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招緩解工作壓力過大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每天,我們(men) 超過1/3的時間都在工作,僅(jin) 僅(jin) 是上下班通勤,就疲憊不堪。如果再考慮金錢、健康、教養(yang) 孩子等問題,確實是“壓力山大”。尤其是自身要求高、在競爭(zheng) 性強的行業(ye) ,工作壓力給職場人士帶來更大困擾。職場壓力避無可避,平時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稍作緩解。

  1、要具體(ti) 別寬泛

  通常,情緒容易抑鬱低落的人擁有被稱為(wei) “過於(yu) 寬泛的記憶”,也就是說,容易以模糊、寬泛的描述來記憶、思考事情,而不是以具體(ti) 精準的方式。比如,不要想“我有許多工作要做”,應該努力做到具體(ti) ,可調整為(wei) “我要寫(xie) 2000字的文章”。具體(ti) 化的好處在於(yu) ,讓工作任務顯得切實可行。“寫(xie) 2000字的文章”是可量化、可操作的,而“許多工作”是抽象、模糊的,會(hui) 給焦慮情緒“火上澆油”。所以在忙亂(luan) 時,對自己的工作任務進行具體(ti) 描述,避免寬泛模糊。

  2、化大任務為(wei) 小步驟

  醫生告訴你,每天要喝8杯水。讓我們(men) 設想,你如何完成未來50年的喝水任務,一下子將14.6萬(wan) 杯水擺在你麵前,你會(hui) 感覺難以完成。但如果設置每個(ge) 小時內(nei) 喝一杯水,這就能容易實現。同樣的,如果把工作任務分解成小步驟,一次完成一步,壓力就會(hui) 變小。

  3、一次隻幹一件事

  一段時間內(nei) 應專(zhuan) 注於(yu) 一件事,完成後才著手另外的任務。注意力缺乏症患者腦海裏不時冒出新想法、新念頭,做事情時也是“東(dong) 一下、西一下”,這樣很可能一事無成。記住,一次隻幹一件事,這能有效減輕壓力。

  4、放棄100%完美

  對自己的表現抱有客觀、符合實際的期盼的人,比那些要求自己100%完美的人更能承受壓力。針對“完美主義(yi) 者”和“知足常樂(le) 者”的對比研究發現,總是追求最好結果的“完美主義(yi) 者”更不滿意、更猶豫不決(jue) 、遺憾更多。不妨將期望值從(cong) “完美無缺”降低到“令人滿意”,就不會(hui) 增加不必要的壓力。

  5、相信能力會(hui) 提升

  大部分人的一個(ge) 壓力源是:自己的能力就這樣了,沒什麽(me) 提升和努力的空間。研究顯示,如果一個(ge) 人認為(wei) 自己的能力提升不了,就會(hui) 相信“命”,覺得努力、堅持都是沒用的。而如果一個(ge) 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會(hui) 不斷提升,他就會(hui) 花時間學習(xi) 新技能、積極解決(jue) 問題,而不是在焦慮的漩渦裏打轉。

  6、積極麵對“沒表現好”

  當表現不佳時你是怎麽(me) 看待自己的?是努力不夠、能力不足或運氣不佳,或者說任務對任何人而言都太難了?如果把任務失敗的原因解釋為(wei) 能力不足,那你會(hui) 感到無力、無助、無望;而如果把失敗的原因解釋為(wei) “任務太難”,那你對自己的看法就沒有那麽(me) 負麵,但很可能得過且過;而如果把失敗解釋為(wei) “努力不夠”,那你就更可能加大努力去克服困難。

  7、客觀地看待工作

  當一個(ge) 人對工作任務賦予太多意義(yi) 時,壓力就更大。比如,一個(ge) 年輕人認為(wei) ,如果他不能以老板滿意的標準完成項目,那麽(me) 自己就是個(ge) 失敗者,就會(hui) 丟(diu) 掉工作,在家人和朋友麵前抬不起頭。其實大可不必把工作看得這麽(me) 重,除了工作,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事物值得去追求。尤其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回望過去,你會(hui) 發現當時令人感到壓力的工作任務,其實都不是什麽(me) 事兒(er) 。客觀地看待工作,減輕壓力,反而有利於(yu) 集中精力,更好地開展工作。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29日 14:09 來源:共產黨員微信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