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統文化智慧

微信掃一掃 ×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這句名言,是2012年11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講話中引用的。習(xi) 總書(shu) 記說:“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dang) 的機體(ti) 健康,始終是我們(men) 黨(dang) 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黨(dang) 風廉政建設,是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始終關(guan) 注的重大政治問題。‘物必先腐,而後蟲生。’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hui) 動蕩、政權垮台,其中貪汙腐敗問題是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men) ,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hui) 亡黨(dang) 亡國!我們(men) 要警惕啊!”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這句話出自蘇軾的政論文《範增論》,主要的內(nei) 容是討論範增在項羽集團的去留問題。

  後人經常說,如果範增不離開項羽,則天下可能就是另一番格局,中國的曆史恐怕也要改寫(xie) 。但是,範增為(wei) 什麽(me) 會(hui) 離開項羽呢?眾(zhong) 所周知的原因是陳平用了反間計。項羽派使者到劉邦那裏,劉邦按照陳平的安排,裝作誤以為(wei) 是範增派來的使者,大魚大肉地親(qin) 自熱情招待;等到問清楚使者是項羽派來的,立馬就變了臉色,說我以為(wei) 是範增的使者,原來是項羽派來的,而後下令撤去豐(feng) 盛的酒席,換成粗陋的飯菜,自己也不再坐陪,拂袖而去。使者回去向項羽一匯報,項羽當時就生了疑心。按照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說法,這就是項羽對範增心生嫌隙的開始。

  但蘇軾不這樣看。在《範增論》中,蘇軾提出,項羽對範增的疑忌,其實在他動手殺掉義(yi) 帝熊心的時候就開始了。熊心是楚懷王的孫子,秦末流落在民間放羊,是範增說服項羽,立熊心為(wei) 義(yi) 帝以順從(cong) 民心,這才能夠實現快速的崛起。殺掉熊心,表明項羽與(yu) 範增已經發生了很大的分歧。所謂“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一件東(dong) 西,先從(cong) 內(nei) 部腐爛,然後才開始生蟲;人一定是先有了嫌隙,然後讒言才能趁虛而入。不然的話,就算陳平再聰明,怎麽(me) 能夠離間項羽與(yu) 範增呢?蘇軾的話,確實是有道理的。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的出處和上下文就是這樣。從(cong) 其具體(ti) 的語境來看,它是“人必先疑,而後讒入”的一個(ge) 鋪墊,但是,它所包含的哲理卻很深遠。這就是,事物的毀滅,釀於(yu) 自身的敗壞;與(yu) 外因比較,內(nei) 因才是決(jue) 定性的要素。《尚書(shu) 》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論語》所謂“反求諸己”,《荀子》所謂“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孟子》所謂“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北齊文學家劉晝所謂“外疾之害,輕於(yu) 秋毫,人知避之;內(nei) 疾之害,重於(yu) 太山,而莫之避”,講的都是這個(ge) 道理。

  古今中外的曆史事件也都說明了這個(ge) 道理。可以這樣說,中外曆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換代,每一次流血革命,背後的根本原因,都是舊政權在內(nei) 部出現了嚴(yan) 重的問題。

  那麽(me) ,怎樣才能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呢?

  其實無非兩(liang) 點。

  首先,是在製度上做好預防。建國前夕,毛澤東(dong) 與(yu) 黃炎培曾徹夜長談。如何打破“曆史周期率”?毛澤東(dong) 的答案是“民主”。隻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權,政府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hui) 人亡政息。

  其次,是提高黨(dang) 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道德修養(yang)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wei) ,凡有生機者,皆有其生生之機,一旦失其根本,則生機阻斷,覆亡朽爛而後蟲生。人是萬(wan) 物之靈,“德者本也”,有德,人們(men) 才能充實而輝耀,才能健碩而富有活力,從(cong) 而使生命呈現出蓬勃向上、止於(yu) 至善的盎然生機。相反,如果無德,則立身無基,進退失據,悖逆橫暴無所不作,必然是“邪穢在身,怨之所構”;進而“怠慢忘身,禍災乃作”,是所謂“人必自侮而人侮之”,陷入自毀之路。有鑒於(yu) 此,古代先哲特別強調修身,“自天子以至於(yu) 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wei) 本”。修身在於(yu) “養(yang) 心”,在於(yu) 以天理良知來規範人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正心誠意地“為(wei) 仁由己”,並由此來充溢人的固有“四端”,達到純乎良知之誠、道德完善之境,使人的大本堅固,身潤而神強,從(cong) 而杜絕“邪穢在身”的朽敗。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22日 11:24      來源:ky体育中心 打印