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的一天,一輛綠色郵車駛進海拔5373米的普瑪江塘鄉(xiang) 時,村莊瞬間被激活。
藏族阿媽排著隊等待領包裹;壯實的漢子來取網購的棉服;村委會(hui) 主任迫不及待地翻看新到的報紙……
搖著轉經筒的人群旁站著一位郵遞員,被當地百姓稱作“連接外界的人”。每個(ge) 星期二,次仁曲巴開車從(cong) 浪卡子縣出發,把包裹信件送往普瑪江塘鄉(xiang) 。
“世界之巔”的信使
次仁曲巴
高原讓這個(ge) 32歲男人的頭發過於(yu) 稀疏,13年前,他還擁有濃密的頭發。初中畢業(ye) 後,次仁曲巴子承父業(ye) ,開始為(wei) 村裏的三四戶牧民放羊,一天能賺30元。但他常會(hui) 擔憂未來,不希望兒(er) 子還是“放羊娃”。
2005年,一位中國郵政的工作人員問他願不願意當郵遞員,這個(ge) 從(cong) 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年輕人很興(xing) 奮。自此,藏族漢子次仁曲巴為(wei) 這個(ge) 全球海拔最高的行政鄉(xiang) 打開了郵路。
當時隻有19歲的次仁曲巴成了全鄉(xiang) 唯一連接山外的人。在他之前,普瑪江塘鄉(xiang) 沒有郵遞員,大多數人從(cong) 沒收過信。
圖為(wei) 格桑次仁騎著摩托車投遞郵件時路過鄉(xiang) 政府所在地一個(ge) 標注當地海拔信息的石碑。
普瑪江塘鄉(xiang) 位於(yu)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下轄6個(ge) 行政村,鄉(xiang) 政府所在地海拔5373米,比珠穆朗瑪峰大本營還要高出近200米,是我國最高的行政鄉(xiang) 。第一次到這裏的人,會(hui) 形容胸口像壓了石頭,頭疼欲裂。稍一走快,就需要大口喘氣,心髒像要蹦出來。剛當郵遞員那會(hui) 兒(er) ,次仁曲巴需要騎著自行車爬坡上坎,走遍6個(ge) 村子。
2007年夏天,鄉(xiang) 裏收到一封來自西藏農(nong) 學院的錄取通知書(shu) ,收信人住在海拔7000米的山上。自行車騎不上去,他就推著走。爬到山頂時已接近淩晨,但一家人仍在等待那封錄取通知書(shu) 。為(wei) 了這些期待,他總是早上6點出門,直到淩晨才在老鄉(xiang) 家借宿。
普瑪江塘的藏語意思是“世界之巔”,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麵的一半,年平均氣溫零下7℃。冬季有9個(ge) 多月,夏季也隻有八九攝氏度,常住人口不足1000人。城市裏不斷增加的用工需求吸引著這裏的勞動力,有點力氣的人都走了,但次仁曲巴一直堅守在這裏。翻山越嶺把信帶到後,這個(ge) 讀過初中的年輕人還要充當“朗讀者”和“回信人”。他不隻是外出討生活的人與(yu) 家庭聯係的紐帶,還把越來越多的“新玩意”帶進閉塞的村莊。
做連通山內(nei) 山外世界的人
2010年,網購開始風靡,互聯網上的賣家第一次接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訂單。那一年,次仁曲巴為(wei) 這裏引進了“淘寶”。此前,最近的集市在浪卡子縣,搭車往返需要4個(ge) 多小時。
圖為(wei) 投遞員次仁曲巴向郵車內(nei) 搬運需要投遞的包裹。
這個(ge) 以放牧為(wei) 產(chan) 業(ye) 的全球海拔最高鄉(xiang) ,開始收到全國各地的包裹。從(cong) 下單到收貨,一般需要7天。
十多年裏,他的“行頭”從(cong) 自行車、摩托車換成了小貨車。這個(ge) 看起來閉塞的村莊,也順著郵路追趕時代。
他是全鄉(xiang) 最早使用智能手機的人。緊接著,十幾部次仁曲巴“同款”手機順著郵路到來。微信開始普及的2013年,普瑪江塘鄉(xiang) 的人也學會(hui) 了使用微信。
郵車記錄了這些變化,包裹越來越多,信件越來越少。那些曾拜托次仁曲巴寫(xie) 信的阿媽,收到兒(er) 女家書(shu) 的頻率越來越低。
有一次,一位老阿媽一直盯著次仁曲巴的郵包。得知老阿媽已經半年沒有見到在林芝打工的兒(er) 子,他打開微信,幫助母子二人遠程視頻。這位母親(qin) 把額頭貼近手機,一遍遍重複著藏語裏祝福的話。
連續十年在高原郵路上奔波,次仁曲巴從(cong) 沒丟(diu) 過一封信、一個(ge) 包裹,走過的郵路連起來近20多萬(wan) 公裏。但即便土生土長,依然難以抵擋高寒缺氧對身體(ti) 的影響。
先是頭發變得稀疏。他開始帶帽子,但暴曬讓裸露的皮膚和發際線的對比更明顯,他索性剃了光頭。因為(wei) 靜脈曲張,他的右腿鼓起雞蛋大小的包。2013年的一天,他正走家串戶送包裹,突然昏厥。聽到他常年奔波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醫生勸他“別硬撐”。
“心髒病、高血壓是這裏常見的高原病。”次仁曲巴平靜地說。
圖為(wei) 格桑次仁(左)抱著郵政挎包與(yu) 次仁曲巴交談。交接工作時,次仁曲巴將他使用了6年的郵政工作包送給了格桑次仁。
直到兩(liang) 年後,他才找到那個(ge) 能托付郵包的人,把從(cong) 鄉(xiang) 到村的投遞工作交給了更年輕的格桑次仁。但次仁曲巴舍不得郵路,他依然堅守這場接力跑的重要一環,負責從(cong) 縣到鄉(xiang) 的投遞工作。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