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men) 自己的事情”
中原腹地,九省通衢。中國版圖上,中部地區承東(dong) 啟西、連南接北,戰略意義(yi) 舉(ju) 足輕重。
5月21日下午,江西南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hui) 召開。在發言中,一位省委書(shu) 記把中部地區比喻為(wei) “脊梁”,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留下深刻印象。他說,中部地區這個(ge) “脊梁”要更硬一點,“補補鈣”,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場聚焦中部地區崛起的座談會(hui) ,著眼的是全國發展大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wei) 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不平衡,就要努力去解決(jue) ,止於(yu) 至善。黨(dang) 的十九大之後,我們(men) 進一步完善全國的發展戰略布局,相繼就東(dong) 部地區、西部地區、東(dong) 北地區、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區域發展作出部署。這些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在很多省區市都有疊加效應。”說到這,他想起另一位省委書(shu) 記剛才關(guan) 於(yu) “左右逢源”的妙喻:“各省要立足省情、搶抓機遇,在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左右逢源’。”
近年來,中部地區發展成績單十分亮眼:由原來在西部地區、東(dong) 北地區、中部地區、東(dong) 部地區“四大板塊”中的跟跑,到目前經濟增速連續7個(ge) 季度領跑“四大板塊”,實屬不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特別指出:“這個(ge) 速度是在高質量的前提下的速度。中部地區的成績更多體(ti) 現在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體(ti) 現在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上,體(ti) 現在做實、做強、做優(you) 實體(ti) 經濟上。”
窺斑見豹。一個(ge) 數據很能說明問題:2018年,中部地區實際利用外資780億(yi) 美元,占全國當年利用外資的58%,成為(wei) 重要的外資目的地。
“這是一個(ge) 巨大的改變。我們(men) 感到振奮,但不能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中部地區崛起鼓勁加油,也談到了中部地區麵臨(lin) 的困難和挑戰,點出了差距和不足,並為(wei) 中部地區下一步的騰飛探尋方向和路徑。
“中部地區發展勢頭能不能持續下去?能不能在先進技術、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有更大突破?能不能在高質量發展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一連串追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目光深邃:
“我經常講,領導幹部要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一個(ge) 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全局,一個(ge) 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men) 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當前,我國仍處於(yu) 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麵臨(lin) 的國際形勢日趨錯綜複雜。我們(men) 要清醒認識國際國內(nei) 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複雜性,妥善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局麵的準備。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men) 自己的事情。要統籌研究部署,協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更加主動辦好自己的事情。”
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機遇很好,勢頭正勁,但挑戰越來越多,競爭(zheng) 更加激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提出了具體(ti) 意見。
“我多次強調,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提升自主創新水平,把關(guan) 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這關(guan) 係中國前途命運。”
“要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不要老想著爭(zheng) 優(you) 惠政策,而是要勇於(yu) 開展首創性、差異化的改革探索。”
“中部地區要有打開大門開放的自信。吸引更多中高端項目落地,推動優(you) 質產(chan) 能和裝備走向世界大舞台、國際大市場,把品牌和技術打出去。”
“中部地區崛起必須是綠色崛起,要開展生態保護和修複,強化環境建設和治理,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綠色發展的美麗(li) 中部。”
……
任憑風浪起,最重要的是主動做好我們(men) 自己的事情!百萬(wan) 平方公裏的廣袤中部,正在醞釀新的更大發展。
“隻要理想信念在,黨(dang) 的事業(ye) 一定會(hui) 成功”
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提起於(yu) 都。
