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楊開慧致堂弟楊開明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寫(xie) 信人:楊開慧

  1920年冬與(yu) 毛澤東(dong) 在長沙結婚,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930年10月被捕,11月14日被國民黨(dang) 反動派殺害於(yu) 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

  收信人:楊開慧的堂弟楊開明

  時   間:1929年3月

  地   點:長沙板倉(cang) 楊開慧的家中

一弟:親(qin) 愛的一弟!

  我是一個(ge) 弱者仍然是一個(ge) 弱者!好像永遠都不能強悍起來。我蜷伏著在世界的一個(ge) 角落裏,我顫慄而寂寞!在這個(ge) 情景中,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我的依傍,你如[於(yu) ]是乎在我的心田裏,就占了一個(ge) 地位。此外同居在一起的仁,秀,也和你一樣——你們(men) 一排站在我的心田裏!我常常默禱著:但願這幾個(ge) 人莫再失散了嗬!

  我好像已經看見了死神——唉,它那冷酷嚴(yan) 肅的麵孔!說到死,本來,我並不懼怕,而且可以說是我歡喜的事。隻有我的母親(qin) 和我的小孩嗬,我有點可憐他們(men) !而且這個(ge) 情緒,纏擾得我非常利[厲]害——前晚竟使我半睡半醒的鬧了一晚!我決(jue) 定把他們(men) ——小孩們(men) ——托付你們(men) ,經濟上隻要他們(men) 的叔父長存,是不至於(yu) 不管他們(men) 的,而且他們(men) 的叔父,是有很深的愛對於(yu) 他們(men) 的。倘若真的失掉一個(ge) 母親(qin) ,或者更加一個(ge) 父親(qin) ,那不是一個(ge) 叔父的愛,可以抵得住的,必須得你們(men) 各方麵的愛護,方能在溫暖的春天裏自然地生長,而不至於(yu) 受那狂風驟雨的侵襲!

  這一個(ge) 遺囑樣的信,你見了一定會(hui) 怪我是發了神筋[經]病?不知何解,我總覺得我的頸項上,好像自死神那裏飛起來一根毒蛇樣的繩索,把我纏著,所以不能不早作預備!

  杞憂堪嚎,書(shu) 不盡意,祝你一切順利!

  這是一封沒有寄出的托孤之信,1982年重新整修楊開慧故居時,人們(men) 在臥室後牆離地麵約兩(liang) 米高處的泥磚縫中發現了一疊楊開慧的手稿,這封信才公諸於(yu) 世。

毛澤東(dong) 與(yu) 楊開慧

毛澤東(dong) 與(yu) 楊開慧

  1927年8月底,毛澤東(dong) 告別妻兒(er) ,離開長沙去安源部署秋收起義(yi) 。楊開慧帶著三個(ge) 孩子回到板倉(cang) 老家居住,開展地下鬥爭(zheng) 。當時全國都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1929年3月7日,她在湖南《國民日報》上看到朱德妻子伍若蘭(lan) 被反動派殺害後在長沙掛頭示眾(zhong) 的報道,深知凶殘的敵人也決(jue) 不會(hui) 放過她。她把與(yu) 毛澤東(dong) 聯係上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堂弟楊開明身上。楊開明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928年6月湖南省委遷到安源後,被任命為(wei) 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書(shu) 記,並被派往井岡(gang) 山工作。1929年1月,楊開明由井岡(gang) 山到上海,代表紅四軍(jun) 前委向中共中央匯報。3月,楊開慧從(cong) 親(qin) 戚那裏得知楊開明到上海,立即提筆給他寫(xie) 信。寫(xie) 這封信時,她已經有一年多沒有毛澤東(dong) 的音訊了。然而動蕩時局,最終沒能讓她如願,楊開明於(yu) 1930年2月在長沙英勇就義(yi) 。

楊開慧與(yu) 毛岸英(右)、毛岸青

楊開慧與(yu) 毛岸英(右)、毛岸青

  信中,她流露出作為(wei) 女人軟弱的一麵,她把能聯係上的親(qin) 人一弟楊開明、還有“仁”和“秀”也就是堂妹楊開仁和楊開秀當成最後的依傍。同時,她又表現出不同於(yu) 一般女子的堅定和勇敢,“說到死,我並不懼怕”。當真的感到死神接近時,她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三個(ge) 孩子。這時候岸英7歲,岸青6歲,最小的岸龍才2歲。她希望三個(ge) 幼兒(er) 能得到叔父(毛澤民、毛澤覃)和舅父楊開明各方麵的愛護,讓他們(men) “在溫暖的春天裏自然生長”。由於(yu) 形勢極為(wei) 險惡,楊開慧收信和寄信都有被敵人發現的危險,她寫(xie) 好這封“遺囑樣的信”卻無法寄出,隻好藏匿在家中老宅的牆縫中。她預料中的不幸在1930年10月24日降臨(lin) 了。這天清晨,國民黨(dang) “清鄉(xiang) ”團將板倉(cang) 屋場團團圍住,楊開慧在家中被捕。敵人要她公開宣布與(yu) 毛澤東(dong) 脫離夫妻關(guan) 係。楊開慧堅貞不屈,斬釘截鐵地回答:“要我與(yu) 毛澤東(dong) 脫離關(guan) 係,除非海枯石爛!”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從(cong) 容走向刑場,年僅(jin) 29歲。一個(ge) 多月後,噩耗傳(chuan) 到瑞金,毛澤東(dong) 極度悲傷(shang) ,強抑內(nei) 心悲痛,揮筆致函楊老夫人及楊開慧的親(qin) 屬,沉痛地表示:“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毛澤東(dong) 手跡

毛澤東(dong) 手跡

  1957年,毛澤東(dong) 接到楊開慧的同窗好友李淑一懷念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詞後,當即和了一首詞《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wan) 裏長空且為(wei) 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qing) 盆雨。” 在這首詞中,毛澤東(dong) 以浪漫主義(yi) 的手法,與(yu) 李淑一共同緬懷了自己的革命伴侶(lv) ,表達了對楊開慧的無限思念和深情禮讚。

家書(shu) 中的初心

專(zhuan) 欄:家書(shu) 中的初心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02日 11:48 來源:“江蘇廣播”微信公眾號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