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是一個(ge) 機關(guan) 的“臉麵”,公文質量高低,是決(jue) 定發文效果的關(guan) 鍵。在整個(ge) 發文鏈條上,對文件草稿的審核貫穿始終,特別是辦公廳(室)的審核把關(guan) ,好比是公文簽發前的“二傳(chuan) ”或“助攻”,因其綜合性、技術性、專(zhuan) 業(ye) 性強,尤顯重要。這裏,談談在工作中總結的公文審核“五要訣”。
要訣一:明意圖,堅持實事求是
意圖是核稿的出發點,體(ti) 現了發文的目的性和實用性。探明意圖,是做好公文核稿的第一步。核稿伊始,應多問幾個(ge) 為(wei) 什麽(me) :
為(wei) 什麽(me) 要發文?核稿人員收到文稿後,首先要了解發文意圖,可通過查閱近期領導批示或講話、本機關(guan) 重要活動或會(hui) 議的文件資料和新聞報道、相關(guan) 收文或發文,以及與(yu) 擬稿人電話溝通(要勤溝通、多請教),請其在辦文要報上說明發文緣由和文稿起草的來龍去脈、補充相關(guan) 背景資料等方式,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能不能不發文?發文應當確有必要,核稿首先要把好“可行關(guan) ”。凡法律法規或現行文件已有明確規定,或能通過電話、傳(chuan) 真、口頭協商等方式解決(jue) 問題的,一律不發文。
發什麽(me) 樣的文?為(wei) 達成某一意圖確需發文的,核稿人員需要一一考慮:發給誰,寫(xie) 什麽(me) 內(nei) 容,篇幅是長是短,以什麽(me) 發文規格,用什麽(me) 文種,是上行文、下行文還是平行文,是用文件格式還是函的格式,是普通件還是急件或密件?先通過這番“望聞問切”,對文稿逐項作出初判後,再仔細核稿。
要訣二:守規範,堅持依法依規
核稿必須依法依規,不能憑空想象、主觀臆斷,不能大筆一揮、亂(luan) 改一氣。說到底,核稿就是尋找標杆、對標分析的“達標”過程,就是查漏補缺、增光添彩的“化妝”行為(wei) 。工作中的規範大致可分為(wei) “兩(liang) 應兩(liang) 避免”:
應熟練掌握各級黨(dang) 政機關(guan) 的共性規範。包括我國憲法及相關(guan) 法律法規,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黨(dang) 中央、國務院機構設置及各機關(guan) 的全稱、規範化簡稱、排序及職責,中央領導同誌的姓名、職務、排序及分工,現代漢語語法,數字、計量單位和標點符號用法等國家標準,以及《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的公文種類、格式、行文規則、辦理程序,等等。
應熟練掌握各個(ge) 黨(dang) 政機關(guan) 的特殊規範。以安全生產(chan) 工作為(wei) 例,核稿的特殊規範包括但不限於(yu) :安全生產(chan) 相關(guan) 法律法規、重要文件、“三定”規定。
避免出現無從(cong) 下手,找不到合適的規範,或依據不準確、不權威的“規範”,導致將錯就錯、畫蛇添足。
避免出現死守規範、故步自封,不能與(yu) 時俱進,不知變通創新,將原本活潑生動的文稿改成了千人一麵的“八股文”。
要訣三:循先例,堅持參考先例
先例是核稿的參照物,是一種廣義(yi) 的規範,因其一般約定俗成、無明文規定,所以,循先例方麵,往往更見核稿人員的功底、閱曆和水平。
