協同的,這樣才能有意識地捕捉、搜集這項工作全過程的信息資料,並進行及時記錄和初步分類,為(wei) 後續的總結作好第一手素材準備。

  核心在多參與(yu)

  要將工作總結好,作為(wei) 某項工作的具體(ti) 經辦人員,必須樹立務實的工作作風,沉下心來、俯下身子,盡可能全程參與(yu) 到該項工作當中。從(cong) 任務的接手、目標的解析、計劃的製定、各方的分工到過程的督導、橫向的溝通、縱向的銜接,都要真正融入,對相關(guan) 情況有全盤了解與(yu) 詳細掌握,甚至有更深一層的認知與(yu) 理解。隻有這樣,總結起來才會(hui) 有思路、有素材、有取舍。如果僅(jin) 僅(jin) 用旁觀者的視角來總結所做的工作,很可能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使總結材料流於(yu) 空洞、虛泛。

  關(guan) 鍵在善延展

  就以前麵提到的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執行情況總結為(wei) 例,可能我們(men) 更多看到的是擺到台麵上的具體(ti) 工作——轉發上級文件、撥打電話督促、登記和統計數據,除此之外似乎沒什麽(me) 了。客觀來講,每個(ge) 單位做的工作都不止於(yu) 此,隻是有些比較隱性抽象,難以挖掘,需要我們(men) 順藤摸瓜、順勢延展。

  不妨掰開來說,以“轉發文件”這一事項為(wei) 中心,可以分別向前、向後延展工作內(nei) 容。我們(men) 試著用發散思維來看看,自己單位在落實上級要求的過程中,下麵這些工作是不是不同程度地開展了——

  接到上級通知後,單位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是否迅速研究如何落實,並作出具體(ti) 安排部署?為(wei) 確保責任上肩、工作落實,單位是否成立專(zhuan) 門機構、明確任務具體(ti) 分工、製定時間表、建立督導檢查及考核評估機製?轉發上級文件後,是否召集下屬單位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對文件精神進行傳(chuan) 達,並結合本單位實際對有關(guan) 工作執行提出具體(ti) 要求?工作開展過程中,下屬單位是否反映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哪些方麵的意見和建議,本單位是怎麽(me) 處理的?其間是否到基層單位督導檢查,方式是全麵檢查還是抽樣檢查,是實地督查還是通過電話詢問、網絡溝通、要求報送相關(guan) 資料等途徑進行督查?

  以上是一些常規性的貫徹落實上級工作安排的舉(ju) 措。其實我們(men) 還可以結合本單位實際,認真對照回顧,進行細致梳理,先延展鋪開再濃縮歸攏,確保總結工作時重點不偏離、亮點不遺漏。

  詳盡占有了第一手材料,深度參與(yu) 了工作過程,理順了其中邏輯,總結起來才能言之有物、有血有肉。

工作實務學習(xi) 專(zhuan) 欄

工作實務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19日 07:15 來源:“秘書工作”微信公眾號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