前一天,他乘飛機、坐火車、換汽車,輾轉奔波7個(ge) 多小時來到了原中央蘇區贛南於(yu) 都縣。“我11年前來過贛南,一直還想來看一看,看看老區鄉(xiang) 親(qin) 們(men) 生活改善怎麽(me) 樣,脫貧攻堅進展如何。更重要的是,於(yu) 都是什麽(me) 地方啊?這裏是中央蘇區,是紅軍(jun) 長征集結出發地。”
85年前,86000多人腳穿草鞋,夜渡滔滔於(yu) 都河,開始了萬(wan) 裏長征,用生命繪就了改變中國前途命運的史詩。
鬥轉星移,滄海桑田。85年後的今天,初夏時節的於(yu) 都河畔鬱鬱蔥蔥,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紅軍(jun) 出發紀念館會(hui) 見了幾位耄耋老人——於(yu) 都縣的紅軍(jun) 後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
“長征中能活下來的有多少人?紅軍(jun) 戰士靠的是什麽(me) ?圖的是什麽(me) 呢?”座談會(hui) 上,講到這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動情:“他們(men) 靠的就是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最重要的信念就一條,就是相信共產(chan) 黨(dang) ,相信紅軍(jun) ,相信跟著紅軍(jun) 走就是有前途,相信共產(chan) 黨(dang) 做的事情就是為(wei) 窮苦老百姓好,相信共產(chan) 黨(dang) 說的就是真理。”
當年將近10萬(wan) 人在於(yu) 都集結出發,沒有走漏半點風聲,靠的就是30多萬(wan) 於(yu) 都人民的共同守護和大力支持:繡球草鞋的故事,一位老人捐出壽材板用於(yu) 架設浮橋的故事……同故事一代代傳(chuan) 承下來的,還有曆久彌新的長征精神。
在長征途中,麵對敵人的重重封鎖和圍追堵截,隊伍犧牲很大,革命前途難以預料,曆史轉折包含無數種可能。總書(shu) 記說:“當時的情況下,紅軍(jun) 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比如紅軍(jun) 無法渡過湘江、烏(wu) 江、大渡河,過不了雪山草地,三大紅軍(jun) 主力最後無法會(hui) 合。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hui) 熄滅。隻要理想信念在,黨(dang) 的事業(ye) 一定會(hui) 成功。這是曆史的必然。也正因如此,黨(dang) 和紅軍(jun) 才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
於(yu) 都,贛南中央蘇區,這片土地承載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見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誌,鑄就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偉(wei) 大的革命精神。
飲水思源,讓中央蘇區鄉(xiang) 親(qin) 們(men) ,讓革命老區父老鄉(xiang) 親(qin) 過上好日子,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最大的牽掛。革命根據地大多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如太行山區、大別山區、呂梁山區、武陵山區等。近年來,特別是黨(dang) 中央實施脫貧攻堅戰以來,革命老區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全國,贛南等原中央蘇區,井岡(gang) 山等革命老區脫貧攻堅邁出堅實步伐……“看到這些為(wei) 革命作出突出貢獻的蘇區人民過得好,我們(men) 才覺得對得起他們(men) 、沒有辜負革命先烈啊!”
座談會(hui) 上,中部地區六省的負責同誌先後發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聽得仔細:“中部地區農(nong) 村貧困人口到2018年有544萬(wan) 人,比2012年減少了2669萬(wan) 人,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剛才挨個(ge) 聽下來,除了一個(ge) 省份的數據是2.4%,比較起來多一點,其他省份都在2%以下。”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黨(dang) 中央即將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出部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把主題教育同於(yu) 都聯係起來:“主題教育就是進一步築牢理想信念,就是要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時候宣示下一個(ge) 70年,我們(men) 將高舉(ju) 革命的旗幟,繼往開來,重整行裝再出發。”
站在民族複興(xing) 的時間坐標上眺望遠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語氣堅定:“未來70年,關(guan) 鍵是未來30年。這正好是我們(men)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時間。隻要我們(men) 保持堅定理想信念和堅強革命意誌,就能把一個(ge) 個(ge) 坎都邁過去,什麽(me) 陷阱啊,什麽(me) 圍追堵截啊,什麽(me) 封鎖線啊,把它們(men) 通通拋在身後!”
“我們(men) 的黨(dang) 、我們(men) 的事業(ye) 曆經各種坎坷挫折,但愈挫愈奮、愈戰愈勇。我們(men) 現在一定要有信心,繼續沿著革命先輩們(men) 開辟的道路走下去,發展壯大自己。隻要堅定不移、一以貫之,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取得新長征的勝利,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
掌聲如潮。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