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清淡泊名利,也珍惜榮譽。幾十年裏,一隻國家慰問的搪瓷缸,被他隨身攜帶,視若珍寶。
這隻搪瓷缸來頭可不小。
1953年,全軍(jun) 抽調優(you) 秀指戰員抗美援朝,已是連職軍(jun) 官的張富清主動請纓入朝作戰。他和幾十名戰友從(cong) 新疆出發馬不停蹄趕往北京。在北京整裝待發之際,《朝鮮停戰協定》簽署。他們(men) 隨即被送往文化速成學校學習(xi) 文化知識。
幾個(ge) 月後,董必武任總團長的“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jun) 代表團”赴各地部隊開展慰問活動。當時,張富清正在江西南昌防空部隊文化速成學校學習(xi) 。慰問團來到這裏,作為(wei) 上級抽調的優(you) 秀軍(jun) 官,他和戰友們(men) 一人獲得一塊紀念章,一個(ge) 搪瓷缸。
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ye) 。他帶著愛人孫玉蘭(lan) 一路向西,來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在他們(men) 簡單的行李中,就有這隻搪瓷缸。
從(cong) 來鳳縣城到三胡區、卯洞公社再到來鳳縣城,張富清工作的地點一變再變,但是隨身攜帶的物件裏,始終有這隻搪瓷缸。
他是如此愛惜這隻搪瓷缸。每到一個(ge) 地方,他都把搪瓷缸擺在觸手可及之處。孫玉蘭(lan) 至今記得,有一次搪瓷缸被誰不小心碰著摔到了地上,脾氣溫和的張富清當場就提醒:“你注意點呢!”
時間久了,搪瓷缸被磨破,張富清拿牙膏皮補好後繼續用。補了又補,實在沒法再用,他就拿來裝牙膏。如今,搪瓷缸被他小心收藏了起來。
“他說隻有不要命的人才能得到這個(ge) 缸子……”相濡以沫數十年,孫玉蘭(lan) 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
是的!對於(yu) 張富清來說,這隻搪瓷缸,不僅(jin) 僅(jin) 是喝水的杯子,而是裝著部隊的回憶,裝著軍(jun) 人的榮譽。
不論是端著喝水,還是閑暇之餘(yu) 看上一眼,這隻搪瓷缸都讓張富清感受到,戰友們(men) 仿佛還在身邊。
這隻打滿補丁的搪瓷缸,一麵印著天安門、和平鴿的圖案,一麵印著“獻給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保衛祖國 保衛和平”“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jun) 代表團贈”等幾行字。多次修補,一些字已缺失,但每個(ge) 字張富清都記得清清楚楚。斑駁的顏色,見證了英雄離開戰場,歸於(yu) 平凡的歲月。
“這是全國人民慰問的缸子,是全國人民對我的愛戴,我要一直留著……”張富清說。
這隻搪瓷缸,也是張富清一生艱苦樸素的最好體(ti) 現。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