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富清的臥室裏,窗戶邊擺著一張舊條桌。條桌最右邊的抽屜裏,放著張富清平時吃的藥。
95歲高齡的張富清,紅光滿麵,精神矍鑠,說話思路清晰,聲音洪亮。但事實上,老人長期有高血壓,受頸椎病困擾也很多年了,去年還被查出患有冠心病。此外,他還有一個(ge) 痼疾——打仗時頭部受傷(shang) 留下後遺症,一變天就疼得厲害。降壓、止疼、抗血栓的藥裝進了抽屜。
作為(wei) 離休幹部,張富清享受公費醫療政策。但他給家裏定了一條規矩:任何人不能吃自己的藥。
有一次,同樣患有高血壓的大兒(er) 子張建國來看他,忘了帶降壓藥,到了吃藥的時間,找他要幾粒降壓藥救急,卻遭到拒絕:“你不能吃。我的藥是國家買(mai) 的,你們(men) 的藥都是自費的。病情不一樣,我的藥也不一定適合你……”
碰了幾次壁,張建國索性買(mai) 了些降壓藥放在老人家裏,以備不時之需。
當著記者的麵說起這件事情,老人的理由很充分:“我是離休人員,我的藥費是公家報銷的,隻能我個(ge) 人用,家裏人不能享受。不能占國家的便宜。”
抽屜裏的藥,不僅(jin) “不能用”,也“不能看”。為(wei) 了管好自己的藥,他甚至用鎖把抽屜給鎖住了。
其實,子女們(men) 都知道老人的脾氣,老人不讓動的東(dong) 西,他們(men) 絕對不會(hui) 動,給抽屜上鎖全無必要。但是,他就是這麽(me) 一個(ge) 講原則的人,該鎖就鎖,容不得絲(si) 毫含糊。
不僅(jin) 不占國家的便宜,張富清還處處想著為(wei) 國家節約。去年10月,老人要到恩施州城做白內(nei) 障手術,需要植入人工晶體(ti) 。他是從(cong) 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副行長崗位上離休的,去恩施前,現任行長李甘霖到家裏看望老領導,專(zhuan) 門給他做工作:選擇好一點的晶體(ti) ,這樣有利於(yu) 恢複。
住院後,醫生詢問用什麽(me) 樣的晶體(ti) ,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家人囑咐醫生用好一點的、適合老人的晶體(ti) 。備選晶體(ti) 從(cong) 幾千元到數萬(wan) 元都有,綜合考慮各方麵因素,醫生最後決(jue) 定給老人使用中等價(jia) 位的晶體(ti) 。
誰也沒想到,手術前,老人聽說同病房的兩(liang) 位農(nong) 民病友都是用的3000元的晶體(ti) ,他背著家人給醫生提要求,自己也用3000元的晶體(ti) 。手術結束後,家人才知道,老人自己做主用了最便宜的。
老人回家後,李甘霖再次前去探望。得知這一情況,他忍不住問:“您是離休幹部,現在年紀也大了,為(wei) 什麽(me) 不選擇好一點的晶體(ti) ?”
“我現在已經離休了,再也不能為(wei) 國家做什麽(me) 事情了,我用最便宜的,能夠給國家節約一點是一點。”張富清回答。
他的心裏,總是首先想著國家,想著組織,而把自己擺在次要位置——這就是老英雄張富清的精神境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