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guan) 文稿起草多是命題作文,文無定法但寫(xie) 作有規律。這個(ge) 規律貫穿斟字、遣詞、酌句、分段、謀篇、成章各要素和寫(xie) 作的全過程,隻有在主題鮮明、觀點正確的前提下,將寫(xie) 作各個(ge) 要素的基本要求內(nei) 化於(yu) 心,方能在起草文稿時外化於(yu) 行。
斟字
字就像文稿的“細胞”。這裏的字,主要指文字和數字,廣義(yi) 一點,也包括標點符號。不同的主題、場合和對象,對文字的要求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準確性。對起草者來講,文字水平低一些是能力問題,出現明顯文字錯誤難免有態度問題。特別是人名和地名裏的字,一旦寫(xie) 錯,不僅(jin) 影響不好,還可能造成損失。文稿中,人名、地名等應作為(wei) 核心要素進行校核,特別是翻譯過來的人名、地名等,應采用官方用法或者慣例說法,確保有來源、無爭(zheng) 議。
遣詞
詞就像文稿的“血肉”。起草文稿用詞宜通俗易懂、生動自然,隻有這樣才能富有親(qin) 切感和傳(chuan) 播力。遣詞忌深奧、生澀,尤其不能自己造詞。我曾看過一篇稿子,一個(ge) 小標題是“建載體(ti) 傳(chuan) 播好聲音”,另一個(ge) 小標題是“立機製促進良運轉”。為(wei) 了與(yu) “好聲音”對仗,硬是編了個(ge) “良運轉”,用法不規範,看著也別扭。用詞宜新,可給文稿增文采、添靈氣,給人以美感,但不能過於(yu) 追求華麗(li) 的辭藻,也不能為(wei) 了求新玩文字遊戲、搞標新立異,否則往往弄巧成拙。
酌句
句就像文稿的“肌膚”。起草文稿既要有規有矩、有棱有角,同時又要有血有肉、有滋有味。語言要生動鮮活,多用些接地氣、有活力的話,多用些貼近實際、貼近人心的話,讓句子少些呆滯的“書(shu) 生腔”“學究氣”。例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幸福就要奮鬥”“新時代屬於(yu) 每一個(ge) 人”等一些膾炙人口的句子,共同的特點就是簡短有力、樸實無華、直抵人心。
寫(xie) 短是一種境界,也是改進文風的現實需要。要多用短句,要言不煩、言盡即止。比如,麵向基層黨(dang) 員幹部的講話,強調實踐可用“出水才見兩(liang) 腿泥”,明確分工可用“誰的孩子誰抱”,講工作落實可用“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講崇尚實幹可用“社會(hui) 主義(yi) 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這樣不僅(jin) 講起來順口,聽起來也不覺得吃力。
分段
段就像文稿的“骨骼”。段落應邏輯清晰、層次分明,不能“東(dong) 一榔頭西一棒槌”。段內(nei) 要素要周全。段落是相對完整的單元,要填充相對獨立的內(nei) 容,保持段落的完整性。
段有“段旨”,段內(nei) 的句子要為(wei) 體(ti) 現段旨服務,不應把不相幹的意思放在一段,也不應一個(ge) 意思沒說完就分段。段間層次須分明。段落之間有遞進、並列、總分、轉折、因果等層次關(guan) 係,用以擺布先講什麽(me) 、後講什麽(me) ,要正確區分和選擇。比如,分述措施多用並列式,論證觀點多用總分式,深化議論多用遞進式。段落長短要適當。段落之間既要內(nei) 容均衡,又要有內(nei) 在聯係。分段過多,內(nei) 容零碎;段落過長,要領難尋。建立和體(ti) 現段落之間的內(nei) 在聯係,可以使用一些必要的銜接手段,如重複關(guan) 鍵詞、標明序次語、使用關(guan) 聯詞等,形成環環相扣的文本結構。
謀篇
篇就像文稿的“身量”。文稿本無固定格式,但在實際工作中約定俗成地形成了一些較為(wei) 常用的體(ti) 例,“三段論”就是其中的經典結構,也是非常管用的招數。“是什麽(me) ”主要解決(jue) 思想認識問題,“為(wei) 什麽(me) ”主要解決(jue) 形勢把握問題,“怎麽(me) 辦”主要解決(jue) 工作落實問題。我理解,“三段論”之所以用得多,是由起草文稿的根本目的決(jue) 定的,那就是為(wei) 了解決(jue) 問題。
當然,“三段論”不是也不能成為(wei) 文稿起草的通用模板。對於(yu) 每一種特定文稿,通常會(hui) 有因其功能而決(jue) 定的慣用格式。比如,起草經濟工作會(hui) 議講話,一般要有總結過去成績、分析經濟形勢、明確目標任務、加強組織領導等內(nei) 容;起草調研報告,一般都會(hui) 寫(xie) 調研中看到了什麽(me) 、回來後想到了什麽(me) 、下一步應該幹什麽(me) 。對起草者來講,掌握一些常用結構,寫(xie) 出的文稿才不至於(yu) 不倫(lun) 不類。同時,隻有先掌握了這些基本結構,才能根據實際需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勢而異、因時而異,在謀篇布局上有所創新。
成章
章就像文稿的“品相”。成章是文稿起草的最後一步,也是主旨升華的關(guan) 鍵一躍。元代文人喬(qiao) 夢符在談到樂(le) 府的寫(xie) 法時,提出了“鳳頭”“豬肚”“豹尾”的標準,後多用於(yu) 比喻文章好的開頭、主體(ti) 和結尾。一篇文稿規不規範、出不出彩,能不能形成“鳳頭”“豬肚”“豹尾”,成章尤為(wei) 關(guan) 鍵。
要處理好主次關(guan) 係。起草文稿應緊扣主線、圍繞主題、突出主旨,兼顧上下文,做到有主有次。比如,同樣是寫(xie) 生態文明建設,致辭、座談會(hui) 講話和大會(hui) 講話的主次關(guan) 係就不同。一般來說,致辭宜主講成效,座談會(hui) 講話宜主找問題,大會(hui) 講話宜主談落實。要處理好詳略關(guan) 係。對那些與(yu) 主旨密切相關(guan) 的內(nei) 容,要加重筆墨,可適當引經據典,合理運用比喻、排比、對仗等修辭方法,增強形象性和感染力。對那些與(yu) 主旨關(guan) 係不大的內(nei) 容,則要刪繁就簡,讓主題顯山露水、更加突出。
要處理好虛實關(guan) 係。起草文稿是為(wei) 了解決(jue) 問題,成章時,要著重注意在分析關(guan) 鍵問題、部署重點工作時,是否有根有據、符合規律、切合實際,能否經得起實踐、曆史和人民的檢驗。要用好實寫(xie) 和虛寫(xie) 兩(liang) 種手法,做到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使二者相得益彰。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