先例在哪裏?先例的範圍很廣,從(cong) 形式上看,既包括本單位的先例,也包括外單位的先例;既包括正麵的範例,如黨(dang) 中央、國務院文件,也包括反麵的典型,如發過的有“硬傷(shang) ”的文件、被領導顛覆性修改過的花臉稿;既包括近期以來的相關(guan) 重要文件、會(hui) 議資料,又包括檔案館中存檔的文件資料甚至曆史典籍。核稿人員要勤於(yu) 學習(xi) 和積累,善於(yu) 從(cong) 領導、前輩身上學習(xi) 傳(chuan) 承,隨時發現、甄別和歸納為(wei) 核稿所用、稱得上是先例的素材。
先例怎麽(me) 用?一方麵,先例具有重要的史料價(jia) 值,遇到要不要發文、是否重複發文、前後左右的文件是否“打架”,發什麽(me) 樣的文、寫(xie) 什麽(me) 內(nei) 容,如何選用發文規格、文種、格式、緩急、密級、程序等問題,都可以參考先例。遇到一個(ge) 文稿同時有幾個(ge) 先例時,要認真比對、篩選,以最恰當的先例為(wei) 參考。另一方麵,與(yu) 依據規範一樣,遵循先例要區分新舊慣例。絕不能拘泥於(yu) 錯誤、被淘汰、已失效的先例,更不能一味抄襲。核稿人員應當在依法依規、參考先例的基礎上,緊扣時代主題,因時因事而異,不斷創新。
要訣四:講程序,堅持嚴(yan) 守程序
遵守程序是核稿的保險杠,是公文質量的重要保證。嚴(yan) 守發文的程序。應做到“兩(liang) 個(ge) 務必兩(liang) 個(ge) 避免”。
對於(yu) 內(nei) 容不合法、措施不合理、文字粗糙、格式不規範,未與(yu) 相關(guan) 部門協商或協商不一致、存在分歧等問題的文稿,務必立即予以退回,不能草率報領導簽發,隨手把矛盾上交。
對於(yu) 規範性文稿,在核稿後、報領導簽發前,務必要進行合法性審查。
避免程序缺項,遺漏了起草過程中征求意見、上會(hui) 研究、先請示匯報、會(hui) 稿協商、合法性審查等重要程序。
避免程序紊亂(luan) ,要麽(me) 將文稿“直送”領導,出現文件“倒流”“倒簽”;要麽(me) “橫傳(chuan) ”公文,影響效率,甚至導致公文丟(diu) 失,貽誤工作。
講究核稿的程序和方法。
1. 核稿人員要從(cong) 理論和實踐、整體(ti) 和部分、宏觀和微觀、邏輯和形象、內(nei) 容和形式、文字和格式等層麵,視情況采取默念法、朗讀法、前後對照法、多人分頭審核法、集體(ti) 研討法等,對文稿進行綜合“體(ti) 檢”、立體(ti) 把關(guan) ,做到準確規範、精益求精。
2. 核稿時應注重總結規律、區分重點,如,在文字方麵,擬稿人打字用五筆輸入法,就可能出現錯誤的形近字;用拚音輸入法,就可能出現錯誤的音近字。此外,涉及時間、序號等數字也容易出錯,需多留心。
要訣五:重服務,堅持服務至上
服務是核稿的落腳點,把好發文“質量關(guan) ”,既是服務於(yu) 擬稿人、服務於(yu) 領導,又是服務於(yu) 整個(ge) 機關(guan) 、整個(ge) 係統。
要明確定位。核稿人員既要堅持原則、大膽審核,又要時刻牢記處於(yu) 輔助、服務的位置,尊重擬稿人,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luan) ,用“火眼金睛”的真本事樹口碑、立威信。切忌自以為(wei) 是、拿雞毛當令箭;切忌喧賓奪主、越俎代庖。
要強練內(nei) 功。核稿人員要勤學習(xi) 、苦練習(xi) 、善總結、多感悟,既要掌握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又要熟知本機關(guan) 的全麵工作,溝通左右、融會(hui) 貫通;既要有紮實的語言文字功底,又要有嚴(yan) 謹細致、“咬文嚼字”的鑽研精神,苦練內(nei) 家功、功到自然成。
要任勞任怨。核稿人員隻有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才能在核稿中更好地奉獻自我、服務大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