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統文化智慧

微信掃一掃 ×

合抱之木

  “合抱之木,生於(yu) 毫末;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這句名言,是2013年10月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印度尼西亞(ya) 國會(hui) 演講時引用的。習(xi) 總書(shu) 記說:“堅持心心相印,‘合抱之木,生於(yu) 毫末;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保持中國—東(dong) 盟友誼之樹長青,必須夯實雙方關(guan) 係的社會(hui) 土壤。”

  “合抱之木,生於(yu) 毫末;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這句名言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64章。全文是:“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wei) 之於(yu) 未有,治之於(yu) 未亂(luan) 。合抱之木,生於(yu) 毫末;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千裏之行,始於(yu) 足下。為(wei) 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wei) 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cong) 事,常於(yu) 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zhong) 人之所過,以輔萬(wan) 物之自然而不敢為(wei) 。”

  《道德經》約五千餘(yu) 字,和後世那些大部頭的著述比起來,真的是簡短到了極點。但經典的價(jia) 值不是以長短薄厚而論的,這五千餘(yu) 字,可以說字字璣珠,在中國乃至整個(ge) 人類文明史上都閃耀著光輝。全書(shu) 分81章,以“道法自然”為(wei) 核心命題,涉及到哲學、政治、天道、人事等各個(ge) 方麵,可以說包羅萬(wan) 象,應有盡有。

  幾乎每一個(ge) 讀《道德經》的人,在讀到第64章的時候都會(hui) 有所困惑。困惑的原因是“是以聖人無為(wei) 故無敗,無執故無失”,以及“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zhong) 人之所過,以輔萬(wan) 物之自然而不敢為(wei) ”這兩(liang) 句話在全章中顯得極其突兀,給我們(men) 的理解造成了很大障礙。究竟是老子太玄妙,還是我們(men) 太愚鈍?都不是。答案是“錯簡”。紙張發明以前,竹簡是主要的書(shu) 寫(xie) 工具,每根竹簡上寫(xie) 若幹字,然後用繩子編連起來,才能最後成書(shu) 。在翻閱、收藏的過程中,繩子難免斷掉,重新編連的時候,往往就會(hui) 發生前後次序的錯亂(luan) ,這就叫“錯簡”。給我們(men) 造成閱讀理解困難的那兩(liang) 句話,就是因為(wei) “錯簡”而誤入第64章的。這其實也給了我們(men) 一個(ge) 很好的啟示:要相信自己的理性,理性不能貫達的地方,其實常常就是事情本來有問題的地方。去掉這兩(liang) 句話,整章文字立刻就如風行水上,貫達無比了: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wei) 之於(yu) 未有,治之於(yu) 未亂(luan) 。合抱之木,生於(yu) 毫末;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千裏之行,始於(yu) 足下。民之從(cong) 事,常於(yu) 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局麵安穩時容易持守,事變沒有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微細時容易消散。要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處理妥貼,要在禍亂(luan) 產(chan) 生之前就做好準備。合抱的大樹,是從(cong) 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台,是用泥土一點點建築起來的;千裏的遠行,是從(cong) 腳下舉(ju) 步開始走出來的。人們(men) 做事情,常常是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如果事情要完成的時候也能像開始的時候那樣謹慎,就不會(hui) 失敗了。

  這段話的主旨也一目了然:任何事物,都有一個(ge) 由小到大、從(cong) 細微到顯著的過程,所以對於(yu) 壞事,就要防微杜漸,防止其釀成大禍;對於(yu) 好事,則要從(cong) 細微處入手,用毅力和恒心,成就遠大的偉(wei) 業(ye) 。

  “合抱之木,生於(yu) 毫末;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的出處和語境就是這樣。聯係上下文,這兩(liang) 句話實際是各有側(ce) 重的:“合抱之木,生於(yu) 毫末”,強調的是再強大的事物,在初起的時候也很弱小,所以不要因事物尚處在初級階段而心生輕視或妄自菲薄;“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強調的則是踏踏實實、點點滴滴的積累,所以毅力和恒心,乃是成就一番偉(wei) 業(ye) 的必要條件。兩(liang) 層意思結合起來,就把事物從(cong) 弱小到強大,以及完成一項任務所需要的堅忍和努力,揭示得極其清晰而有力了。在《道德經》整體(ti) 偏向陰柔的語境之中,這兩(liang) 句話更顯得格外精警有力,有一種令人感奮的力量。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25日 11:03      來源:ky体育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