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這次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成效顯著,證明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戰略決(jue) 策是完全正確的”“黨(dang) 的全麵領導進一步加強了,機構設置和職能劃分也更加合理了”……連日來,廣大黨(dang) 員幹部熱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大家紛紛表示,充分感受到了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大成效、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完善。

  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得到有效落實,維護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機構職能體(ti) 係更加健全

  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是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決(jue) 策部署的一個(ge) 重要舉(ju) 措,是全麵深化改革的一個(ge) 重大動作,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動。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表示,經過改革進一步加強了黨(dang) 的全麵領導,也充分彰顯了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政治優(you) 勢。

  “通過改革,黨(dang) 對水利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加強,實現了各部門優(you) 化、協同、高效,有利於(yu) 更好地全麵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guan) 於(yu) 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水利部部長鄂竟平表示,“此次機構改革後,水利部的職責更加清晰明確,履職更加順暢高效。具體(ti) 而言,進一步強化統一管理,並入原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hui) 辦公室和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hui) 辦公室,加強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行和水資源配置調度的統一管理,強化了最嚴(yan) 格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河湖管理保護等職責。同時,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ye) ,在保持水利部主體(ti) 職責完整性的基礎上,劃出了部分職責,能夠更好發揮各相關(guan) 部門在防汛抗旱、水環境保護、農(nong) 田水利等方麵的專(zhuan) 業(ye) 和管理特長,形成了水利部與(yu) 各相關(guan) 部門各負其責、有效銜接、協調高效的運行機製。”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說,“在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組建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由自然資源部管理,這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著眼於(yu)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局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林業(ye) 和草原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自然生態係統保護修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具有重要意義(yi) 。”

  “回頭來看這次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改革的力度、廣度以及順利程度,都是罕見的,這得益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河北雄安新區紀工委書(shu) 記、監察組組長路立營說,“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監察體(ti) 製改革全麵推開。實踐證明,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推進國家監察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是依法治國、依法監督、依法反腐領域取得的戰略性製度成果。雄安新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堅決(jue) 擁護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和反腐敗鬥爭(zheng) 工作向縱深發展,努力建設‘廉潔雄安’。”

  黨(dang) 和國家機構履職更加順暢高效,機構和職能設置更加科學合理

  廣大黨(dang) 員幹部表示,此次機構改革使各類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更加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需要,各部門履職更加高效順暢。

  “此次機構改革整合組建生態環境部,這是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取得的重要改革成果,解決(jue) 了環保工作長期存在的體(ti) 製障礙。”說起機構改革的變化,在環保戰線工作了30年的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非常感慨。他表示,通過改革,劃入原有7個(ge) 部門的相關(guan) 職責,強化了政策規劃標準製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督察問責“四個(ge) 統一”,實現了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裏、陸地和海洋、城市和農(nong) 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五個(ge) 打通”,以及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貫通,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ti) 性、協同性和有效性顯著增強。

  銀保監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次機構改革對金融監管來說是一次重要的重構,改革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金融監管正在向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穩步推進。比如,銀保監會(hui) 建立了在金融委框架內(nei) 的協同配合工作機製,大大提高了決(jue) 策溝通效率;又如,改革堅持優(you) 化協同高效原則,通過機構整合,通過職責優(you) 化配置,很大程度上解決(jue) 了監管職責不清、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等問題。

  “這次機構改革,多部門協同改革,歸並職責,整合資源,厘清邊界。同時,改革增加了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應急管理部、國家醫療保障局等新機構,經過一年多的運行表明,這對於(yu) 應對國家不斷發展變化的管理形勢和公共服務需要,具有重大意義(yi) 。”重慶市委黨(dang) 校(行政學院)決(jue) 策谘詢中心主任謝菊認為(wei) 。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協調二處副處長李春根說,“改革前我們(men) 協調一項政策,涉及的部委比較多,現在明顯感覺到涉及的部委少了,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在發改委內(nei) 部,職能也得到調整優(you) 化,就拿區域協調發展工作來說,改革後的職能更加清晰,有利於(yu) 更好形成工作合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工作。”

  省市縣與(yu) 中央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對應,構建起從(cong) 中央到地方運行順暢、充滿活力的工作體(ti) 係

  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中,地方與(yu) 中央一起推進,廣大黨(dang) 員幹部表示,通過與(yu) 中央保持基本對應的省市縣主要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改革整體(ti) 效應進一步增強,也進一步理順和厘清了地方機構的職能和權責。

  “去年以來,江蘇省級機構設置上嚴(yan) 格與(yu) 中央要求對標對表。改革後,機構設置更加精簡精幹、職責分工更加清晰明確、編製配置更加科學優(you) 化、機構編製剛性約束更加強化有序。”江蘇省機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省委編辦主任俞軍(jun) 表示,下一步,江蘇將用好機構改革創造的有利條件,深化整合基層審批服務執法力量、事業(ye) 單位改革和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加快形成機構職能優(you) 化協同高效新機製。

  “通過機構改革,一些領域黨(dang) 政機構重疊、職責交叉、權責脫節和效能不高等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jue) ,改革使工作體(ti) 係運行更加順暢高效、基層工作更加充滿活力。”黑龍江七台河市委書(shu) 記楊廷雙認為(wei) ,“七台河作為(wei) 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我們(men) 將用好機構改革創造的有利條件,為(wei) 城市轉型發展、振興(xing) 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機構改革不僅(jin) 進一步厘清了部門職責,明確了工作方向,更重要的是通過改革,為(wei) 黨(dang) 員幹部開展工作、做好服務理順了體(ti) 製機製,有利於(yu) 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和水平。”湖北十堰市委副書(shu) 記、政法委書(shu) 記王濟民表示,十堰政法係統改革後,今年二季度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刑事類警情下降5.3%,群眾(zhong) 安全感不斷提升。

  作為(wei) 這次機構改革的親(qin) 曆者,應急管理部救災和物資保障司司長龐陳敏感受頗深,“不久前發生的四川長寧6.0級地震,應急管理部根據研判結果決(jue) 定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四川,調度救援力量馳援災區。震後第二天應急管理部與(yu)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溝通後及時下撥中央救災資金,支持保障搶險救援救災工作有序開展。”龐陳敏認為(wei) ,能夠科學高效有序應對得益於(yu) 機構改革後形成的新應急管理協同工作機製,實現了信息共享、力量統籌和資源整合。

  (記者趙兵、曲哲涵、張誌鋒、陸婭楠、孫秀豔、顧仲陽、歐陽潔、姚雪青、李堅、柯仲甲、丁怡婷、範昊天)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08日 07:2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